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村庄,也是一枚苹果——评酉水老弯的《从村庄出发》
发布日期:2019-05-07

res09_attpic_brief.jpg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因认真观察一枚苹果的落地,从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世间万物,的确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朝着一定的方向生长,不管其间的过程如何辗转,最后总要回归原点,使命完成的同时,便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


一座村庄,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使命,就像《从村庄出发》的作者酉水老弯的“只有十来户人家的村庄曾家界”。他试图从曾家界出发,用个体的生命感召和体验,探寻这座村庄内蕴含的密码。他凭着自己的执着与命运的垂青,终究要带着独属于曾家界的胎记,跌跌撞撞地成长,曲曲折折地走向更远的远方。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后的曾家界,这个地处武陵山深处、湘鄂交界处的土家族小山村,面貌早已今非昔比。


曾家界养育出的民族学教授酉水老弯,从村庄出发,先后辗转在湖北(恩施、武汉、荆州)、重庆等地,当岁月将他生命的血液调试得越来越稠浓时,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也随之渐趋发酵,直至血液里的每个细胞,蚯蚓一般蠕动着他的每一根末梢神经,直至淤积成这剂《从村庄出发》的解药。


事实上,乡愁自古以来一直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只是从未像当下呈现出如此“井喷”之势。虽然当今多媒体和交通异常发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稀释了血液里乡愁的浓度,但它潜藏在我们灵魂深处,令人魂牵梦萦。


对于从穷山僻壤的曾家界走出来的酉水老弯来说,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越来越“走不出”曾家界。这种表面上的悖论,似乎更能反映出人性自身的矛盾:一方面千方百计逃离村庄;一方面却又时时念想着村庄。


在我的理解中,乡愁大致可以分为:纯粹式的乡愁,衣锦还乡式的乡愁,落叶归根式的乡愁。明显可以看出,酉水老弯的乡愁更接近第二种表现形式。


对于曾家界而言,酉水老弯就是村庄得意的作品之一。只是,这个土家汉子从村庄出发远行寻梦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兜兜转转30年的他,发现村庄的哲学在城市中似乎有些难以运用,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磕磕绊绊。总是走山路弯弯的山里人,却往往是直来直去的直性子。于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单位的酉水老弯,最终选择通过继续读书求学,并进入高校,还去英国做过访问学者,成为一名专做学问的博士、教授。


无论酉水老弯的工作单位抑或身份如何改变,都难以改变他乡愁的走向。一如那枚即将熟透的苹果,即便无人采撷,最终也会因为地球的向心力而“瓜熟蒂落”,直至最后与大地和村庄融为一体。


《从村庄出发》这部散文集,有非虚构的文本,有社会学的探究,更有深层次的情感渲染,完全就是作者自身形象的一个翻版。该书重点写了母亲、婆婆、爷爷,以及村庄的变迁,还有自己的求学经历和酉水河畔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这些大量信手拈来的细节铺陈,让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成长史,解密出一个村庄的变迁和历史的嬗变,并引起同时代人的共鸣。由此,我们何尝不能将《从村庄出发》看作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土家山村的编年史呢?


纵观全书,作者酉水老弯始终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如叙家常,且运用了大量的本土方言,使得湘鄂西的本土人士阅读起来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更有家乡味。当然,任何事情都具有此消彼长的二元性。过多的方言使用,也容易导致非本土读者阅读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文本的文学性。


《从村庄出发》的最大优点,我觉得有两点。其一,不动声色的叙述,使得感情节制而不泛滥,给读者较大的空间去感受、去体会;其二,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知识背景,来分析、来看待村庄的历史变迁,理性而丰满,具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另外,作品虽拘泥于日常生活的琐碎,却具有一股内蕴推动着文本前行,使得文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读性。这种内蕴,我们可以透过文本,理解为作者大山一般执拗的性格,以及一种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个性,从而使得自传体的《从村庄出发》更为真实可信,更具感染力。


一枚苹果最美好的归宿,不是跌落枝头,融进泥土,而是让这块土地的主人在丰收季节里,满怀秋收的喜悦,唱着幸福的歌谣,然后将她们轻轻摘下放进篮筐,再将她们一个一个“嫁”出去,品尝到属于她们专属的甜蜜。这才是苹果们最完美的归宿。就像乡村人之于村庄,如果一辈子被泥土攥住,从未走出过村庄半步,他的人生注定是不完美的。没有离开,何谈归来?更遑论故土与村庄的牵绊?


地地道道土家农民的儿子酉水老弯,毫无疑问也是他所属时代的幸运儿。村庄养育他的同时,将他送出了村庄,使得他与村庄之间拥有了空间意义上的距离,因此他才有了这本《从村庄出发》的另类村志。


当然,如果我们要求更为严苛一点的话,就像贾平凹之于商州、莫言之于高密,抑或当下非虚构范本梁鸿的《梁庄记》等等来要求酉水老弯,是有着一定距离的。我想,如果酉水老弯再进一步沉入村庄,运用他的专业知识,扬长避短,从学理的角度继续探究到底,或许会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曾家界”。



(责编 刘娴)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