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北京开会,塔吉克族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在行囊里装了一本相册,里面装满了家中祖孙三代人守边护边的照片资料。作为新疆喀什地区的牧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4年,并且还准备像自己的父辈一样,为祖国的守边护边事业奉献一生。
“现在护边工作的条件跟以前相比变化很大,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职责就是要把新疆各族群众爱国爱疆、团结发展的声音带到会上来。”拉齐尼·巴依卡说。
拉齐尼·巴依卡工作的地方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南部。这里有一条我国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的边境线,全长888.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
从1957年起,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拜克就自荐成为了部队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后来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从他手中接过了这根“巡边棒”。
拉齐尼·巴依卡十几岁时,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由于地势险要,巡逻不能乘车,只能借助牦牛。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他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成为了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巡逻在这条边防线上。几十年来,帕米尔高原上的每块界碑,都见证了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故事。
2016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加强边境管控工作,在边境线上筑起了非法出入境者“一个出不去、一个进不来”的铜墙铁壁。
一年多来,随着边境管控“组合拳”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传统巡边方式,也彻底改变了牧民护边员们的生活方式。以前护边员每月只能拿到300元的补贴,现在如果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巡逻,工资能达到2600元,“守边受穷”已经成为历史。不仅如此,巡逻线上还建起了执勤房,政府为护边员配备了专业的巡逻车、卫星电话等装备,他们不再风餐露宿,工作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每个星期,拉齐尼·巴依卡都要巡逻3天。“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
“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好。我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保证,一定会守好边境线,并且要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祖国永远平安。”在代表团小组会发言中,拉齐尼·巴依卡坚定地说。
(文/本刊综合报道 图/本刊记者 龙慧蕊)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