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青海湖畔绽放民族团结花——青海西宁市、海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掠影
发布日期:2018-07-31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向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宏伟目标,提出“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到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新理念,不断开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描绘出一幅幅青海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高原逐梦的大美画卷。


  大美青海,有辽阔巍峨的自然之美,也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之美。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青海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共存格局,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特点。


  青海省下辖2个地级市和6个民族自治州,拥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全省常住人口593万中少数民族占47%,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98%。


  今年7月,国家民委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合作协议》,明确通过共同努力,到2020年把青海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建成全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了青海省西宁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


社区盛开和谐花


  72岁的朱集嫦是西宁市城中区兴旺社区的一名老党员。平日里喜欢健身的她,每天早上八点半都要准时与社区内的藏、回、土等少数民族居民一起打太极拳。


  “打太极已经融入了我们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大家通过打太极交流交心,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或是需要帮助,大家都会积极主动伸出援手。”朱集嫦告诉记者,社区内各族居民互敬互助、团结和谐。


  实际上,这样的和谐氛围,无论是在西宁城区还是在海北州乡镇,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而各族群众共居共乐的社区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党的政策暖人心,城乡民生大改变,百姓得实惠,个个喜洋洋,唱一段小曲来赞扬……”这是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城西社区居民自编自唱的一首青海小调《惠农政策暖人心》。朴实无华的歌词,唱出了社区居民最真切的感受。


  近年来,城西社区针对外来人口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群众需求多的实际,分类发放《五色连心卡》,零距离服务居民群众。社区藏族老住户才宝自2011年退休以来,主动担任小区管委会主任,积极帮助牧民融入社区生活。


  “我们德吉花园小区有168户人家,牧民就占了80%。这些年,全靠社区工作者的帮助,才能在城里生活得这么好。”才宝介绍说。


  《五色连心卡》中的《银色帮扶卡》和《橙色特群卡》,就是针对贫困家庭发放的。自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许多来自牧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都获得相应卡片,及时得到了社区的帮助。


  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镇城北社区圣湖佳苑是典型的游牧民群众集中定居小区。小区100栋居民楼已入住藏、汉、蒙古、回等多个民族居民200户。走进圣湖佳苑,两层小楼排布整齐,笔直的水泥路宽阔平坦,每栋楼前的庭院内各色花朵争相绽放,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漫步在游牧民定居小区的藏族牧民拉合加 金向德 摄影_副本.jpg

游牧民定居小区的藏族牧民拉合加


  “现在国家政策确实好,看病有医保,牧民能享受养老金和草场补贴。国家还给我们修路、拉电、盖房子,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藏族牧民拉合加向记者讲述着这些年的变化。


  59岁的他是在2013年8月从40多公里外的哈尔盖镇搬过来的。如今,拉合加一家住10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过上了定居生活。“住在这里,孩子上学方便,老人住得舒服,冬天还能用上暖气。”拉合加难以抑制搬进新居的喜悦。


穿着民族服装的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学生 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摄影_副本.jpg

课堂上的小学生


团结之花开校园


  漫步在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东关回族女子小学校园内,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走廊和文化墙上集中展示着56个民族的风俗和民族文化,让各族学生在了解我国多民族国情的同时,切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


  东关回族女子小学建于1922年,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回族女子小学,现有学生146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89人,占学生总数的95%。近年来,学校结合历史悠久、少数民族学生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办学特色,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学校于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民族舞蹈操和《民族团结大家园》校本教材,是学校在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中着力开发的两个亮点。由回、藏、蒙古、撒拉、维吾尔族的代表性舞蹈动作合编而成的民族舞蹈操,旋律优美、动作轻盈,能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掌握多个民族舞蹈的特点。学校编写的《民族团结大家园》校本教材,则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掌握民族常识的同时,树立了中华民族大家园的观念。


  校园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在青海,民族团结犹如美丽的格桑花在校园里精彩绽放,各族学生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感受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快乐地学习着、成长着。


