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两筑基”“两提升”工程 彰显吉林团结奋斗新气象
发布日期:2023-01-11

伴随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非凡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发生的伟大变革,吉林省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互助友爱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稳固。近年来,全省40个集体、49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44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4个基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延边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5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自治州。“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双百”示范工程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打品牌,逐步向市、县级纵深发展,掀起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各族群众和各类集体踊跃参与的争先热潮。在每年9月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讲述民族团结进步吉林故事,传播吉林儿女团结一心正能量,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展示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红石榴广场等平台载体,生动展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风貌,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在这片热土之上高扬。

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构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全省首批10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站搭建完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就业咨询、卫生计生等多领域的便捷服务,让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吉林生活,感受如家般的温暖。各级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石榴籽一家亲”、暑期“同心营”等活动,400多名对口支援地区少年儿童来吉参观学习,逐步建立起省内外各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长效交流机制。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推进,少数民族文物古籍保护项目和民族文化重点保护工程扎实开展,90个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传承基地和民族乡镇民俗文化展示馆相继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提供了更广阔平台。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如期按届举办,海兰江畔的稻花香,塞汗塔拉的马奔腾,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吉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气象,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砖添瓦。

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各民族携手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坚实有力。我们立足经济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特点,涉及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远景规划和重大部署成为推动当地高速发展的有力引擎,固边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城镇建设等一大批民族地区重大战略发展项目陆续上马,一系列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延吉(长白)开发开放试验区接连打造,民族地区全国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相继成功入选,沿鸭绿江、图们江以及西部科尔沁草原特色村镇廊带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建设有序推进,民贸民品企业政策支持力度逐年递增,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近十年,全省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专项扶贫、民生补助、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类财政资金累计发放3000多亿元,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民族地区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援助就业长效机制建立并执行,“三支一扶”计划、直推直报推荐指标、归国人才资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项目持续向民族地区倾斜。修建、新建内通外连高速公路1000多公里、农村公路2700多公里,推动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民族地区6个贫困县、273个行政村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立足新起点,吉林将从全省民族工作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启动“两筑基”“两提升”四项工程。

深入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建设一批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成立“红石榴”社团,开设“同心筑梦”大讲堂,开展校园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交流互动活动,以沉浸式教育体验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各族青少年心中。

扎实开展社区民族工作“筑基”工程。健全完善社区民族工作制度机制,建立社区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社区民族工作组织机构,落实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工作责任制,完善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突出“融”的理念,树立“石榴籽工程”品牌,成立社区民族协会组织,创新群众性活动载体,形成持续性保障机制。同时,加快社区民族工作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设立一站式综合民族工作服务站。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创新创建方法,实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项目,支持长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支持延边在成功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基础上巩固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地级市争创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培育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项目,打造一批宣传教育成效显著、特色亮点突出、宣传氛围浓厚、工作主线精准的教育基地。拓展“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品牌项目,选树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先进典型,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全力组织启动民族村寨提升工程。引导更多资金支持民族村寨建设,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并重,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深入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支持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生态农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注重民族村寨发展与旅游、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使之成为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点。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奋斗有我、就在吉林”的昂扬姿态,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2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