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澜沧江沿岸,生活着勤劳好客的拉祜族。我国的拉祜族人口约48万,属于跨界民族。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本届唯一的拉祜族全国人大代表李秀梅,就来自澜沧县勐朗镇勐滨村。
在拉祜语里,“拉”代表着大家拉起手来,团结在一起,“祜”代表幸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日子。我们拉祜族非常重视民族团结,也从中收获了好生活。”李秀梅说。
看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拿着一个大洋芋走上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时,李秀梅开心地笑了。因为他手中的洋芋,正是去年冬天澜沧县丰收的象征。
2015年,澜沧县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结对帮扶脱贫对象。去年冬天,朱有勇带领研发团队在县里6个乡镇推广种植了冬季马铃薯2000亩、林下中药材1032亩,其中就包括李秀梅的家乡勐滨村。
“以前我们当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冬天大家都赋闲在家或外出务工。现在朱院士的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让冬田变成了‘脱贫田’,一亩地能增收9000元。”李秀梅说,如今这些马铃薯摆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边疆优质绿色食品有了很好的销路,乡亲们致富渠道又增加了一条。
“我们还想种植中药材三七,但是不知道怎么种。”这次来北京开会,李秀梅没想到能再次见到朱有勇,上一次与他见面还是在澜沧县的扶贫种植基地。机会难得,她赶紧抓紧时间向专家请教。
李秀梅从朱有勇口中得知,如果在松树林下种植三七,每公斤最高能卖出2000多元的好价格。朱有勇也愿意介绍她到基地去,专门学习种植技术。这让李秀梅心里更有底了。
“非常感谢这些专家团队,希望他们可以培训更多的村民,带着大家一同致富。如今我们家乡变化很大,这些都离不开各族兄弟姐妹的帮助和支持。”李秀梅说。
去年5月,澜沧景迈机场正式通航,距离勐滨村只有18公里。此次李秀梅来开会,就是从景迈飞到昆明再转机直飞北京的。“以前我们从澜沧县到昆明市得用11个小时,现在不到5个小时就能从勐滨村到首都北京。”李秀梅告诉记者。偏远民族地区的变化最能体现祖国如今的强盛,她有幸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更希望自己能够履行好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成为合格的新时代创造者、建设者。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