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对湖湘文化进行全新定位和精辟阐述,为湖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为重点,立足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用心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立足悠久的历史文化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故事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湖南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湖南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史料说话、让非遗说话,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努力诠释好“何以中国”。
让文物说话。对湖南博物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非遗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湘西分馆)、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城头山遗址等的陈列布展进行叙事提升,指导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文博场馆提质赋能,以物说史、以物释史、以物证史,讲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仅湖南博物院年接待观众就超350万人次,累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成为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
让史料说话。大规模、系统性梳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实物实证,全面挖掘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湖湘史料,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湖南卷》《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湖南卷》《湖南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等,建成民族古籍数字资源库,收录数字版古籍122部,用文献史料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脉络。
让非遗说话。在湖南雨花非遗馆嵌入建设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长沙),深入挖掘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将“铸牢”宣传教育融入木工、扎染、滩头年画、皮影等非物质文化体验,展现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共同文化基因,增进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24年4月体验馆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团队130余批次,月均入馆体验人数近3万人次。
长沙市砂子塘小学师生参观湖南雨花非遗馆
立足厚重的革命文化
讲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故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湖南的革命文化可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把厚重的革命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深入讲好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红色故事,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坚定“五个认同”。
厚植爱国情怀。发挥韶山市“伟人故里”资源优势,打造“我的韶山行”等研学路线,开发《为民族谋复兴》《最忆韶山冲》等思政课,讲好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携手革命、共同缔造新中国的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年宣传教育受众达720万人次,推动全省以红色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凝聚奋进力量。依托隆平水稻博物馆、安江农校旧址等,丰富“铸牢”叙事体系,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稻作文化和农耕文明,弘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身的可贵精神。指导策划“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讲好各民族携手建设新中国的故事,凝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力量。
促进民族团结。依托“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等红色地标,讲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全省打造5个“铸牢”教育实践基地,累计接待350万人次参观学习。推出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电影《十八洞村》等文化精品,讲好“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故事和乡村振兴实践,展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之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立足活跃的现代文化
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近年来,湖南积极拥抱创新,成为文化创新的热土,众多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湖南认真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活力。
借力跨界融合。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引进3800多家企业扎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形成了涵盖创意、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的数字文化产业链。以文旅产业为载体,指导景区景点规范解说词、讲解词,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讲好湖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依托湖南张家界奇山秀水、凤凰古城等文旅资源,打造旅游促“三交”样板,吸引全国各地各族群众来湘务工、经商,实现互嵌融居。
拓展传播渠道。依托湖南广电融媒优势资源,策划实施“三湘石榴红·同心促发展”行动,打造“三湘石榴红·云上家园”平台,先后举办“红色通道行”“金穗桑植行”等系列活动,运用媒体融合传播技术,助力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旅游推介、直播带货等,平台注册用户近千万,活动全网浏览量破亿,让互联网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创新传播方式。推出《石榴花开》《于青山绿水间》等系列民族题材纪录片,展现湖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风采,受到广泛好评。由国家民委策划指导、依托湖南卫视制作的民族音乐交流特别节目《乐在其中》,全网传播量达38亿人次,将“铸牢”宣传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乐为媒、融通互鉴,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之美,传递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4期
文: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龙慧蕊 游欢(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