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江西:“四特”背后的秘密——江西省民族工作“四特”模式探访录
发布日期:2016-12-06

引子

“如何做到四两拨千金?民族工作部门应从运动员的身份中转身出来,变成裁判员和组织者,变亲自上场打好一场球为组织大家打好若干场好球。”

这是11年前时任江西省民宗局长陈卫民面对《中国民族》杂志记者采访时,首次对江西杂散居“民族工作社会化”作出的生动阐述。这个做法后来成为一个模式,在全国不断被纵深推广,并渐渐丰富和完善,至今仍被奉为民族工作的法宝之一。陈卫民现任萍乡市委书记,如今回头看这个模式,他为其内核加上了“借势、借力,共谋、共为”的内容。

2009年,中央民族干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陈乐齐在其《民族工作社会化专题调研报告》中,评价民族工作社会化是“把民族工作放到更加开放的环境下运作,是各级民委在新时期重大的职能转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新突破”,并认为“社会化在我们心底掀起的波澜,势必化为工作中强大的动力,为21世纪的民族工作带来更多的惊喜!”

 

惊喜不断在实践中出现。

近年来,无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创造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的“南宁模式”、上海社区少数民族联络员的做法,还是北京的 “牛街模式”、广州的“幸福社区”以及武汉“472”模式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理念提出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民族工作社会化”模式的影响和痕迹。

这个模式诞生的江西大地,十多年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十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民族工作社会化模式在江西大地已经生根开花,升级结果: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村寨、特色人才(简称“四特”)推动了江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至2012年,8个民族乡人均纯收入超过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了7933元,50%以上的民族村农民人均收入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多年来民族地区与全省发展差距拉大的历史在赣鄱大地宣告结束。

 

“四特”模式的确带来了一个奇迹。

从江西民族乡十多年来的发展形势来看,这个模式也是一次对传统扶贫的革新!

那么,这个模式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怎样的秘密?

一辆小型面包车带着我们踏上路途,开始了为期10天的江西民族地区之行。

一路风尘,我们马不停蹄,走进畲族乡村,记录和感受着“四特”给畲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所见所闻,都为我们展示了“四特”背后的秘密。

新月村:过去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贫困少数民族村,现在变成了一个美丽文明、闻名遐迩的“苗木花卉”新农村。

到达地处资溪县深山里的新月,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这个畲族小村子,村民是上世纪70年代搬迁过来的浙江两江移民,辖4个村小组、117户、420人。这几天村里在山上举办一个有关祭祖的活动,远近人们都赶来观看,还有不少驾车前来的摄影发烧友,足见这次活动在这个小地方引起的轰动。月色笼罩的山村里,白色的小楼、整洁的村道、朦胧的灯光,构成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在上山的热闹人群中,我们见到忙碌的村党支部书记兰念瑛。这是个精干利索的畲族女性,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绿色小康户”、江西“十大井冈之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畲族金凤凰”。新月的发展变化,与兰念瑛紧密相关。

从麻雀变凤凰,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1995年,新月畲族村因为一场特大洪灾使得发展基础受到重创。兰念瑛在这最危难的时候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没有集体收入,还要进行灾后重建自救,每户村民当年大都欠下了两三万的债务。这让她日夜难眠。怎么办?兰念瑛在自己掌握的技能上打起了主意。她从苗木产业入手,把嫁接、育苗、施肥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户村民,当年就见到了成效。仅育苗一项,村民年人均收入逾3000元。实践的成功,使兰念瑛和其他村领导最终下决心把思路定位在发展苗木生产、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上。他们带领村民依托资溪丰富的森林资源,采用山上采种、山下播种的模式,开发出600多亩苗木基地,共有100多个品种,包括玉兰、香樟、含笑等很多名贵品种。

为保证村民的利益,2000年冬天,兰念瑛以个人名义挨家挨户与50户村民签下100亩苗木合同,并提供种子、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村民不投入一分钱,所有风险由她一人承担。2002年的春天,新月苗木公司成立,兰念瑛被推选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新月苗木开始走俏大江南北。

