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位于阴山山脉北麓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这里寒暑分明、四季美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这里各族儿女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作者在家乡的田野上
7年前,我前往数十公里外的呼和浩特求学。与家乡相别的这7年,说短也短,短到很快我家的积蓄就足以购置第一辆小汽车;说长也很长,长到再回家乡,这里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过去盘旋陡峭的山路成为通途,3条隧道的兴建大大缩短了车程,沿途松柏成林,鸟语花香,城乡处处环境宜人。
我小姑家曾是武川县数千贫困户的其中之一。前年暑假,我前往哈拉哈少乡看望小姑,汽车还未驶入村子,眼前景象令我刮目相看:黛瓦白墙,新民居鳞次栉比,水泥路连接着每家每户,村子周围的农田整齐排布,马铃薯花缀满田野。
村里建起干净的公厕,有了稳定的供电系统,家家户户通上了广播电视信号和网络,村卫生室、文化室和连锁超市一应俱全。小姑家的毛坯房也变成了整洁美观、结构稳定的砖瓦房,家里用上了自来水,购置了农用三轮车。“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如今吃穿不愁,生活不知比以前好多少倍!”每每说起眼下的好日子,小姑都难掩喜悦。
“两麦一薯一羊”(燕麦、藜麦、马铃薯和乌骨羊)是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过去,种田的农民日晒雨淋、靠天吃饭,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只能勉强混个温饱。如今,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恒温大棚,从人工种植收割到机械化运作,家乡的众多企业将创新科技纳入特色农业的种植和经营之中,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正在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诗人余光中曾将乡愁比作一枚小小的邮票,而对于我们这些在武川长大的游子来说,乡愁既是莜面刚出笼时升腾起的麦香,也是土豆蒸熟后内里金黄的软糯。熟悉的味道里,正蕴含着那浓浓的乡思。
今年初,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响应“带动三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武川县冰雪节如期拉开帷幕。活动当天,当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在标准的滑雪场自由滑翔时,记忆再次回到儿时。那一年,家乡突降暴雪,我深一脚浅一脚哭着赶往学校,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跟头。而今,同样的冰雪,变成了人们的乐园。虽然家乡的文旅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我相信,山川秀美、文化多彩的武川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个夏天,我随父母一起前往曾经生活过的县城老旧小区,这里早已被崭新的高楼所代替,并被打造成了舒适宜居、和谐友爱的社区。站在社区花园里,我想与家乡做个约定,期盼下一个7年后,我学成归来,满载而归,能为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文/武钰晶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