  当记者到访海北州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时,学生们列着整齐的队伍,手执彩带做起了由藏族锅庄舞改编的课间操。近年来,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宣传栏、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在学校教学楼的大厅里,学生们正排着队领取“好习惯储蓄银行”发放的《民族团结卡》。“有一次,我们班的两个不同民族的同学闹了矛盾。我对他们说,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像兄弟姐妹,不要轻易闹矛盾。”蒙古族学生谈悦琴向记者讲述为同学化解矛盾的经历。这也让她获得了《民族团结卡》。


  “为了给学生培养好习惯、构筑好人生,我们把民族团结、孝亲敬长、勤奋学习、卫生健康、热爱劳动、文明礼仪、助人为乐等7个方面作为考评内容。”德育处副主任青木措这样介绍学校开办“好习惯储蓄银行”的初衷。


企业助力共建产业园


  张宋玲是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光明村的贫困户,丈夫因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村里得知张宋玲的情况后,为她在海晏达玉民俗村,内设置手工艺品销售点,助她脱贫致富。自今年6月起开办销售点以来,张宋玲已经获得了三四千元的收入,这是她从来没有想到的。


  民俗村内,张宋玲的柜台前醒目地标注着“精准扶贫订单销售点”字样,纯手工制作的各种鞋垫、香包以及挂饰琳琅满目。张宋玲告诉记者,因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过去只能打零工,家庭月均收入仅有120元,现在企业免费为她提供经营摊位,收入比原来多了十几倍。


刚察县扶贫产业园内的民俗产品生产企业 金向德 摄影_副本.jpg

刚察县扶贫产业园内的民俗产品生产企业


  在海北州刚察县扶贫产业园内,藏族贫困户尕藏加是一家民品民贸企业的工人。过去仅靠流转300亩草场、年收入3000元来生活的她,如今月收入就达到了2800元。


  这家企业的老板多杰才什旦过去也是个贫困户,自从参加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项目后,他贷款3万元开办了生产香包、氆氇、刺绣等民俗产品的企业。在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多杰才什旦的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拥有13名工人、年销售额达40万元的规模。


  多杰才什旦脱贫后,没有忘记曾经和他一样贫困的群众。他积极配合县里的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合作开办“雨露计划”标本制作培训班,在帮助贫困户掌握标本制作、刺绣、缝纫等技能的同时,积极聘用贫困户,助力拓宽脱贫之路。


  截至目前,2014年成立的刚察县扶贫产业园已进驻企业8家,有55家专业合作社参与园区发展,现已建成生态畜牧核心区、藏城民俗风情示范园等,为刚察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同时,产业园吸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115人,人均工资达2000余元,带动贫困户1654户、6008人,实现户均增收1600余元。


  海北州海晏县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与青海当地各族农牧民建立利益联合体,实现了互利共赢。目前,公司不仅积极帮助各族群众实现脱贫增收,而且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氛围。公司现有汉、回、藏、蒙古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员工占50%。公司通过开展“暖心工程”“结对帮扶”等活动,使各族员工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将民族团结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


菩提花下奏响团结歌


  驱车从西宁市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25公里,即到达位于湟中县的塔尔寺。远近闻名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前来朝拜和观光的人们络绎不绝。


科才活佛为患者把脉 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摄影_副本.jpg

科才活佛为患者把脉


  相比塔尔寺,由扎西活佛创立的塔尔寺藏医院在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当中同样闻名遐迩。1980年,塔尔寺设立藏医医疗站,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制剂、教学、公益救助于一体的传统藏医院。


  走进医院里,藏、蒙古、维吾尔、汉四种语言文字标注的标识牌格外醒目,药品包装袋上的多种民族文字说明更显得体贴温馨。来自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的蒙古族患者代丽曼对记者说:“我是今年4月份来这里做药浴的,活佛给我看病放心。”