新月富了,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彻底改观。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村民将孩子送到县城去上学,并在城里租房为孩子陪读,成为新一代城里人。看到新月的变化,邻近的一些村庄纷纷要求加入进来。除了本村畲族村民,公司还与65个汉族种植户签订合同,让这些“外来户”加入奔小康的行列,现在他们户均苗木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月的苗木产业如滚雪球般壮大。如今的“新月苗木”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知名品牌。仅在2008年,新月苗木销售1000多万株,总值达230多万元,畲族村民人均收入5600多元,户均苗木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2009年总值已突破300万元。

新月富了,还曾两度荣获 “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兰念瑛并不满足,她的梦想是新月不仅生活富裕,文化也要发展。近两年来,她和村干部邀请专家对畲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出版了《新月畲风》一书,并打造民族风情旅游项目,把畲族特色食品开发成产品……这也是我们此行看到那么多摄影发烧友涌来这个小村子的原因。

“过几年你们再来,新月会比现在更美。”这是兰念瑛和我们告别时说的话。

龙冈畲族乡:“一村一品”坐庄,油茶、毛竹、养鹅、蔬菜、优质大米五大特色产业打牌,以“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农民创家业”成就龙冈“三色文化”秀美乡村的梦想。

 

兰晓珍的自豪

龙冈畲族乡是吉安市三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有10个村、一个居委会,地处永丰县南部,过去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龙冈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万功山所在地,毛主席曾在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诗词中提到过。

十多年前我们看到的龙冈,还是永丰县出名的穷乡僻壤,许多畲民过着肩挑手提、夜点煤油灯的生活。弹指一挥间,今天的龙冈已经变成了一个交通便捷的现代小镇。

在乡政府,乡党委书记兰晓珍迎接了我们。他是个精练幽默的畲族汉子,曾获“全国各族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优秀奖”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还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兰晓珍总是面带笑容,看得出来他对龙冈充满了自豪。的确,龙冈有太多让他自豪的地方:宽阔的畲族龙凤广场、设施齐全的大会堂、乡民图书阅览室、以蹴球为特色而名闻遐迩的龙冈民族中学、环境优美舒适的养老院、整洁漂亮的移民新村,还有正在打造的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龙冈乡三色景区(红色文化、蓝色民俗、绿色生态)……这一切都是龙冈发展特色产业带来的成果。

在乡里的一个油茶基地参观时,兰晓珍告诉我们,仅仅油茶这个产业,龙冈每年产值就达8000多万元。油茶是高端食用油,龙冈乡是中国茶油产地的中心之一,也是龙冈畲族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多个由乡、村和企业合作组成的合作社,是这个产业最重要的链条。

龙冈乡山地多,有油茶9万亩、毛竹林1万亩。从2006年开始,乡政府就把 “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列为全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经过几年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已达到2亿元,实现税收1002万元,出口创汇4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9元,年末储蓄存款余额达1亿元。2011年,全乡普遍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到97%以上;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的奖补和免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在一个村庄里,我们看到畲族养殖户兰黄秀、罗海龙夫妇正在忙碌。他们一家养殖生猪200头以上,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元。田边另一头,则是养牛户小尹一家的养牛场。像他们这样的养殖户在龙冈乡各村都有。

 

张敏才一家三代和龙冈畲族乡农民业余艺术戏团

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再满足于看电视节目里“别人的故事”,而更渴望有一个能表现自己的舞台。兰晓珍看到了这一点。为此,他经常鼓励和支持有特殊才艺的文化人才回到家乡,为活跃乡村文化发挥作用。2010年,乡里组建了农民业余艺术戏团,30多个演员全部是乡里的农民。我们到龙冈的当晚,就应邀在乡“团结会堂”观看戏团的演出。坐满当地老乡、孩子们嬉戏的礼堂,是永丰县唯一的一座,并且戏团演出水平也值得称道,自创节目的演出时间可以长达8小时,不仅在永丰,在江西也小有名气。乡戏团每逢周末都会为乡里的老百姓免费演出。我们观看的是戏团表演的红色音乐剧《畲汉情深》、民间戏曲《三毛箭》、藏族舞蹈《青藏高原》,中间还穿插了两首在剧中饰演红军交通员的畲族小伙演唱的流行歌曲。节目很精彩,我们和台下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戏团排练的一个舞蹈曾在江西省得过一等奖。”兰晓珍自豪地对我们说。

