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河湟谷地有一处美丽的地方,它就是唐蕃古道、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平安驿。如今,这里仍留存着特色浓郁的院落、地道的河湟美食和别致的传统手工艺品……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2018年,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面积约2000亩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正式对外开放,一个颇具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迎来八方游客。西北古驿之地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浓厚氛围让大家流连忘返,“民族团结+”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开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平安驿的新时代发展之中。
各民族文化彰显民族团结。走进平安驿特色小吃一条街,街道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手抓羊肉、熬饭、酿皮、甜醅、酸奶、干拌鱼、面片……各种美食让人眼花缭乱,这里有特色小吃多达71种。撒拉族特色院落、藏式院落、土族特色院落、回族特色院落、汉族传统院落……温馨淳朴的农家院毗邻而建,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创业。他们有的经营当地特色菜馆,有的办起绿色土特产手工作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目前,平安驿共有商户164家,汉、回、撒拉、土、藏、蒙古等各民族从业人员达600余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大家庭。
在平安驿,人们不仅可以听到美妙的回族花儿演唱,欣赏土族轮子秋、土族婚礼、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演艺,还能观赏到牛角弓、牛羊毛口袋等古老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河湟剪纸、撒拉族刺绣、化隆回绣、互助盘绣、彩绘等各民族传统工艺品更是令人爱不释手,成为购买纪念的首选。长期以来,各民族的建筑、美食、民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破零”工程助推民族团结。2018年,在平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协调下,平安驿主动担责,实施企业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全区6乡镇24个行政村的780万资金注入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项目,每年带动万余名各族群众获得固定收益。当年9月,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在平安区第十四届“相约平安·平安文化艺术节”惊艳亮相,国庆节期间接纳游客流量日均3万人次,春节长假期间游客更是突破43万人次。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民族团结+”文旅产业的成功实践,有力助推了平安区各项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夯实了物质基础。
手足情深融入民族团结。尽管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运营的时间不长,但经营户和公司员工们从陌生到熟悉,很快成为了彼此信赖的朋友。2020年,平安驿员工马元才的妻子诞下了四胞胎。孩子们的平安降生,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这对年轻夫妇有了经济负担。公司积极号召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大家踊跃捐助,素未谋面的汉、藏、土、蒙古等各族经营户主动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不到一天时间,捐款7.1万元,解了四胞胎家庭的燃眉之急。平安驿景区的一个店主的儿媳怀孕早产,产妇妊娠高血压引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子二人生命危在旦夕。得知情况后,平安驿发出爱心捐款倡议并带头捐款,四胞胎的父亲马元才当即拿出500元表达心意,大家最终为母子俩募得善款2.2万余元……亲如一家人,情暖平安驿。发生在这里的暖心事比比皆是,是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生动例证。
交往交流交融共筑民族团结。平安驿自开始运营以来,策划组织每周一次的商户大会和每晚准时开班的夜校。这些会议和课堂及时将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传达给平安驿的每个人,特别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进一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民族团结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平安驿、民族团结书籍大家读等活动,承办平安区移风易俗婚礼展演,配合区委、区政府举办“创民族团结、创文明城市·元旦千人长跑”活动,助力平安区树立新时代新风尚。每逢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平安驿都会邀请周边的群众来庆祝,大家欢聚一堂,一起跳锅庄、打篮球,举办花儿擂台赛、射箭比赛等文体活动。2021年,平安驿和平安镇张家寨村还联合举办社火汇演,村里300多人的社火队伍浩浩荡荡,为各族群众带来了欢乐祥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极大促进了平安驿及其周边百姓们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家交到了知心朋友、做成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成为“民族团结+”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亮丽风景。
文:本刊通讯员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3月青海增刊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