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衣冠华夏 章服之美——中华服饰文化源流浅探
发布日期:2023-02-26

2741673187158_.pic_hd.jpg

2022年12月16日,第八届江西艺术节·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南昌滕王阁举办 中新社 刘力鑫/摄


中华文明以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著称于世,中华服饰文化更是其中光彩夺目的绚丽篇章。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便与服饰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衣冠何以展示文明?服饰又何以化成天下?


中华民族的服饰不仅具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的实用功能,还具有遮羞耻、增美饰、辨族群的社会功能,体现出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的教化功能,诠释着释乾坤、彰华夏、定天下的中华文明。可以说,“衣冠”诠释了什么是文明。


夏商周三代时期,服饰的考古遗存较少,文献记载较多。以对大一统国家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主线,这一时期历史文献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服饰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物。


那么,衣冠文明又是如何实现内修容德、外服天下的呢?梳理以礼治国的历史脉络我们看到,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孔子及儒家构建了“服、容、辞、德”的思想逻辑,更总结出“衣裳之治”的历史经验。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衣冠”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名词。


夏后寻根


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新石器时代,地方文明开始在中原、齐鲁、长江中游、江浙、燕辽和甘青等地区萌生。经过交流、分合、进退、更新、替代、融合,各地区文明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巨大重瓣花朵”;后又经过五帝时代的族群磨合,各地文明进一步交融发展,形成了大一统的趋势。大约在4100年前,夏后氏建立起超越地方政权的秩序,助推了这个生机勃勃、规模巨大的文明共同体的发展。


何谓文明?文明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尚书·舜典》认为舜帝具有:“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的品质。《周易·贲卦》彖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典籍所载,认为文明就是要人“止于至善”和“化成天下”。


什么是文?文者,纹也,就是纹镂、纹饰、章纹、图案,后来引申为卦爻、文字、文章、思想、精神等。人只有穿上丝麻,并绣、画上纹样,才真正地与动物区别开来,踏入文明社会。孟子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在讲这个道理。衣以成人,服饰乃自然之精华,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


中国素有“衣冠上国”之称。黄帝时期便发明了服饰材料和技术、初创了服饰制度,至今流传着“嫘祖始蚕”“胡曹作衣”等经典故事。考古发现印证了文献的记载,在良渚时期的钱山漾遗址中,出土了绢片、丝带和麻布片、细麻绳等丝麻制品,技术和工艺均达到较高水平;在龙山时期的陶寺遗址中,厚殓的衣着华贵而丰富,已反映出阶级的分化。考古发现的服饰遗存,与文献记载中服饰的社会政治属性相得益彰。五帝时代诸侯会盟、朝贺、赐命,皆以玉帛为礼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舜时期考核各地官员,便“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礼记·祭义》说:“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每年三月,王后都要出面主持祭蚕桑礼,以祷告桑事丰收。


相传至夏禹时代,中国已形成“十二章”等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再经商周两代发展,尤其经周代的丰富和完善,服饰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遮体避寒之物,更是中华文明的囊括归藏之衣。至此,中华民族集体进入“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的发展阶段。


在夏代,作为穿戴之物的服装,已成为治国之器。《尚书·禹贡》提到夏禹将天下划定为“中邦”和“五服”,要求各地要服从中央统治,按照规定履行各类义务,诸侯也要穿着不同的衣服以区分地位。通过一系列改革,夏代中央与地方的名分、地位从属关系更加明确,中央王朝的权力大大增加,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也进一步增强,一统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商甲探源


中国汉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且延续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文字。远古先民“堆石记事”“结绳记事”;黄帝时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中国进入象形文字时代。又经过漫长演变,商代和西周甲骨文已发展为较成熟的象形文字系统。甲骨文成为“当时的一种俗体”,也成为记载服饰的重要载体。甲骨文中出现不少服饰物质生产资料的文字:蚕、桑、茧、苴、羊、毛、缫、帛等;也有指代服饰的文字:衣、裳、冠、冕、裘等;还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依、初、裖、襄、装、衰、裔等。这些文字数量较多,形成了以“衣”“丝”“履”“帛”等为部首的服饰类文字体系,彰显了服饰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甲骨文中,“衣”有多种写法,反映当时人们的着装形象。如图中的㊀㊁㊂。“㊀衣”既是衣字,又是衣部首,是独体象物字,象上衣形,有领、两袖和襟,可能代表的是身着交领右衽上衣之人。“㊁衣”似表示为两重衣或多重衣,可能代表的是玄端等服装的形象。“㊂衣”似表示为衣服上的纹样,可能代表当时或绣或画有十二章纹的冕服形象。另外,“㊃裘”由“㊀衣”发展而来,表示衣服上有许多翻毛,可能代表当时的毳冕。可见,“衣”是一种重要意符,是服装类文字的母体。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衣”字:“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衣”和“依”是可以互训的同一个字。《释名》曰:“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循着这个解释,“衣”又可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如上衣、下衣、头衣、足衣等;“衣”的作用又可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