演出结束,兰晓珍又慢悠悠地向我们介绍:“刚刚台上演出的两台古装戏里的女主角是戏中红军交通员扮演者、流行歌手的妈妈,另一个配角是流行歌手的大姨。”我没听懂,在脑子里倒腾这几个演员在台下的关系。兰晓珍哈哈一笑,又指着在台上台下忙来忙去的摄像师说:“这个舞台美工是我们乡的文化站站长,也是戏团团长,他又是那流行歌手的父亲。”

看着我们诧异的神情,兰晓珍幽默地卖出最后一个关子:“戏团演出的剧本作者张敏才老师是站长的爸爸,小伙的爷爷。”

为了理清这一家子在台上台下的关系,在戏场旁的图书阅览室,我们约见了龙冈这个喜欢演戏、跳舞的一家三代:爷爷张敏才,过去曾在县戏团做编导,也是当地少有的几个编剧之一。2005年,张敏才退休后回到乡里,在乡文化馆做艺术辅导。儿子张凌云是龙冈乡的文化站长兼戏团团长,张凌云的妻子陈月萍和她的姐姐,歌唱得好,演戏逼真,双双加入了戏团。有意思的是,张凌云和陈月萍22岁的儿子张骋在吉安艺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也加入了戏团。戏团有了这一家子骨干,如鱼得水,每年都会吸收爱好表演艺术和舞蹈的成员进来。戏团成员都是业余时间排练,新节目排练好,通常会先在乡里的礼堂免费为老百姓演出,然后安排在农闲时外出演出,演出每年能给戏团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

 

“新一代城里人”雷美华

走出礼堂不远,在2008年修建的龙凤广场左边,是“新一代城里人”雷美华的家。雷美华和丈夫以前都是种地的,2007年从深山搬迁过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一栋漂亮的两层楼,开设了自家的特色茶饮店。婆婆在山上采集的野茶花,被制作成自家店里的品牌茶饮出售。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晚上到广场来娱乐的人不少,雷美华的生意也很好。在龙冈,像雷美华这样因搬迁移民而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的畲族家庭越来越多。

 

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阿头马”王桂英和她的田垅村

田垅村的老支书王桂英病了,这个被称为“农村能人”的老人勤劳了一辈子,如今静静地躺在信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任凭前去看望她的人如何呼唤,她都紧闭双眼,不再回应。对我们每说一句话,她只能用微微抖动的手指传达她的无奈。在一旁守护的儿子看到我们,眼眶红了。70多岁的母亲太累了,之前她虽然被称为“脐橙大户”,却没有享过一天福。要强的她为村民操心了大半辈子,原本60岁就该退下来,但村民们还继续推举她当书记。屈指一算,当了40余年村干部的她还没能好好休息一天就倒在病榻上。而她倒下的那一刻,心里牵挂的还是她的田垅村。

离开医院,我们赶往王桂英的家乡——田垅村。村主任蓝光东和村干部正在等我们。远在几十公里外的球狮畲族村支书蓝学生听说我们前来采访,也赶了过来。说起老支书王桂英,田垅人心里无不充满敬爱。关于她的故事,每个人都能讲出很多:比如她经常从家里“偷”钱给村里为村民建房拉电修路;她不顾年纪大,不辞辛劳到处去跑项目,去省城办事,为省钱只住每晚15元的旅店;2003年她带着村、组干部们筹资70多万元,为村学校建起了“团结进步楼”,学校环境好了,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短短几年,田垅就有16名农民子弟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建村级服务大楼时,资金还没到位,她二话不说,拿出儿女外出打工积攒的10多万元先垫付了工程款……

王桂英晕车,但是到城里办事,一下车她就精神抖擞。很多省级市级领导都为她对老百姓的一片诚心感动,力所能及地给她支持帮助。在当地,流传最广的是当年王桂英“一首山歌换来几十万元项目款”的故事。话说当年王桂英已经带领村民集资几十万元修建公路,但路没修完,资金没了。她到处奔走游说,到了不分场合只要有机会就说的地步。她的执着精神和真诚打动了当时的一位交通厅长。厅长在了解情况后,开玩笑说了一句“下次你来省里,你唱一首山歌我就给10万元”。这本是一句玩笑话,王桂英却当了真,她记住了这句话。春节前夕,王桂英拜访到厅长办公室,认真地摆出架势要唱畲族山歌……厅长感动地对她说:“你做的是好事,我们支持你。以后有事就来找政府找我们”。这个故事后来被老百姓演绎成了“王桂英唱山歌换项目”的传奇。

