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元曲:天下一统振宏声
发布日期:2023-01-12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元代实现了空前大一统,文学亦自当超越往昔,大振宏声。诗人、文章家、曲家共同创造一个时代的文学辉煌。元代文人认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文学史论断:“三光五岳之气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文运关乎世运,天下一统,才有文学之盛。


640.jpg

▲元曲古籍。(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01 各族曲家共创一代辉煌


元曲成为一代之盛,是各民族士人、曲家共同创造的。正如元末戴良序《丁鹤年诗集》说:


我元受命,亦由西北而兴。……往往率先臣顺,奉职称藩,其沐浴休光,沾被宠泽,……而其为诗,乃有中国古作者之遗风,亦足以见我朝王化之大行,民俗之丕变,虽成周之盛,莫及也。


诗如此,曲更是如此。元明之际叶子奇《草木子》记录了元朝中书左丞相伯颜与汉军将领张弘范的散曲唱和,帅才相量,各言其志。换个角度看,此乃不同民族曲家之间的唱和。


元代曲家队伍是由多民族构成的。上世纪末,由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八卷元代部分就说:“元代少数民族曲家人才辈出,见于记载的有畏兀儿人贯云石、全子仁,回回人马九皋(马昂夫、薛昂夫)、萨都剌、丁野夫、兰楚芳、赛景初、沐仲易、虎伯恭、王元鼎、阿里西英、阿里耀卿、大食惟寅等,康里人不忽木、金元素、金云石等,女真人奥敦周卿、王景榆、李直夫等,蒙古人阿鲁威、杨讷等。其中不忽木之词,朱权评为如‘闲云出岫’;马九皋之词如‘松阴鸣鹤’。而贯云石尤以散曲闻名……朱权评其词如‘天马脱羁’,姚桐寿称其‘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


单就散曲来看,元代有姓名可考的作家212人,其中少数民族超过30人,成就较大的有贯云石、薛昂夫等。可以说,元曲这株文苑奇葩,是各民族曲家共同用心血浇灌栽培而长成的。她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先后融合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音乐、语言元素,并受多民族文化风格风尚影响,最终形成独特的风貌。


640 (1).jpg

▲正定古城元曲博物馆。(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元曲是由音乐和语言两种要素构成的。宋朝《独醒杂志》记载,北宋末年,契丹乐曲在汴京流行:街巷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六国朝》《蛮牌序》《蓬蓬花》等,其言甚俚,一时士大夫亦皆歌之。此后,女真乐也在中原流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载:“女真《风流体》等乐章,皆以女真人音声歌之。虽字有舛讹,不伤于音律者,不为害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进一步说:“北曲双调中之《风流体》等,实女真曲也。此外如北曲黄钟宫之《者剌古》,双调之《阿纳忽》《古都白》《唐兀歹》《阿忽令》,越调之《拙鲁速》,商调之《浪来里》,皆非中原之语,亦当为女真或蒙古之曲也。”


诞生并辉煌于元代的曲,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之下,乃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晶,更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滋养培育的硕果。


02 一统皇元气象殊


“杨虞诗律皆追古,一统皇元气象殊。”


清朝进士叶绍本《仿遗山论诗得绝句廿四首》评历代诗人诗作,他以虞集、杨维桢为元代诗人代表,认为其成就可追古人,并且颇具时代特色,表现出大一统元王朝的宏阔气象。平心而论,与元诗相比,更能代表大元王朝独特气象的,是元曲。在元曲中,又主要是散曲。


叶绍本所谓“皇元气象”,我们称之为“大元气象”,是元朝人因疆域空前广阔、国力极其强盛带来的自信。这种时代精神的形成,与草原文化渊源有关,更是草原文化精神与中原文化精神交流交融而成。


640 (2).jpg

▲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大”,是元代最典型的时代特征,国号大元,都曰“大都”。国力强大,气运盛大,如元人李洧孙《大都赋序》中所言:“盖当国家盛时,区宇博大,洪威远畅,湛恩旁洽。斯人归之,如众星之拱北极,如百川之朝东海。”这是国之大气象、都之大气象。与之相副之文学作品,也需要大气象,以巨笔鸿文,铺张扬厉。贯云石的散曲[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可视为代表:


赛唐虞,大元至大古今无。架海梁对着檠天柱,玉带金符。庆风云会龙虎,万户侯千钟禄,播四海光千古。


贯云石是色目曲家,那么汉人曲家呢?那就看马致远的[中吕·粉蝶儿]:


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应乾元九五龙飞。万斯年,平天下,古燕雄地,日月光辉。喜氤氲一团和气。


盛世之作,自应展现盛时景象。元朝人的这种自信与开放心态,与草原文化息息相关。明人李开先就认为,元曲的繁荣影响了元代文学。这种因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带来的自信,在《元史·地理志》中也有充分体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曲家,把这种超强的自信,写入了曲词,形诸咏歌。


640 (3).jpg

▲北京人艺复排田汉名剧《关汉卿》。(中新社发 富田 摄)


“大元气象”之“大”,不仅仅是疆域之广大,更体现为大而有容。在元代,不同民族共居,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存,多元宗教和文化并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具有极强的开放与包容性。在文化精神上,则体现为开放与包容之大。元代之所以产生这些作品并能够广为流传,是因为社会有极大的包容性——大而有容。


03 “鼓腹游”与“抗音歌”


如果问,元曲家的精神追求与个性表现最突出的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则是适意与狂肆,这里分别用“鼓腹游”与“抗音歌”指代。


“鼓腹游”出自《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描述上古时期,人们无欲无求、无思无为、自由自在的状态。后世诸多文人十分向往这种无目的无追求、浑然忘世的境界,向往混沌未开时代的适意生活。


“抗音歌”则形容个体意志的极度张扬与表达,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韦昭《吴书》:“(留)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抗音就是高声,也作“抗声”。元好问的《鹧鸪天》词则写自己老年狂放:“长袖舞,抗音歌。月明人影两婆娑。醉来知被旁人笑,无奈风情未减何!”同样的意境,鲜于枢用[仙吕·八声甘州]曲写出:


闷携村酒饮空缸,是非一任讲。恣情拍手棹渔歌,高低不论腔。


640 (4).jpg

▲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走近元曲传承非遗文化”活动。(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适意与狂肆,在元代散曲中都有超越前人的表现。这也是文化交融、环境宽松的元代特有的文学现象。


先说适意。元曲表现人生适意的作品很多,不少曲家都有此类作品。如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老瓦盆边笑呵呵”颇具象征意义,“闲快活”正是他们所求——身闲意爽。他们不在乎排场,不讲求体面,生活是我的生活,适意就好,无论别人怎么看。


阿里西瑛则给自己修建了一个心灵的“懒云窝”,其[双调·殿前欢]《懒云窝》云: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尽自磨陀。想人生待则么?富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这组曲曾引来无数和作,唤起了时人强烈的共鸣。


再说狂肆。元代散曲的狂肆程度,在中国文学史上登峰造极。读一读无名氏[正宫·塞鸿秋]《村夫饮》,便可感受: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七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这“村夫”之狂,是曲家笔下、心中的“村夫”之狂,表现的是曲家的狂肆精神。


无疑,元曲创造了中国文学的一代辉煌,早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遗产。“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关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影响甚大。元代虞集就曾评论:“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足称于后世者:汉之文章,唐之律诗,宋之道学;国朝之乐府,亦开于气数音律之盛。”这里所说的“国朝之乐府”,就是元曲。


(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刊发在《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3期。)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查洪德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