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2月的一天,一位英国人绘制了一幅《喀什噶尔城市简图》。100多年后的今天,通过这幅地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清朝末年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的平面地理布局和多元文化特色。
被誉为喀什人母亲河的吐曼河,从城市东北流过;城市地标建筑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城市中央;体现清朝统治的中国衙署嵌于城市中央;驻扎满汉官兵的满城则独立存在于城市外缘;英国、俄国两大帝国的领事馆在城市北门外比肩而立;中亚安集延商人聚集于喀什城北门;瑞典传教团则位于城市南门外……
▲1908年《喀什噶尔城市简图》。
就这样,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荟萃于清末的南疆重镇喀什噶尔。市井百姓、清廷官兵、英国人、俄国人、瑞典人,穿行于城门内外。
在清朝末年的一段时间,在喀什噶尔北门外的“英国领事馆”内,生活着一个名叫凯瑟琳·马噶特尼(Catherine Macartney)的女人,她是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总领事乔治·马噶特尼(George Macartney)的夫人。自1898年跟随丈夫来到新疆喀什,她先后在这里生活了17年,并留下了一些记录。从她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百年前的喀什噶尔生活百态。
英国领事馆“秦尼巴克”
马噶特尼夫妇生活的地方,又叫作“秦尼巴克”。马噶特尼特意将英语Chinese和维吾尔语Bagh(“花园”之意)合为一体,意思为“中国花园”,音译为“秦尼巴克”。
▲马噶特尼在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马嘎特尼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中国人。
英国领事馆建成于1913年,是由瑞典传教士豪格伯格(Rev Hogberg)设计的。这座建筑将欧式风格与中亚风情融为一体。建房使用的建筑材料也非常讲究,很多是从欧洲远途运来。领事馆共22间房子,生活着马噶特尼夫妇与他们的3个子女以及5名维吾尔族仆人、2名印度籍秘书、1名印度籍医生及他们的家眷和卫兵等。
▲1929年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大门外景。
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方“探险家”,诸如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英国人斯坦因(Stein)、德国人勒柯克(LeCoq)、澳大利亚人莫理循(Morrison),都曾在“秦尼巴克”受到过马噶特尼夫妇的款待。
“俄国领事馆”与“安集延商贸区”
俄国领事馆与英国领事馆比邻。清末,俄国人、英国人在新疆均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益。
俄国在新疆各地倾销俄国产品。据凯瑟琳回忆,1898年,她初到喀什噶尔时,俄国产品并不多见。但是她来后不久,俄国产的衣料、日用品、家具、糖、面粉等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大街上的人们穿起了俄国纺织的大花细布做的衣服,这些印满粉红色大朵玫瑰花的布料,在凯瑟琳看来十分俗气。因为商贸需要,俄国人还在俄国领事馆旁边建起了欧洲风格的俄华道胜银行。
▲俄华道胜银行纸币。
1882年11月,俄国首任驻喀什噶尔领事彼得罗夫斯基(Petrovsky)抵达喀什噶尔,起初在城市北门外租赁民房作为办公场所。1906年,芬兰人马达汉到访喀什噶尔时,曾在俄国领事馆内居住。
在当时的喀什噶尔,还生活着一批较为特殊的外国人。他们集中生活在喀什噶尔北门外的“安集延商贸区”里,主要是中亚浩罕国来此经商的商人。
清中期,浩罕国还是一个独立的中亚汗国,在道光年间因为支持张格尔叛乱而与清朝为敌。1868年,浩罕国被俄国吞并。1879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迫使俄国归还伊犁,清政府曾驱逐俄国商人,当时在喀什噶尔的数千名浩罕商人一同被迁出。直到1882年俄国领事馆设立后,大批浩罕商人又重返喀什噶尔,仍旧在北门外租赁、购置民房商铺,从而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安集延商贸区”。
安集延是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上的著名商贸集散地,清代新疆人习惯上将来自中亚的商人统称为“安集延人”,故而才有了“安集延商贸区”之称。1929年,瑞典人雅林(Jarring)曾到过这里,据他回忆,安集延商贸区修筑有俄罗斯风格的砖房,街巷非常狭窄拥挤,主要售卖俄国货物。
“中国衙署”与“满城”
在喀什, “中国衙署”和“满城”是清朝军政官员及兵丁、内地商人的主要居住地。清朝官员曾经宴请过外国人,并给凯瑟琳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她观察,这些官员举止高雅、谈吐不凡。
