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春节,中国人为什么回家过年?
发布日期:2023-01-20

1673954069966278.png


“大疫不过三年”,三年过去了,经过所有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我们取得了成功。2023年,我们将会看到归心似箭的同胞们,将会看到万家灯火暖春风的景象。或许,这是最好的证明,证明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传统文化的甘汁灼泉。本期“道中华”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王丹,一起揭开“春节,中国人为什么回家过年?”这一问题的面纱。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春。”在冬去春来、新旧交接的时节,中国人迎来春节这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农历新年,它意味着一年的结束,亦是一年的开始,古称岁首、上日、元旦等,俗称过年或过大年。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辛亥革命后,推行西历,使用公元纪年,但因为农历合乎农时,利于民生,所以农历与公历并行,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一月一日定为春节。


640.png

▲家庭团圆,迎接新年。


春节承载着中国人恒久的生活理想和家国情怀,阖家团圆、国泰民安历来就是春节的活动主题。春节一般从腊月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有些地方会延续到二月初二。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北方的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大多是腊月二十四,人们祭祀灶神,恭请祖先回家过年。接下来是清洁居所,沐浴更衣,置办年货,装饰门庭。大年除夕,家人团聚,祀神祭祖,吃团年饭,守岁迎新。大年初一,早起开门,迎春接福。祭拜祖先后,给长辈亲友拜年。正月十五,进食元宵,观灯猜谜,社火表演,谓之闹元宵。


过年节俗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对祖先、对国家的深厚情感,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将中国人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640.jpg

▲大年三十。(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祖先,根的所在


春节起源于古代的年终大祭。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耕国度里,年节与祭祀紧密相关,尤以年终岁首的春节祭祀最受关注,主要包括国祭和家祭两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天下”的意识塑造着中国人的人格品性和精神世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转化为报效祖国、建设家园的情感与担当。


《左传》云:“人生有四方之志”,中华儿女在广阔的天地中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建功立业,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更推动文明进步。然而,家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柔软、最安全的港湾,每逢过年,家就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它就像灯塔,昭示故乡的方向,照亮回家的路途。


640 (1).jpg

▲贴春联。(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祖先是生命的来源、根脉的象征。祭祀祖先是春节家祭中最重要的仪式,通过对家族祖先的祭奠和怀念,人们获得生活的希望和力量,也维系家庭、家族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人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祖如祖在”。


先秦时期,中国人对祖先的祭祀已有较为系统的礼仪。在个体家庭发达的秦汉时代,人们非常重视腊月和正月的祭祖活动,祭品讲究,程序繁复,他们请回祖灵,酒浆供之,家族成员依次列坐在祖先牌位前,欢聚宴饮。六朝以后新年第一天祭祖是家族例行的常规仪式,“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明清时期,中国的家族文化进一步发展,春节祭祖成为家族成员团聚的重要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明代徽州人新年分别要在祠堂和墓地举行两次祖先祭祀,备办酒、肉、鱼、菜等,焚香燃纸,“少长毕集,照次叙拜”。清代北京人除夕在家悬挂祖先影像祭拜,黄昏后合家团坐在祖先神位前度岁。近代以来,人们一般在家庭堂屋设祖先牌位,吃团年饭前,由一家之主依次迎请诸位祖先回家团年,并先享用丰盛的佳肴。之后,家人按长幼位次入座,围桌分享一年中最美味的饭菜。


640 (2).jpg

▲祭祖。(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通过祭祀,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达到与祖先神明的沟通,从而得到身心的慰藉和精神的洗礼,归依血脉,抵达安宁。


团年,家的盛会


除夕的团年饭,也称年夜饭,这是一场中国人的家庭盛宴。俗语道:“一年不赶,赶三十晚。”每个漂泊异乡的人都尽力在年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共享一年的成果,疏解一年的辛劳。虽然有时回家的道路很漫长、很拥挤,可人们返乡的热情却丝毫不减,那是因为故乡的家中有祖先荫庇,有父母亲人,有乡音乡情,回到家,才找到了心灵的栖居。


在旧年的最后一天、新年的前夜,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聚合起来,共度年关,齐心协力烹饪一桌美食,供奉神祖,亦犒赏自己。菜肴中必备圆形的肉丸、鱼丸、藕丸等,以物之圆寓意人的团圆。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谐音“必齐”,意思是说新年即将来临,家人要相聚团圆。在团年饭上,家人要给没有回家的人摆一副碗筷,以示圆满。


唐代诗人戴叔伦有诗云:“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将自己除夕之夜滞留他乡的心境描摹得令人心有戚戚焉。


640 (3).jpg

▲年夜饭。(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夕家人欢聚一堂,守岁等待新年到来。晋朝周处《风土记》记述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而今,人们在家中烧旺火垅,每个房间点亮灯盏,意为“照虚耗”,既为驱邪逐疫,也预示来年财旺人旺,民间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除夕之夜,家人聚在一起话过去、谈未来,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其乐融融,幸福无比,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描画了这个充满爱与温情的冬春交替时刻。


唐太宗李世民《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由宫廷而至天下,记述举国欢庆、共度良宵的热烈场面。


宋代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描写家乡吴中除夕夜的风俗:“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据说那时吴中的孩子们除夕外出沿街叫卖,能够去除“痴呆”,变得聪明。


640 (4).jpg

▲小儿呼叫走长街图。(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号“江苏新闻广播”)


