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国著名的朝鲜族歌剧表演艺术家,第三代“江姐”扮演者;
她,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任职期间不断为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她,是“中国歌剧”概念的提出者,倡导以“中国美声”来推动实践,
致力于将中国歌剧推向世界舞台;
“我相信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种力量,会一直驱使着你去努力。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大戏的主角。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在追逐一个梦想——‘中国歌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人生只有一件大事:让‘中国歌剧’跻身世界歌剧殿堂,让世界分享‘中国美声’。”
——金曼
歌者勇者:人生也需要排练
熟悉金曼的人说她演“江姐”时不是像江姐而就是江姐,因为“江姐的精神已经深入到她骨髓里”。“以前的我停留在‘演’江姐的层面,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背景人物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在只要我登上舞台,我便是她。在我眼里,她是坚韧的、不怕牺牲的革命者,也是个温柔伟大的母亲,她的魅力一直影响着我,她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雪霁初晴的北京,与记者说起江姐,优雅精致、满头银发的金曼依然充满感情和激情。
金曼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朝鲜族家庭。当时,尽管家境不富裕,但她的精神世界却很充实:和姥爷上山下田时,青山绿水的风景,让她整天都哼唱着快乐的歌;看着劳作归来的姥姥用一双巧手将普通的食材变成色彩缤纷的佳肴,她会满心欢喜跟着学……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启蒙了她自幼对美的追求。
童年的金曼,是当地有名的“金嗓子”,但她的理想其实并不是唱歌,而是当医生。在成长过程中,她慢慢改变了想法。法国的圣女贞德、苏联的丹娘和中国的江姐、刘胡兰成了她心中的英雄偶像。
1977年,金曼凭借歌唱天赋考上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又进入延边艺术学院学习。1981年,她被空政歌舞团录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穿上了军装。当年,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第四届“歌曲之友音乐会”上,她以歌曲《金梭和银梭》一举成名。
1984年,空政歌舞团排演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歌剧《江姐》,金曼被选为女主角。终于能够演绎自己心中的英雄,金曼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留给她排练的时间只有22天,之前一点歌剧表演经验都没有,甚至连台步都不会走的金曼,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团里其他艺术家前辈的指导帮助下,成功地将一个崭新的江姐形象带给了观众。1992年,她因饰演江姐一角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金曼扮演的第三代江姐形象
获奖之后的金曼声名鹊起。正当人们都看好她的演艺前途时,她却激流勇退,离开空政“下海”。2000年,金曼委托作曲家鲍元楷改编,创作了一部“什么时候演都精彩的作品”——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首次演出,即大获成功。
10年前的金曼,曾被业界和媒体誉为自歌剧《江姐》诞生以来完美饰演江姐的第一人。时隔10年后,作为出品人、制作人,金曼在这部交响清唱剧《江姐》中又再次出演江姐。此时她的演出无论是音乐处理的完整性,还是对“江姐”人物细致的刻画,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著名作曲家乔羽先生曾评论:“交响清唱剧《江姐》浓缩原歌剧中的主要唱段和戏剧骨架,同时以交响乐的创作手法扩展了音乐的立体空间,得到的是全新的、厚重的、交响化的音乐感受。”金曼主导改编的这一模式后来被歌剧界广为采纳,相继推出的有《党的女儿》《白毛女》等交响清唱剧。清唱剧《江姐》两年内演出近百场,通过资源整合低成本运营,创造了不菲的商业价值,这在当时的演艺界成为一个奇迹。金曼还提出要引导观众有消费文化的意识,大胆打破赠票传统,尝试进行售票巡演,被多家媒体赞为“大陆率先以高雅艺术进入文化产业的人”。通过清唱剧《江姐》,还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歌剧人才,成为中国歌剧前沿的佼佼者,如关致京、薛皓垠、张英席、吴静、徐春雨等。
这些成功并没有让金曼感到满足,让她对中国歌剧发展有了自信的是《江姐》交响清唱剧在香港的成功演出。因为之前她还有顾虑,担心香港观众因文化背景等原因,不能更好地欣赏这样一部红色经典改编的剧目,但座无虚席的观众用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消了她的顾虑,也验证了她在歌剧中植入的艺术“普遍性基因”的正确——那就是对艺术无国界的共同认知,以及对理想主义英雄的崇拜,对喜怒哀乐表达的共情。交响清唱剧《江姐》自诞生起,在近20多年里被不断传唱,已成为一部新的艺术经典!
