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大清王朝龙兴之地、满族文明摇篮的赫图阿拉,至今仍流传着“大清宝藏”和“索伦竿子”的传说。前者因为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神奇、决绝的守护而引人入胜;后者则因为实物的遗存而增加了几分可信度。从易学的视角来看,两个传说的内容都可以依据“天人同易”、“神道设教”的原理给出符合逻辑的说明。
本期解读:大清宝藏与索伦竿子传说
大清宝藏传说的易理分析
在《中国民族》杂志2008年第1期,作者雨蔚在《赫图阿拉:探寻大清宝藏之地》一文中详细讲述了大清宝藏传说的来龙去脉。
传说的发生地——被称为大清龙兴之地、满族文明之摇篮、清王朝第一都城的赫图阿拉,位于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4公里处,坐落在苏子河南岸的一座横冈上。“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冈”,即平顶的山冈。
据清代野史记载,努尔哈赤曾掠夺了数以千万计的黄金、白银以及大量的珍宝财物,这笔数额巨大的宝藏被秘密地运到了当时的大金国都——赫图阿拉,并藏在了一口名为汗王井的古井内。
据说,努尔哈赤生前想把王位传给多尔衮,但其一死,汗王之印却落在八子皇太极手上。皇太极虽然得以继位,但国库中的金银财物,却依然掌控在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手中。因为阿巴亥是多尔衮之母,害怕夜长梦多,皇太极向软硬不吃的阿巴亥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交出全部宝藏,要么为努尔哈赤殉葬。
出乎皇太极意料,阿巴亥选择了殉葬的死路。阿巴亥死后,皇太极查出宝藏是从内务府的暗道运往汗王井,于是命人从汗王井与暗道两处入口寻找。但是,两批被派下去寻宝的人皆无音信,被用来传递信息的绳子也不知被什么动物咬断了。心有不甘的皇太极又接连派下去几批人,结果依然有去无回。恼羞成怒的皇太极下令掘地三尺,摆出了一副不挖出宝藏绝不罢休之势。谁料军士们刚抡起锹镐准备挖掘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骤然间黑云蔽日,同时,一股浓烟从汗王井中滚滚而出。浓烟散尽,阿巴亥从井中而出,怒斥皇太极念财忘义,不思进取。并告之,此宝藏关乎大清的国本运数,将护佑大清国运昌盛,江山永固。惊恐万状的皇太极当即跪地叩拜,并发誓不再寻找宝藏。话音刚落,天空云开雾散,一切又恢复如旧。曾经的井口通道与内务府的秘室暗道,也在云开雾散的那一刹那,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宝藏藏在“汉王井”?
从创造与诠释的关系来看,传说的创造是“依理而设事”,而破解传说则是“因事而寻理”,即从故事的细节及其相互关联的逻辑中寻找能将所有细节完整贯串的原理。从易学的角度分析,传说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无一例外地统一在先、后天之变的易学模型之中。一切都源于阳极阴生的一姤。姤卦之象是“先天”变“后天”原因和起点,也是宝藏传说的易理源头。
为什么宝藏藏在“汗王井”,并由大妃阿巴亥守护?从“天人同易”的角度来讲,所谓宝藏,其实就是“金”。努尔哈赤为大汗,为乾卦,乾五行属金,金也就是宝藏。宝藏生前与努尔哈赤一体,是乾金的体现。
乾卦阳极阴生变姤,姤者“阳遇阴”,有婚媾之象。从易象的角度来讲,帝王之妃阿巴亥,即姤卦下面的那个阴爻。在乾变姤之前,卦属“先天”,阳主阴从,宝藏由代表乾阳的努尔哈赤掌管。而一姤之后,卦属“后天”,阴主阳从,宝藏归代表坤阴的阿巴亥掌管。
从先、后天八卦的易学模型上讲,“先天”变“后天”,则乾卦中间的阳爻落入坤卦之中,坤变成坎。而坎即是“井”。坎卦中间的阳爻来自于乾,而乾就是宝藏——这就是所谓“大清宝藏”藏在“井”中的易理原型。
为什么内务府有秘道通往藏宝藏的“汉王井”?原理还在姤卦之象上。所谓“秘道”,即姤卦下面的阴爻,阴主伏藏,即“秘”之义。因为一姤,代表“宝藏”的乾卦中爻落入坎井之中,将这种卦变的逻辑关系转化为传说,就成了“宝藏由内务府秘道送入井中”的细节。
为什么殉葬的阿巴亥从井中出现?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细节尚在情理之中,那么,已经殉葬,即与死去的努尔哈赤埋在一起的大妃阿巴亥在皇太极挖宝之际从井中冲出,则完全不合逻辑并且骇人听闻了。因为宝藏埋在“汗王井”里,而殉葬的阿巴亥则在努尔哈赤的墓中,何以又会从井中冲出?在这种时候,除了易学的“金刚钻”,一切其他理论都无能为力了。因为依据西学逻辑建立起来的“现代学术”,不能容忍概念的混淆和逻辑的混乱,而在这则传说当中,阿巴亥在井中出现的细节,显然已经和殉葬的细节产生了矛盾:井不等于坟墓,所以殉葬的阿巴亥不应从井中出现。这种矛盾,已经超出了常理的范围,在现有的学术体系中,除了超自然的理由,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然而从易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矛盾的细节完全符合易学象数的原理,因为从易象上讲,努尔哈赤的墓与藏宝的井,都是坎卦之象。坎为井,坎中之阳也就是宝藏;而坤为地,地中埋乾阳成坎,即是“墓”。阿巴亥既然殉葬与努尔哈赤埋在一起,也就是与坎卦在一起,而坎又为井,所以从井中出现的细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挖宝时黑云蔽日,停挖时恢复正常?