作为一个党员、村干部,王桂英一直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乡亲们也非常尊敬她:“王书记做了一辈子田垅的阿头马,没有她的带领,田垅就没有今天,如果她有80岁的命,我们还要让她把这个书记当下去”。“阿头马”在当地畲族话里是“丫鬟”的意思。兰光东则动情地对我们说:“王书记如果身体好了,我们还愿意她领着大家干,我愿意一辈子当她的助手。”

王桂英应当欣慰,经过40余年的努力,田垅如今已是一个美丽富裕的小村。家家户户水龙头里流出的都是山泉水,这是当年王桂英带领村民投资42万元修建的山泉工程的成果。在村里,我们看到电脑室、远程教育室、活动室、图书屋一应俱全,还有富有特色的畲族文化墙、畲族民俗文化馆和畲族文化广场,村里还建起了全市首家畲族艺术团,并已成功举办了好几届“三月三”畲族乌饭节。

近十多年来,王桂英带领村民发展西瓜、脐橙等“一村一品”产业,全村脐橙种植面积已达2400多亩,西瓜种植1310多亩,村民家家户户年年增收。田垅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新农村建设百佳优美村庄”、“全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市文明单位”等。

话说间,我们来到了田垅种殖大户畲族村民蓝四崽的家。蓝四崽家儿女都外出打工了,虽然家里就他和妻子两人,但仍盖有三层楼,还有一辆小货车。夫妻俩共承包了40亩地,种上脐橙,套种西瓜。这对勤劳的夫妻将屋前屋后的地都种满了脐橙树。仅脐橙这一项收入,每年就有20多万元。他告诉我们,乡政府对他很关心,鼓励他好好做,给村里做示范。尽管当时蓝四崽家住得离村里远,又是独门独户,但乡政府破例为他安装了独立的变压器、自来水管,还帮助他修好了他家门前的路。

说起老书记,和所有田垅村民一样,蓝四崽心里充满感激和敬爱。

但愿,医院里躺着的王桂英老人,能在村民们的感念和呼唤中睁开眼睛,再回来看看她为此当了大半辈子“阿头马”的田垅。因为,这里的人们永远都需要像她这样的带头人。

 

南康市赤土乡:甜柚带来的幸福生活

南康种植甜柚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1986年被列为全国柑桔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甜柚之乡”。南北朝(宋)刘敬业所著《异苑》中记载:“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桔、橙、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南康作诗《舟次浮石》曰:“幽人自种千树桔,远客来寻百结花。”南康市将传统的甜柚生产纳入民族乡发展特色产业。顺流行舟,无疑是一项明智的决策。

2012年12月,江西省发改委对口支援南康赤土畲族乡工作座谈会召开,出台了《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极大地助推了赤土的发展。

正值初秋,我们登上赤土乡青塘村山顶的观柚台。只见柚子林一望无垠、翠绿丰盈。走进青塘村万亩甜柚基地,看到漫山柚树果实累累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也充满了果农的心。6年前,村民邱吉安承包150亩山地,垦荒种下了6000多棵沙田柚。然而,巨额的后期投资、不便的交通和紧缺的水源曾让邱吉安感到致富的无望。但在第二年,南康市 20平方公里的赤土—横寨循环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完全打消了他的顾虑。为高标准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区,赤土畲族乡争取600多万元用于改善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解除了邱吉安的后顾之忧。依照政府倡导的猪—沼—果立体生态发展模式,邱吉安在园区搞起了生猪养殖。2010年,共出栏生猪800多头,净赚20多万元。在当地,这样的种养户有上百家。2011年,南康市新增甜柚种植面积0.6万亩,到2020年,甜柚面积将达到16.5万亩,预计年总产量将达27.4万吨,总产值将突破6.5亿元……

在赤土,向邱吉安这样奔小康的畲族村民有上百户,畲族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会昌县筠门岭镇龙头畲族村:千亩脐橙基地秀美宜居村寨