金曼在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中
在这个过程中,金曼发现,在国内专业歌剧教育尚属空白的情况下,要想真正培养出国际标准的歌剧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过深思熟虑,金曼做出了一个艰难而重大的决定:“建立歌剧学院,为中国歌剧培养专业人才!”
“歌剧在中国曾有过辉煌年代。面向未来我们用什么样的艺术走向世界?在风格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上很难达成平衡的‘民族歌剧’,显然难以承担起通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任务。在发源和发展于西方的歌剧“流派”里,在意大利歌剧、德意志歌剧、法国歌剧、英国歌剧、俄罗斯歌剧、东欧各国歌剧、美国歌剧这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歌剧‘流派’名单里,加入‘中国歌剧’,是我一生努力的目标”。
——金曼
“中国歌剧”:要跻身世界歌剧殿堂
建立系统的歌剧教育是必须的,但这谈何容易,因为这是一个宏大而艰巨的工程!金曼明白,这是她要倾尽毕生精力而为之的一件大事。
作为一位艺术家,金曼一路走来,不断思考:如何让歌剧中的民族性与普遍性平衡,使中国歌剧具有更多的国际气质,成为也能被世界其他国家的观众欣赏和分享的艺术?
“您认为什么是中国歌剧?”记者问。
“中国人的创作、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语言。”金曼的回答充满了感情。
“为什么要建立歌剧学院?”金曼告诉记者,“歌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及科技为一体的集大成的艺术,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她认为,国家艺术基金鼓励民族歌剧发展是好事,但目前井喷式的歌剧创作结果难免鱼龙混杂,真正优秀的作品极少!
像一朵傲雪开放的红梅,在经历了一个歌者的辉煌、一个文化产业创新者的成功后,带着一种人文自信,金曼走进了北大。
“志同者,道才合。在骨子里,其实我就是一个北大人。”她说。
在金曼看来,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与她的人格追求和艺术追求十分契合。在北大建立歌剧研究院,让中国歌剧人齐聚这里,用世界听得懂的音乐语言,一同创作出能让世界分享的歌剧艺术,乃天作地合。
2010年,北大歌剧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个旨在促进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推动中国歌剧学派建立、立志对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的研究院,开创了中国歌剧高等专业教育的先河。
而无论是对“中国歌剧”的发展还是对金曼本人来说,2008年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这一年,由金曼组织并参与演出的《中国咏叹——2008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在金色大厅唱响。此次演出,更加坚定了她发展“中国歌剧”的目标。“我们能用中国传统经典歌剧感动他们,让他们接受并喜欢剧中的中国元素,剧中角色的喜怒哀乐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歌剧’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这一年,金曼在歌剧论坛上正式提出“中国歌剧”的概念,并作了精彩论述。她的演讲激情澎湃,语惊四座,引起歌剧界的极大反响,后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国歌剧改革的一次“宣言”。
事实证明,“宣言”后的中国歌剧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金曼说,自己人生两个最重要的10年,都献给了“中国歌剧”,既痴亦狂。这两个10年,也是她见证改革开放中国飞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正如她唱红的那首歌《我幸福,因为我生在中国》,她总是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将舞台上的英雄形象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能够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在当下的新时代得以实现,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谈到金曼对“中国歌剧”发展的贡献时,著名作曲家乔羽曾用一口地道的山东话评价金曼:“这个朝鲜族小女子,让我这个5尺男儿也汗颜。”
对“中国歌剧”未来的发展,金曼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中国歌剧’国际化是一个从个性走向共性、从特殊性走向普遍性的进程,是一个突破地域和本地化,最终走出区域和进入全球化的进程。它要求在保留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克服其封闭性和不可复制性,从而走向开放和共享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又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阐明了中国文艺亟须回归自身精神家园的根本问题,而‘中国歌剧’正是承载民族文化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体现国家艺术水准的优质载体。作为艺术家,我们有责任创作出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相匹配的艺术作品,与世界分享。”