▲喀什噶尔的清朝官员。照片中的他们身着官服,正襟危坐。
清朝官员的宴请非常隆重,菜品非常丰盛。凯瑟琳在进入“中国衙署”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堵镶嵌有中国龙图案的影壁墙。
宴席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作料和调味品,当天第一道菜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一道佳肴——变蛋,“接着依次上了大约40道菜——有肉食、菜蔬、鸡,各种各样的干鱼、海参、鸭、鱼翅、海带、莲子、藕,各种各样的蘑菇、甜食”,最后还上了香脆可口的“烤乳猪”和“燕窝汤”。
这么丰盛的大餐,在今天看来也十分令人艳羡,真让人想不到100年前在喀什噶尔竟然能吃到海参、海带等海产品以及鱼翅、燕窝汤等高档补品。凯瑟琳对于这次宴请显然十分享受,不然不会留下这么详细的记录。
此外,清朝官员考虑非常周全,在宴会准备时,还提前派人到领事馆将刀叉等餐具取来,方便不太会使用筷子的西方客人使用。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客人的尊重。
▲喀什噶尔的清朝兵丁。
喀什噶尔的清朝士兵留下的这张照片,多是手持大刀、木棍等冷兵器,仅有一名士兵(左起第三个)手中倒握着一杆步枪。他们的生活肯定不能与吃烤乳猪、喝燕窝汤的官员相比。不过,他们毕竟领着国家饷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和还算不错的工作。也许,下班后,他们还会到中国戏院去听听戏,消遣一下。
▲喀什噶尔的中国戏院。
喀什噶尔的中国戏院十分气派,门前立有中式牌楼。这处戏院内演出的才子佳人戏,不仅来自内地的民众喜欢观看,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和外国人也喜欢。
市井生活
在喀什噶尔还活跃着一批来自天津的汉族商人,他们的精明给凯瑟琳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文提到的安集延商贸区主要营销俄国商品,而天津商人的商品则主要来自内地。他们售卖丝绸、玉器、珊瑚、景泰蓝花瓶、茶壶等,这些货物做工精细、样式迷人,但是价格较高。
常与天津商人打交道的凯瑟琳发现,“除了做贸易买卖和经营店铺外,他们还开钱庄、放债。不管和谁做买卖,他们都会全力以赴地讨价还价。一会他们待你如至亲好友,另一会儿又会使出浑身解数引你上钩,而又总是满脸笑容,让你感到十分友好”。
除了与俄国人、清朝官员接触外,凯瑟琳时常穿梭于喧嚣的市集和街巷,有时采购些水果,为家人购置鞋帽等日用品。对于喀什噶尔的日常生活,她非常熟悉。
▲清末艾提尕尔清真寺及寺前的巴扎。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喀什噶尔的标志性建筑,清真寺前是当地人的巴扎(维吾尔语“集市”的意思)。巴扎热闹非凡——尤其是在每周四巴扎天时,更是人山人海。当地商贩习惯于把苇席铺在街道上,搭建凉棚遮挡阳光,商贩蹲在下面售卖货物、招呼客人。
在当时的巴扎上,广场中央是一排排水果摊子,上面摆满了各色水果,桃子、杏、甜瓜、葡萄、无花果、西瓜等应有尽有,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个大甜瓜才值两便士”,“一先令就可买回一满筐葡萄”,以至于在凯瑟琳举办的宴会上,从来不上水果,因为水果太便宜、太普通了。
▲艾提尕尔清真寺(2012年7月摄)。(王耀 摄)
除艾提尕尔清真寺外,在其他清真寺前或街巷上,还有各类巴扎。比如帽子巴扎,售卖各种绒帽、皮帽以及用银丝镶嵌、装饰高雅的女士帽子。此外还有棉花巴扎、印花布巴扎、铁匠巴扎、银匠巴扎等。有意思的是,还有一条街叫做虱子巴扎,专门售卖旧衣服。见识过虱子巴扎的凯瑟琳认为这条街巷“名不虚传”。
▲1907年的喀什噶尔街市和清真寺前,做废铁和长筒靴买卖的人们。
当时的巴扎,茶摊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坐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听着悦耳的当地音乐。操着一两件长柄乐器的演奏者和一位小鼓手组成的乐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有时候,茶摊旁还会有说书人,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引得听众如痴如醉。
▲1910年的喀什噶尔街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简介:
王耀,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清代新疆历史、地图学史、明清中西交流史研究,出版有《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舆图世界中的新疆故事》《<黄运河口古今图说>图注》《咫尺天下:古代舆图研究论稿》等专著。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耀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