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的父亲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家乡——新疆和田市从事农业畜牧业相关工作。在单位,他是一位称职的公职人员;在家里,他是我和弟弟的榜样。我的母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业30多年,救治了无数病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治病救人的场景,我也在心中深深埋下了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梦想种子。
爸爸妈妈生长在农村,曾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多亏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有如今的好日子。他们常常鼓励我和弟弟要珍惜当下,创造更精彩的人生!父亲以身作则,每天早上练习普通话从不间断。母亲也不例外,每周坚持带我们去书店看书,开阔眼界。当我们考试失利时,他们总会耐心地帮我们分析不足、查找差距。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我们养成了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让我们身心健康,努力成为有担当、有爱心、懂感恩的新时代青年。
2011年,受益于党和政府的教育惠民政策,我以和田地区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乌鲁木齐市第23中学宏志班。这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2014年,我又如愿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
4年的大学时光,1400多个日日夜夜,承载着我的梦想继续远航。在一次海外交换生交流会上,听着学长学姐们分享心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取到海外交换的机会。然而在此前,我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于是,我开始每天背英语单词,练习听力和口语。洪汉英老师也一直在助力我的追梦之旅——每逢我情绪波动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找我谈心;在读书分享会上,她鼓励我多发言、多交流。在洪老师的帮助下,我不断进步,最终顺利拿到了海外访学资格。回首这段经历,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所有的梦想成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大三那年,我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实习。或许是在这里,我才开始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也体悟到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为了积累更多的前沿知识和临床经验,在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支持、帮助下,我最终以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毕业,也再次踏上了出国求学之路,攻读硕士学位。
如今,学成归国,我选择回到上海就业创业,这里是我梦想远航的地方。作为一名物理康复治疗师,我专注于运动损伤和肌骨疼痛领域。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我同一群致力于康复事业的同事们共同拼搏,不断精进临床技能。从普通市民到专业运动员,从简单的腰腿疼痛治疗到帮助运动健儿重回赛场,我们无不尽心尽力,认真严谨。
未来,我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开一家康复机构,为南疆的康复治疗事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责编:张昀竹
流程 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