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人物
曹万智
发布日期:2020-11-22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善治学者必善治身,学会吃亏、负重,学会珍惜、欣赏,学会合作、尊重,学会师师、友友,最终必能成一事,美一生。”这段话是曹万智教授的座佑铭,也是他几十年来科研和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作为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委员会委员、民盟西北民族大学主委,曹万智工作30多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项目开发和教学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作出了重大贡献。


06_副本.jpg


于基层中立身 于学习中立本


1966年3月,曹万智出生于甘肃省灵台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89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刚毕业的他,放弃市中心科研院所的工作机会,进入甘肃省建筑木材加工厂兰州玻璃马赛克厂,在基层做起了“小工”。两年时间里,他在单位的每个车间都干了一遍,为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层工人淳朴、有人情味、有实干经验,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好多从书本里学不来的知识。”曹万智深有体会地说。


因工作突出,为人谦和,25岁的曹万智被提拔为副厂长。他依然与工人打成一片,一起在车间处理技术难题,奔波于全国各地,解决重大工程问题。期间,他曾多次谢绝其他单位的高薪邀请,放弃沿海发达地区的优厚待遇,坚持在本单位主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了1套新工艺、3个新产品,赢得全厂员工的好评。


1996年,曹万智被调到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工作,并先后任新材研究室主任和科研所所长。2001年,35岁的曹万智被提拔为省建材院副院长和建材产品质监站副站长。岗位的变化,促使他在理论学习方面更加专一,在科研创新方面更有成效。


2003年,曹万智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材料工程硕士学位。第二年,他被甘肃省科技厅评为首批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五批“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获第五批“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并被选拔为甘肃省副地级后备干部,破格评为正高级工程师。2005年,曹万智被省人事厅评为“555创新人才”,被建设部评为“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此后,又先后被评为2009年首批“甘肃省领军人才”、2011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民委领军人才”、2016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9年“国家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


于科研中标新 于实践中立异


2006年,曹万智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年底调入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2008年任副院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开始创建新的科研平台,带领一支有10年研究经历的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创新团队继续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科研教学及产业化第一线上。2009年,曹万智被转评为教授,同年被聘为二级教授岗位。


期间,曹万智主持了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中小创新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专项10多项。这些年来,他负责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工作,负责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的建设。正在组织申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点。他主持研究的“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与工艺设备成套技术”获当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化墙体成套技术及其围护体系”系列成果先后获2015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2018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利三等奖。这些项目解决了我国建筑领域外墙保温工程长期存在的耐久性、防火安全、严寒寒冷地区墙体自保温、装配式建筑“三板”短缺等四大行业技术难题。


2005年至2019年,曹万智先后主持创建甘肃省建筑材料试验室、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国家民委创新团队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并担任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组建或与企业共建的兰州民大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海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海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宏方墙材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宏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兰州瑞洋建筑节能检测公司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不同时期为科技成果孵化、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其中,兰州民大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专项检测和对外技术服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于教学中生辉 于平凡中奉献


“大学的基础是教学,灵魂是科研,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力。科研和教学相得益彰,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工科必须瞄准市场,了解行业一线,才能有所建树。”曹万智说。


2012年,曹万智主持创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材与制品)本科专业解决了行业急缺人才培养问题,至今已培养本科生262人。这些年来,他努力创造研究生培养条件,申报研究生培养资格,为特色学科建设寻求突破点,参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培养质量。


“民族地区急需土木工程及建材制品专业人才。” “民族大学办土木工程专业,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扶贫开发,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独特的作用。”基于这种判断,曹万智带领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与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参与学生工程教育,形成社会办大学的新模式,为民族地区工程建设人才的培养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曹万智认为,西北民族大学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服务民族地区土木工程建设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学校在《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共同质量标准的框架下,形成了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差异化教学新模式。


“曹教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课堂上,我们听他旁征博引,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例子来讲解枯燥难懂的问题。每节课下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包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人做事的心态。”曹教授的学生总会这样描述道。


曹万智则表示,“在学生身上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一句话一个问题常常能使我考虑很长时间。师生之间需要沟通,管理就是服务,和谐舒心才能激发活力。”


“希望学校不忘初心,赓续奋进,发展成为现代化高水平大学”——这是曹万智对西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的寄语。



文:杨刚 徐旭

责编:江凌

制作:古丽斯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