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15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高校扩容
发布日期:2025-04-21

       记者从国家民委获悉:国务院学位办近日复函国家民委,支持新增中国人民大学等15所高校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这是继2024年5月8日中央民族大学获批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试点后,设立的第二批试点,初步形成“1+15”格局,实现了该学科在区域、类型和研究方向上的整体布局。

       第二批自主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的15所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会同教育部综合考虑高校类型、地域分布、优势学科等因素,确定以上高水平大学、地方代表性高校、民族院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

image.png

▲第二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高校名单。石建杭制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近年来,国家民委会同教育部指导委属高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融入学科建设,特别是突破单一学科知识局限,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在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据中央民族大学负责人介绍,获批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试点后,学校集中全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四梁八柱”转化为课程群,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原创性教材,优化调整本硕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投入教学实践。在教学与科研中边试边完善,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表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通过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打破原有学科区隔,突破西方民族理论局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更为坚实的学科和人才支撑,用自主性原创性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历史、中国道路、中华文明,为用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学科建设提供现实路径,推动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下一步,将会同教育部有关司局指导试点高校切实做好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课程构建、教材编写、师资培养、学生教育等各项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来源:中国民族报

责编:张伟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