《说文解字》对“依”的解释是:“倚也。从人,衣聲。”但“依”在甲骨文中更像“初”字。“㊄依”形象地表示“人在衣中”,“㊅初”形象地表示“人在衣旁”。由此,我们想到了另外一种解释,即“㊅初为左衣右刀。此处“衣”指胞衣,即胎盘,是人一出生就裹着的那层血肉之衣;“右刀”意味着剖而产之。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中有关于藏胞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对胞衣重视的原因:“胞衣与妇婴曾为一体、胞衣是胎儿生命之源,是以二者间保留着某种神秘的互感观念。”在存世的文献中,关于胞衣的记载也不少。《说文解字》:“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所以,“初”字从刀从衣,本义为制作衣服。这表达了人类诞生、遮羞保暖和家族繁衍三层含义,全面解释了中华文明的开端。而这个开端也与服饰密切相关。


自甲骨文重见天日120余年来,考证了甲骨文“衣”的形象及其引申义,“衣”就是紧紧地包裹并守卫着“殷”的那块土地,如同初生婴儿的胎衣一样。从殷衣王畿到藩服方国逐层管理,既有“服”那般“同心圆”似的层层包裹,又有“衣”这样领、袖、衽、衿、缘、带等功能划分。商代是中央王朝领导下的“方国联盟”,各个方国要服从于商王朝。精妙的是,二者的结构竟然如此相同,犹如衣服和人一样,衣服的核心是人,国家的核心是中央。


周礼钩沉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以周公姬旦为代表的周王朝统治者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夏商两代成功治国的理念,对周王朝的治理作出划时代的设计,开辟了影响深远的以礼治国的道路。制定《周礼》,实行“分封诸侯”“威慑不顺”“卜都定鼎”“明堂朝觐”“敬天保民”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周代建立起一个以宗族为主干而融合诸族的华夏社会,成为以宗法等级贯通全国的统一国家。可见,以礼治国是一次重大的、系统的政治变革。更为重要的是,有礼就有服,服饰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多次记录了周礼中服饰的出场: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周礼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礼治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服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独特而重大的。《论语·八佾》中记载,颜渊曾问孔子治理之道,孔子的答案是:“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这是孔子对礼乐制度的崇拜向往,以及对周代“衣冠文明”的赞许。


由此可见,服饰对周代国家治理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家国同构、天人合一、衣冠华夏。


“五服”,最初是一项国土管理的制度,后来逐渐延伸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着装制度中的“五服”,是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类礼服;丧葬制度中的“五服”,是指以血缘关系远近而规定的五种孝服;而社会关系中的“五服”,是指血缘关系不出五代的同姓之人……可见,从国到家,从地理到血缘,已经被服饰“规范”得十分清楚,体现出清晰的“家国同构”。这一“同心圆”并未止于国,而是直达天下。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服饰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服饰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服饰对天地乾坤的表达和解释,也统一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系辞下》道:“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武王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等于赋予了人传承天地衣钵、解释天地精神的作用。《释名·释衣服》认为:“凡服,上曰衣……下曰裳。”在色彩上,服饰也用“玄衣纁裳”来表示天地乾坤的关系。后来天地乾坤延展至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可以说,中国人最原始的、最基础的、最深邃的思想,便是“天人合一”。


服饰给中华文明增添了无限光彩。“华夏”一词成为中国人关于天下、国家、民族、社会甚至是群体的概念表达,与服饰关系甚大。春秋以降,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出出战争与和平的大剧。令人感叹的是,“服饰”亦在实现和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争霸过程中,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就与“服饰”有着关联。以至于孔子感慨万千:“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春秋穀梁传》记载,中原华夏诸侯的和平会盟叫做“衣裳之会”,共举办过11次;而代表炫耀武力的“兵车之会”只举办过4次。这些会盟者“均为中原文明之邦”。孔子指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强调的正是文明的力量。由此,衣冠华夏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名词。


衣裳天下


服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标志物之一。二十四史中,“衣冠”一词出现600多次。


衣冠也延伸出一些其他意义。如文天祥诗曰:“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真阳。山川莫道非吾土,一见衣冠是故乡。”陈明夏说:“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总之,“衣冠”成为古代文人追求的高尚目标,归结起来三个字——“做君子”。


周代早期,古公亶父之子太伯和虞仲让位三弟姬历,南下太湖,使当地从断发文身进化为衣冠繁华,才有了后来强大的周王朝和富庶的吴国。楚国地处偏远,筚路蓝缕,但他们积极学习、融入衣冠文明。战国文物,楚衣是最多最好的。孙机先生曾说:“曲裾深衣的楚士完全可以比肩于六国冠冕。”由此可见衣冠文明的重要性。历史上,中原衣冠文明对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三年,突厥启民可汗入朝觐见,要求改穿华夏服装,主动提出要解辫、束发。唐朝服饰的辉煌更是盛况空前。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记载了衣冠文明的盛况: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万国衣冠拜冕旒,成为盛世的写照。所谓衣冠文明,特点有三:一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共存共生;二为家国同构,中国一人、天下一家;三为执两用中,惟德是辅、守正创新。孔子曾认为服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心,“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孟子也非常重视服饰的教化功能:“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中华文明的本质就是人之为人,使人的内心世界、行为表象与社会结构和表象、天下格局和表象都和谐一致地共存共生。


内修容德,外服天下。“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文明的春风化雨,让服饰不仅成为中国人的遮体避寒之物,还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囊括归藏之衣,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它带给人们的是美好、真诚与温暖,展现给世界的是和谐、平等与对话。追根溯源,我们完全有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服饰文化的坚定自信。


(作者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研究员,博士)


作者:张懿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期

责编:刘雅 江凌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