要讲清楚这个细节,仍要从阿巴亥殉葬的细节说起。“先天”变“后天”起于一姤,产生了“后天八卦”的坎、离二相。坎为井,藏着宝藏。同时,坎也为墓,代表着阿巴亥的殉葬之所。离与姤同处“午”位,在“阳极阴生”的意义上相同。因此,离中之阴与姤卦初六之阴都代表了“妃子”之象。这样,阿巴亥殉葬的细节,在易象上就体现了“坎离相合”的内涵,即代表妃子的离卦与代表墓穴的坎卦相合,从而确立了“后天”返“先天”的条件。换言之,当阿巴亥殉葬之后,易学的模型已经由“后天八卦”转变为“先天八卦”。正因为如此,当皇太极要挖井寻宝时,因为井显示了坎卦之象,即由“先天”变为“后天”,因此,相应的代表离卦之象的阿巴亥也从井中冲出,显示了可怕的灾难之象。而当皇太极停止挖井,则复归于“先天”之象,一切也就恢复正常了。在“先天”的境界里,因为离变为乾、坎变为坤,藏宝的坎井和通往内务府的秘道(姤卦初六)也就消失不见了。
索伦杆子传说的易学密码
“索伦杆子”,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传说老罕王努尔哈赤青年时给辽东总兵李成梁作仆役,李成梁看出他日后必定反明,于是想杀掉他。努尔哈赤得知消息后逃跑,李成梁派兵穷追不舍。眼见要追上时,一大群乌鸦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了努尔哈赤身上,将他严严实实地遮盖住。追兵以为是一棵树,没有理会。努尔哈赤因此得以活命。为了感谢乌鸦的救命之恩,努尔哈赤统一满族各部之后,下令满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竖立木杆套锡斗,以美味祭祀乌鸦,这就是满族民间流传的“索伦杆子”的由来。
从易学的角度来看,“乌鸦救命”传说与“索伦竿子”贡食的民俗,恰好构成了“后天”返“先天”的易理格局,是“天人同易”、“神道设教”的典型案例,试析之如下:
帝王受困,是“先天”变“后天”之象。即乾变离,坤变坎。乾为君、为王,代表努尔哈赤;乾卦中爻陷入坤中成坎,即努尔哈赤受困之象。要使努尔哈赤脱困,方法是“取坎填离”,即用离中之阴与坎中之阳互相置换。具体来说,是离中之阴下降到坎中之阳的位置,在传说中对应着“乌鸦落到努尔哈赤身上”的细节。离中之阴即“乌鸦”之象;与之相对应,是将坎中之阳上升到离中之阴的位置,对应着民俗中“索伦竿子供食乌鸦”的细节。乌鸦与索伦竿子一下一上,典型地象征易学“取坎填离”之理。由于离中之阴与坎中之阳的置换,由“后天”返回“先天”,陷在坎中的乾阳回归乾卦,努尔哈赤也就脱困了。
从易学“观象制器”的角度来说,“索伦竿子”还是满族先民运用易学象数之理创造器物的一个范例。“索伦竿子”底部插在青石上,杆上安一个方形锡斗,可以用绳索升降。插在青石上的杆子,如同古代测量日影的木杆一样,从底部到顶部,代表了阳气自子至午的运动过程。底部象子位,配坎卦;顶部象午位,配离卦。以绳子升降的锡斗,依巽卦取象:巽卦配《洛书》数为四,故锡斗取四方之形;巽纳甲为辛,辛为金,故以锡为质;巽有绳象,故以绳升降;坎中之阳上升到“阳极阴升”之时到达午位离卦,而巽卦配十六日月象,与离卦同样代表“阳极阴生”,因此,以绳索自坎位升方形锡斗供食象征离卦之象的乌鸦,完整、精确、巧妙地象征了“取坎填离”之理。而将所制之器物配合传说形成一个民族的风俗和信仰,则充分体现了“神道设教”的运作原理及其真实内涵。 (未完待续 责编 郑茜)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