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8年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全国人大代表胡胜宝听到了这里,心里一下子格外踏实了。
胡胜宝是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松平乡松坪村委会主任,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唯一的普米族代表。他任职的松坪村下辖9个自然村,属于普米族、傈僳族混居村,共384户。目前,松坪村有32个贫困户没有脱贫,而其中有12户是因为大病(残)原因致贫的。“党和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我们村今年完成脱贫目标的难度不大了!”
记者在云南省代表团住地见到胡胜宝时,他正和代表们讨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令他们十分振奋。
“大病致贫的不愁了,教育致贫、返贫的情况还需要更加重视。我们村里出了很多大学生,还有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但如果一个家庭出了两个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困难相对来说也就大得多。”胡胜宝当过多年代课教师,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已培养成才,他深知教育对一个家庭的发展有多重要。他提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有两个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家庭的扶持力度。
2016年12月,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逐步在11个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聚居区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4年免费教育。胡胜宝眼前所忧虑的,正是精准推进“直过民族”教育扶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
“我这次带来的建议,主要是针对民族地区脱贫难点、民族教育帮扶、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还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等问题。”胡胜宝表示。
除了村委主任的身份,胡胜宝还是丽江普米文化研究会的会员,今年他也带来了关于将普米族口传文化“卡尔莎”收集整理列为国家非遗项目的建议。
普米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眼看着越来越多会说普米语、会唱普米歌的老人离世,胡胜宝十分着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让大家更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口传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这是一个普遍问题。”
松坪村有3个普米族自然村,聚居着113户普米族(463人),母语使用率达100%。这里保留了完整的普米族宗巴拉、锅庄、火塘、服饰等民族文化,包括婚丧礼仪、祭祀用语、民谣山歌等在内的口传“卡尔莎”文化,是松坪乡重要的民俗文化。
胡胜宝的手机里一直存着一张照片,即松坪村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墙上用普米族图腾描画的对联色彩鲜艳。他告诉记者,对联的意思是“只要努力,年年有余”,横批“国家政策好”。
“我们用图腾表达情意,这副对联最能反映我们普米族群众热爱党和国家的心声了!”说到这里,胡胜宝不忘加一句“广告”:“普米族的口传文化也和这些图腾一样美丽,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文•图/本刊记者 龙慧蕊)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