龙头村支书蓝少璋听说我们来,早早在村头大牌楼下等候。

龙头畲族村地处会昌县南部山区腹地,距离筠门岭圩镇15公里。过去,这里是个既没有交通优势,也没有区位优势,更没有资源优势的穷地方。但这样的描述显然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头对不上号。多年来,蓝少璋带领村民,硬是在“山”字上做文章,开始奔小康的传奇。当年,为帮助群众种好果,村支部不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还累计为村民担保果业信贷资金累计达200多万元,向上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兴建了3座果业大桥,新开了果业公路34公里,改造果业主干道6公里。村里的党员蓝国锋自费到外地学习技术,每年订阅大量的科普书,主动为群众进行技术指导。支委委员蓝玉辉远赴湖南、福建等地,联系果品销路,引进了多位长期合作经销商,建立起稳定的销售网络,每年为村民售果500多吨。

2007年7月,会昌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丰收脐橙专业合作社”成立。2009年,为解决村中果农储果难题,合作社的党小组成员又筹资建了冷藏库,免费提供给合作社成员储果。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短短的几年间,龙头村6000多亩宜果山地一下子就开发了4500亩,人均3.2亩,现在开发还在继续。经过几年的努力,果业迅速成为龙头村的支柱产业。今天的龙头村不仅走上了小康之路,而且还成为了一个秀美宜居的特色村寨。

 

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宁静、美丽、幽深,犹如藏在深山里的珍珠; 毛竹、香菇、森林,犹如仙境中的家园

车行深山,一路在毛竹、森林覆盖的绿色山坳绕行。进入深山腹地,方闻狗吠人声。云雾飘过,稻谷飘香,恍惚进入仙境——我们到了樟坪畲族乡的地界。抬眼望去,红瓦白墙的乡政府大楼掩映于绿茵之中。乡政府大楼门口,连日来我们早已熟悉的畲族龙凤标志在绿茵中分外醒目。在一处树木葱翠、鸟语花香的山头,一座黄色楼房在树林中若隐若现,乡长雷士贤告诉我们,那是养老院。山坳底部,被绿色大山拥抱的是一座拥有崭新教学楼、宽阔操场、整洁宽敞学生宿舍楼的乡民族中学……

好美的乡村!

看来,以樟坪畲族乡为背景、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的《七彩畲乡》名符其实。

樟坪畲族乡是鹰潭市唯一的民族乡,地处赣闽交界武夷山脉西麓,有着富饶的森林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这里气温适中,尤为夏季气候凉爽,素有“避暑山寨”的美称。进村途中,我们不断看到砍伐毛竹的老乡将自家的竹子放倒在路边,等待收购。山里十分安静,听得见竹林里鸟儿和昆虫交错的叫声。

曾在这里当了十多年乡长的鹰潭市民宗局长雷纪文告诉我们,近年来,樟坪畲族乡依托竹林资源优势,开发了高效笋竹两用林近2000亩,毛竹林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在林木方面,主要以杉木、松木开发为主,这些珍稀树种中有红豆杉、银杏等。同时乡里还因地制宜,兴办拉丝厂、木制工艺品厂、竹筷厂等,让群众致富。当雷纪文介绍樟坪乡的铜加工业也是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时,我们提出了疑问,这一路青山绿水,怎么没有看到铜加工业和由此造成污染的痕迹?雷纪文笑了。他说,樟坪畲族乡在铜加工业上,一直坚守“绿水青山留畲乡,金山银山垒园区”的原则,将所有的铜加工业、木竹加工业全部搬移到山外的工业园区,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谈到怎样解决原材料运输时,乡长雷士贤介绍说,针对乡里各村都散落在方圆百里之内的实际情况,乡政府进行科学规划,在每个村里设便民服务中心,其服务体系就像邮政体系一样,将老百姓生产的土特产、毛竹、食用菌等按时统一收购,运到山外的工业园区进行加工。既方便了老百姓,又保护了当地生态,同时增加了财政收入,这真是一举数得。

离开樟坪时已是黄昏,晚霞中的山乡显得更加迷人。在心中,我们祝福畲乡的同胞永远过着“枕上听溪流、满眼青山绿”的好日子。 (责编 增林)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