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尽己所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诉说着许宗军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他是土生土长的果洛人,自2000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家乡的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0多年。
一条条柏油马路,蜿蜒盘旋通向高原;一栋栋藏式新房,装点美丽乡村……在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寄宿制中心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拔地而起,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格外耀眼。眼前这所高原小学的喜人变化,与校长许宗军密不可分。
身着白衬衫、牛仔裤,45岁的许宗军坐在教室里,娓娓道出自己从教的经历。“过去学校条件非常简陋,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教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如今的教室温暖宽敞,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看着孩子们视野更加开阔、学校越来越有活力,我自己对高原的基础教育事业更加充满信心。”
在雪域高原,许宗军的到来为牧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希望。
过去,学校除了两栋平房外,四处一片荒芜。于是,许宗军和同事们约定:每到春天大家一起在学校四周植树造林、移植草坪,给校园添绿,携手打造美丽绿色校园。目前,学校绿化面积已占到了校园总面积的40%,在全州都名列前茅。走在校园里,各种品类的树木、草坪绿意盎然,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令各族师生十分舒心。
有了热心教育事业的许宗军,不仅学校的面貌大变样,各族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
智青松多镇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草场资源丰富,以牧业为主。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多为当地牧民子女,说起草原和牛羊,他们并不陌生,但提到蔬菜种植,对大家而言可是件新鲜事。
中心小学校园里有一片荒草丛生的沙土地,许宗军琢磨着要将其开辟成蔬菜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堂,种出来的菜还能供全校师生食用。为此,他多方奔走,最终得以改建了蔬菜大棚。这两年,学生和老师一起种蔬菜,在亲身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各族师生的情谊更加深厚。
“作为校长,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校园里快乐成长,更加懂得团结协作的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宗军如是说。
这些年来,许宗军把学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用活用足,以每周的升旗仪式为契机,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校园里增设主题教育展板,鼓励、引导各个班级开展主题班队会。各族师生一起布置节日展板和校园文化墙,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发自内心地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的中秋节,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主题宣传板报,孩子们品尝到了美味的月饼,真正体验到了‘月圆人团圆’的中华文化魅力。”策划主题班会活动的老师公者深有感触地说。
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些年,许宗军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勇挑重担、不断创新,赢得了各族师生的认可。
“学生工作很具体、很细微,每次在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要想想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就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要再努力为他们做点什么!”许宗军说。在青海全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期间,许宗军走访学生仁青家时了解到,这个孩子从小失去父亲,家庭十分困难。他当即联系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希望有关方面能对孩子家庭开展精准扶贫,并号召学校老师对仁青进行了捐款和学习辅导。最终,帮助仁青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业。
“许校长在办公室待不住,他必须要看到教师有没有好好上课,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食堂的伙食营养跟不跟得上,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有没有做到位……”与许宗军共事多年,老师吉科言语中对这位老校长满是敬佩。
把一片赤诚献给了高原教育事业,许宗军也感受着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中国好人、青海省五四青年奖章、果洛州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果洛州优秀校长……诸多荣誉之外更让许宗军感到欣慰的是,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们都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走出高原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许校长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并让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对高原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激情的许宗军仍在默默坚守着、奉献着,踏踏实实扎根牧区,始终不负各族群众和学生们的信任!
文:王湘琳
来源:《中国民族》2022年3月青海增刊
责编:牛志男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