团年饭后或者守岁之时,家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厌胜钱、压祟钱,原本是一种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正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语,背面铸有龙凤、龟蛇、双鱼等图案,目的在于镇恶驱邪,保佑晚辈平安健康地长大。后来,人们开始使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当作压岁钱,而且给予的范围也扩大至亲属、乡邻、朋友等熟人关系中。压岁钱既是祝贺晚辈长大一岁的厚礼,也是长辈赐予晚辈新年里的特别保护。


“年”作为中国人生活的时令,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里的“年”就是农作物丰收的意思。甲骨卜辞记有“受年”“受黍年”等。《榖梁传·桓公三年》曰:“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这些记录表明中华先民认为“年”指的就是农作物收成的时间,他们用祭祀、歌舞等多种方式感恩神灵和祖先,庆贺丰收,祈盼来年。


因此,在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里,“年”既是一轮农业时间的终点,也是新一轮农业时间的起点,犹如农作物的种植,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有生有死,有始有终,以年度为周期,岁时循环,因而“年”具有转换与更新的意义。人们便以丰富、务实且智趣的礼俗实践把“辞旧迎新”这件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演绎得生动而有意味,充分彰显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伦理情感和审美取向。


640 (5).jpg

▲压岁钱。(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迎春,新的出发


王安石《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描绘了春风暖意驱走冬日严寒,人们满怀欣喜地更换桃符,迎新送旧的新年情景。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迎春牌儿”,即以有形的物象寄寓迎接春天的到来。过年时,家门两侧张贴的对仗工整、意义美好的联语被称为“春联”。这些均说明“年”“春节”与“春天”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燕京时岁记》:“春联者,即桃符也。”如今,新年联欢称作“春节联欢晚会”,新年期间的运输称为“春运”,等等。可见,春节就是迎接春天的仪式,也是迎接春天的生活。


640 (6).jpg

▲2023春联。(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号“鼎城诗词学会”)


中国人过年迎春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生活实践,但是,家庭、家族离不开其所属的村落社区,离不开乡亲邻里、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和关爱,这些社群关系、人际关系等在春节习俗中体现得具体而完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各家各户燃放爆竹,开门迎年,行时发财。道光苏州《震泽镇志》载:“元旦,主人晨起,爆竹。洁衣冠拜天,俗谓之‘接天’;次拜灶,谓之‘接灶’;次拜祠堂及先人画像。”全家老少着新衣、迎新年的习俗在汉代就已出现。唐代刘禹锡《元日感怀》描述“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录宋代“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到了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购置新年衣物依然吸引人们投入极大的热忱和兴致。新年穿新衣,象征着人步入新的生命旅程。这种身体的新打扮与门户的新装饰彰显中国人重视新年的更新意识,重视生活的新旧转化。


640 (7).jpg

▲新年穿新衣。(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号“姑苏阿焦”)


拜年是岁首的主要活动,在度过旧岁、迎来新年之际,人们互相拜贺,以祝新生。《菽园杂记》记载明代“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广东海丰有歌唱道:“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等神。”意即初一祭拜祖神,家内互拜,定尊卑长幼之序;初二亲戚邻里走动,联络亲情、乡情,整合乡里关系;初三送走穷鬼,祈祷丰年富裕;初四接回新神,重新缔结人神关系。在湖北麻城,初一要给家中祖父母、父母等长辈拜年,并在家长带领下给邻里拜年,也给临近的朋友拜年;初二前往外祖父母家拜年;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初四则到其他朋友家拜年,这种拜年秩序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强化。


拜年时,亲友邻里还要一同饮春酒,享春食,遵照岁时变化保健身体。清同治年间《江夏县志》记曰:“周亲密友,宴集酬酢,几尽一月。村人致糕相饷,俗曰‘年糕’。”清光绪年间《孝感县志》载曰:“亲朋互拜,至必款留,曰‘拜年不空过’,疏亲均拜,曰‘拜年无大小’,各持糍糕以为礼。”


拜年是人际关系不断加强的惯习,也是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的方式。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便捷,人们既保留了熟人社会的登门拜年,也衍生出借助电话、短信、视频等拜年的礼俗。中国人由家内到家外,由亲友到乡邻,在一年的初始,通过拜年由近及远、由里及外地更新家族、乡邻的伦理关系以及与神灵的关系,追求和谐、和睦、和气,在有序的生活中实现文化认同,凝聚共同体。在现代社会,不少单位、社区组织春节团拜,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公共文化意识,培育共享的精神传统,更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640 (8).jpg

▲春节拜年。(图片来源:北京全景视觉网)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同时也进入到“送年”的节奏中。这一天,人们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走桥等活动度过,有些地方还有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民俗表演。人们走出家门,融入社群,整个文化共享的区域及人群被联系起来,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互动。在这年过月尽的时候,中国人又一次合家共食圆圆的元宵,积蓄起爱与力量,在灯彩的照耀下,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家和万事兴”的中华文化基因在小家、大家与国家的延续和发展中代代相传、赓续创新。


640 (9).jpg

▲欢喜闹元宵。(图片来源:新华社)


过年回家,已然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它不仅是亲情的聚会、礼物的馈赠,更是关系的更新、情感的升华,中国人将自己的愿望、伦理、信仰都反映和聚焦在春节节俗中,回归家的怀抱,放松心情,调节身体,也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对话,获得再出发的勇气和动力,中华民族的“家”由此绵延不绝、兴旺发达。



作者简介:


1674181203301954.jpg

王丹,法学(人类学)博士,文学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民族文化遗产、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研究》《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唱传统研究》《人观 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夷陵“讲古”的文化诗学——下堡坪民间故事传承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丹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