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同发展
“西部太阳谷” 火热新时代——四川得荣县脱贫奔小康侧记
发布日期:2020-12-18

金沙江畔的得荣县,位于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这里既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南大门,也是茶马古道上出川入滇进藏的主要门户,处在四川亚丁自然保护区和云南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国际旅游环线之上,被誉为“中国西部太阳谷”。


正如藏语“得荣”一词的本意——峡谷地带,“幽幽峡谷、隽秀得荣”,千百年来,巍然屹立的嘎金雪山、奔流直下的金沙江、终年照射的火热阳光,造就了得荣人勤劳勇敢的奋斗意志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如今,由藏、汉、纳西、彝等10个民族组成的2.6万多得荣百姓在此交往交流交融,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役打响以来,得荣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要求,聚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发展等,靶向发力,发起脱贫攻坚“动员令”。今年初,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县的得荣,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奋力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149.jpg

得荣县日雨镇·雪山下的桃林 杨俊林/摄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让各族学生同步起跑


为合理优化分配全县教学资源,得荣县投入2.3亿元建设集中办学点新区——白松镇教育集中办学点。这一办学点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培训等为一体,包括县中学、白松镇小学、白松镇新区幼儿园、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爱国守法感恩教育馆、县职业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9个机构,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


全县各所学校还结合实际,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办学规划,共计投入1亿多元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目前,雅智文化、书香文化、家文化、学羌文化、竹文化、觉央文化等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得荣校园里得到传承弘扬。


“我们把底蕴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在校园文化墙打造、文化知识读物编写以及课间操、节庆文艺演出中下足功夫,让学生从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从而更加热爱家乡和祖国。”子庚片区寄宿制学校校长洛绒次仁表示,接地气、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定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得荣的孩子从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下,得荣县中小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得到空前改善,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家长和全社会对得荣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县教育局长阿郎总结道。



得荣县在中小学传承、推广非遗传统民俗舞蹈学羌和觉央


加大健康扶贫力度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得荣县始终将“基本医疗有保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扎实开展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健康放心、生活安心。


“平时要注意饮食习惯,尽量清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发现病情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在得荣县日雨镇因都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扎西家中,镇卫生院上门义诊的医护人员向他讲解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义诊只能对群众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检查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我们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就医。”医生尼娜介绍道。今年以来,镇卫生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巡查、医疗健康扶贫等工作,努力改善就医环境、提升诊疗水平,不断满足当地各族群众的就医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得荣县把健康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克难的突破点之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贫困群众精准就医,特别是大力实施“健康甘孜2030”行动,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8个100%”等措施,让党和国家的医疗政策惠及每家每户。


“十三五”期间,得荣县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1.2亿多元,乡镇卫生院标准建设总投入5563万元。同时,总投入472.6万元完成了64个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并落实每村配备1名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服务。2019年至今,得荣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个人费用“零支付”,切实减轻就医负担,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得荣县举办义诊活动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让农牧民安居乐业


近几年来,得荣县委县政府深入分析、深刻把握县情,确立了“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干部群众基本素质能力,强力推进特色农牧、优势能源和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做精县城、建美乡村”的发展路径,提出全面建成“六个小康得荣”布局设想,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务实奋进,特别是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上精准发力,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藜麦就要丰收了


155.JPG

采摘藏桔


金沙江畔、得荣县震后重建的瓦卡镇


得荣县下拥景区的次仁措湖


得荣县曲雅贡乡因都坝移民搬迁点和葡萄种植园区 倪月龙/摄


结合“1256+N+X”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即:沿江沿河建1万亩酿酒葡萄基地、高山峡谷中部建2万亩花椒基地、县城以北建5万头藏香猪养殖基地、县城周边建6000亩以树椒为主的蔬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N个传统产业、培育X种经营模式),得荣重点推进“四个万亩”目标任务,抓好酿酒葡萄、汉麻、藜麦、中药材四大种植业,以及藏香猪、中蜂、定曲绵羊三大养殖业等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助农增收致富渠道。


目前,得荣的四大种植产业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其中酿酒葡萄挂果2790亩,实现综合产值1.15亿元;以白松镇为中心打造藜麦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建设藜麦产业示范种植园区1.05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192万元;汉麻、中藏药材种植近3万亩,预计今年底实现产值3600余万元。三大养殖业同样成果丰硕,藏香猪、玛格绵羊存栏3.6万余头,出栏1.3万余头,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养殖的中蜂超过1万群,带动养蜂户年均增收4600元。


同时,得荣县注册涉农企业21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18个。其中,省级示范社2个、家庭农场33家、种养大户38户;成功引进江苏等地10余家企业驻县投资,发展试种汉麻、藜麦、红花、蒲公英等12个新品种,藏桔、蜂蜜等农特产品广受好评,有力保障了贫困群众“劳有所得”。


脱贫攻坚工作是否做扎实了、做到位了,既是关系得荣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事,也是情系各族群众一家一户美好生活的大事。白松镇夺松村的村民格绒冲高兴地告诉笔者,以前一家人只会种青稞、土豆,一年到头没多少收入。“现在村里推广藜麦种植,我们既学到了科学种植的技术,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基地的藜麦卖了还有分红,家里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得荣县委书记雷建新表示,全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积极构建“1256+N+X”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推动农旅融合、以旅促农,助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产业成效不断显现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不断推动得荣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黄颖

图:得荣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编:龙慧蕊

制作:古丽斯坦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