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集《凉山纪》不仅是一部书写凉山人文地理的真实之作,更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凉山,对于记者出身、成长于大凉山腹地的作者何万敏而言,此处便是他的文学原乡。多年来,他不断深入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心中有情、眼中有光,图文并茂地记录下大小凉山的山河植被、人文风俗、发展变迁等等。
从邛海到泸沽湖,从牛牛坝到德布洛莫,从毕摩文化到彝人之歌,《凉山纪》以微观视野环顾当地,某种程度填补了读者对凉山地理景观与人文历史的认知空白,加深了人们对这片古老沧桑土地的了解。正如四川文联主席、作家阿来所言:“这是大地的书写,更是大地的咏叹”。
纵观文学史,“吾土吾乡”永远是作家的心灵依托。它既是文学创作上的起点,更是作家情感上的终点。在《凉山纪》中,凉山便是何万敏文学创作的精神高地。就像他曾无数次穿越的牛牛坝,作为自己生命旅程的中转站,成为其人生中最富有意味的“应许之地”。
凉山一瞥 何万敏/摄
因书写新疆大地而享有盛誉的作家刘亮程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何万敏正是从故乡出发,将点滴笔墨留给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留给了自己深爱的这方土地。曾经的凉山虽偏僻遥远、贫困落后、生活艰辛,但作者笔下的乡亲们不仅对这种辛劳苦楚持无畏的态度,且对生命充满着珍惜与信任。书中关于这些小人物的细腻刻画、生动描述,就是何万敏对生命的至高礼赞,是凉山作为其生命本源之地的意义所在,亦是作者以凉山为核心叙事的价值所在。
人文精神的塑造,往往反映着一个作家的使命与信仰,同时也体现其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何万敏用行走的方式与凉山对话,用凝望的方式和家乡相守相望,以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和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凉山大地如人一般的体魄、血液与心灵,从而带领读者体悟大小凉山赋予凉山人的独特精神气质。
凉山之高山似人之体魄,无声地锻造着当地人的禀性与气质,积淀着当地人的坚韧与毅力,似彝族古典史诗《勒俄特依》中所吟唱的:“东方这一面,木武哈达山来撑。西方这一面,木克哈尼山来撑。北方这一面,尼木抵泽山来撑。南方这一面,火木低泽山来撑。”可见,扎根凉山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来便与山相依相靠。尽管生存艰难,但大山却以其寸土之肌孕育着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的人们,并塑造了他们如山一般硬朗、顽强、豪爽的精神风貌。
山,令人热爱,更令人敬畏。正如作者谦卑的自述,“我愿意仰望大山,作为一名朝圣者站在大山之下,为即将又一次走入梦境而兴奋与喜悦。”
凉山之水似人之血液,江河之水的流动似人之蓬勃力量。河水滋养着山川,也给予河谷平原的人们以哺育和洗礼;悠远而神秘的泸沽湖充满着神性,令人不忍大声说话,只是默默无闻、辛勤劳作;雅砻江既有女性般的温婉轻柔,亦有奔流向前不复还的生生不息之决绝。还有,“母亲湖”邛海像珍稀的翡翠泛着绿光,照拂着凉山人的心灵。
凉山之火同样给予了凉山人温暖和光明。彝族同胞将火把节称为“眼睛的节日”,彝家永不熄灭的火塘恰似当地人坚韧挺拔、不畏艰险的勇气和激情,始终激励着他们前进,也牵引着远行的人回家。
由此可见,何万敏笔下的山、水抑或是火,皆为人的存在而生,并在岁月中无声无息地形塑出凉山人的体格和品格。
凉山,无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政权便在此设置郡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又使其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的重点区域,进而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厚重文化。
在《凉山纪》中,那些弥漫于一条条山间小道的马帮清脆的铜铃声和茶叶清爽的香味,那些衣帛、油盐、药材、粮食和珠宝等的交换,始终伴随着丝路沿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凉山,作者随时随地引领读者想象着,几十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你来我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带。由此,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的概念,将横断山东缘由北向南一带视为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南方百越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凉山,便是这条走廊造就的一座神秘的文化宝库。
总之,《凉山纪》将地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交织为一体,以期破译凉山密码。惟其如此,我们也得以在作者精心描摹的图文中,尽情领略凉山、感知凉山,进而爱上凉山。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第4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