  每年夏季,医院平均每天接诊七八十位像代丽曼这样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当中大多数是来自新疆、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蒙古、回、撒拉、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群众。


  “患者不分民族,医生不分民族,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82岁的扎西活佛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仍然坚持每周出诊三天。他曾经多次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义诊施药,仅青海省受惠农牧民就有10.7万人次,累计赠药折合1000万余元。


  在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青海,“慈悲利他、济苦救难”的佛教理念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位于海北州刚察县伊克乌兰乡的科才长颂拉杰门诊部,是由甘肃拉卜楞寺所辖格鲁派寺院科才寺设立的。尽管这里的硬件设施远不及县城里的医院,但依然吸引着来自偏远地区的各族患者。


  高原地区由于气温低、湿气重,长期在室外劳作的农牧民极易患上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牧民图布旦的外孙多杰才旦从小患有下肢瘫痪,直至3年前来门诊部接受治疗后,情况才得以好转。回忆在门诊部治疗的3年时间,图布旦激动地说,科才活佛不仅为他们免除医药费,还提供食宿和路费,使他切身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心系群众、团结友爱是科才活佛的本色。”藏族护士宽太吉这样评价科才活佛。像宽太吉这样2016年从卫校毕业来到门诊部的年轻护士有10多名,他们一边接受藏医培训,一边参与诊疗,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出身藏医世家的科才活佛2012年起免费开展藏医培训,陆续培养了130多名学员,不仅有效缓解了农牧区青年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藏医在民间的传承与弘扬。展望未来,他希望门诊部能与海北州的职业学校合作开办藏医班,让自己的学员能够获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


  总结这些年所做的工作,科才活佛谦虚地说:“身为宗教人士,为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尽微薄之力,是理所当然的。”


永留佳话在人间


  在青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各民族演绎一家亲的故事在流传。


  海北州青海湖农场职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罗加扎特赡养汉族老汉演绎“藏汉一家亲”的故事,已不是什么“新闻”。


  在草色湖光的青海湖农场,远远可见一间并不鲜亮甚至有些陈旧的房屋,那就是罗加扎特的家。记者走进屋内,感到罗加扎特一家热情的接待非常暖心。围坐在热奶茶、煮羊肉等美食旁,罗加扎特和记者拉起了话长……


  2012年12月,张文淍在罗加扎特家离世,享年87岁。此时,张老汉已在这个非亲非故的藏族家庭生活了28年。在这并不短暂的岁月里,罗加扎特一家把张文淍当作亲人悉心照料,从无怨言。


  张文淍本是河南中牟县人,1965年起终身未娶的他就在青海湖农场过起了流浪生活。直到1984年的一天张老汉生了重病,被罗加扎特发现带回家里疗养,他才有了真正的“亲人”。


  从此,张老汉成为罗加扎特家里的一员,成为一家人心目中的“爷爷”,成为大家口中“扎特家的老汉”。


  如今,张老汉已经离世多年,但罗加扎特一家依然怀念和他一起生活过的幸福时光。


拉毛扎西一家是由蒙古、回、藏、汉4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 摄影_副本.jpg

拉毛扎西一家是由蒙古、回、藏、汉四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说起海北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哈勒景村,人们就会想起原村党支部书记拉毛扎西。拉毛扎西一家是由蒙古、回、藏、汉4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他和儿孙是蒙古族,老伴儿是回族,儿媳是汉族,女婿是藏族。


  多年来,在组建这样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同时,拉毛扎西还带领全村各族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找门路、跑项目、建设施是哈勒景村常有的光景。2006年,哈勒景村成立牧业协会,首次实现畜产品集中统一销售。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600多元增长为1.7万元,全体牧户实现定居和通电,八成以上牧户开上了小汽车。


  罗加扎特、拉毛扎西……他们的民族团结故事,像映照在青海湖面上的阳光,光彩夺目、温暖人间。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