“‘中国歌剧’的地位只有通过美声唱法才能够在世界上确立,成为世界歌剧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美声’,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汉语语言有机结合,能够完美演绎中国声乐作品、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灵魂和韵味的歌唱方法。它既符合外国观众歌剧审美习惯,更能够被中国人广为接受和喜爱,它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它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特有的。它也是中国的美学原则和艺术思想的体现。”
——金曼
“中国美声”:用世界听得懂的音乐语言
2010年,金曼在歌剧界又发出了第二个“宣言”——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美声”这一具有时代语境的新概念。她倡导:必须将美声和中国汉语完美结合,体现中国音乐灵魂和韵味,让世界能够接受和分享。她认为,只有用中国语言表达的音乐,才真正属于中国。而金曼提出的“中国美声”,是以国际主流歌剧表演形态美声唱法为基础进行民族化探索,由咬字、行腔、音韵三者有机组成一个表演形态整体。“中国美声”的提出,为中国歌剧学派的形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此后,金曼开始积极传播“中国美声”理念和唱法,对学生亲自示范。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国大Coach(声乐艺术指导)。”
在金曼的“招揽”和带领下,北大歌剧研究院云集了戴玉强、孙秀苇、杨小勇、李卫等活跃于世界舞台一线的中国著名歌剧演员、导演。在培养歌剧精英人才的同时,金曼还主导和组织创作了如《青春之歌》《宋庆龄》《钱学森》《武则天》等原创歌剧佳作。2015年,带领北大歌剧研究院走过5年风雨的金曼在歌剧界发表了第三次“宣言”——“‘中国美声’能够推动中国歌剧品质和地位的提升;‘中国美声’将加快中国歌剧走向世界;‘中国美声’学派形成建立之日,便是中国歌剧在世界确立之时”。
“宣言”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歌剧艺术家,再次引起反响。
2016年,北大歌剧研究院被列入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精神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11月,作为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美声”——现代京剧交响音乐会》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反响热烈。之后在清华新学堂再度上演,消息传出,售票即刻告罄!
2018年,在北大120周年华诞时,金曼担任出品和主创的《北大1918》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为校庆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部歌剧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出发,设定了两个时空来回顾百年前那段历史风云,首次以歌剧的方式展现了北大百年历史。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部歌剧中出现了蔡元培、胡适、辜鸿铭、许德珩、毛泽东、杨开慧等与北大相关的历史人物。 “融入北大精神的《北大1918》,注定将写入北大历史。”一位北大歌剧爱好者在自己的微信上自豪地写到。
“中国美声”开始引起关注,在歌剧界渐成势头。
为了向大众普及“中国美声”,金曼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中国美声”成了她的“车轱辘”话。但学生们说,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车轱辘话”,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
2019年1月19日,金曼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大礼堂内,做《中国美声:世界听得懂的音乐语言》的讲座。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听讲的人数大大超出了预定,讲座临时由原定的大教室改到了大礼堂。尽管如此,大礼堂内还是座无虚席,连旁边走道的台阶上也坐满了人,场面火爆。 “中国语言的特殊在于有四声,我们很多同音的字,因声调差异而呈现不同意义,要想把歌唱得精准,需要研究语言的细节。外语可以连读,但中国字是单音字,每个字的发声都需要个体的圆满及饱和度。”金曼强调,并非懂语言就可以唱好歌,两者在歌唱发声上存在差异。除了演唱歌剧,金曼要求学生还必须掌握民歌、艺术歌曲和流行歌的演唱,要求立足本土向中国戏曲、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从中吸取养分。
采访结束,金曼向记者赠送了2018年12月出版的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歌剧>·歌剧学与歌剧史(第一辑)》。该书内容丰富,视角多元,被视为中国歌剧学研究的“序曲”,亦如担任主编的金曼在致辞中写的那样:不断延续的《中国歌剧》研究文集将成为“孕育‘中国歌剧’新思想的温床、展示歌剧研究成果的平台。”
《中国歌剧》火红的封面,让人不禁吟唱起《红梅赞》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也让人仿佛看到:“中国歌剧”在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后,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灿烂前景。
(文/本刊记者 梁 黎 责编 吴迪)
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