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万物皆可夹,筷子何以流行中华文化圈?(上)
发布日期:2024-09-30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随着疫情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计划着恢复国际交流,在出行之前,他们总会选一些轻巧又精美,同时还能传递文化韵味的随手礼。筷子,在这时总能出现在礼单上,这小而轻便的一对小棍,似乎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选手。


作为一日三餐离不了的饮食餐具,筷子并不起眼,但细究起来,似乎又大有学问,它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是什么原因让欧洲皇室为其着迷?近日,“道中华”对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博士张燕飞进行了专访。


大禹治水,顺便发明了筷子?


筷子是何人发明、何时产生,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早期的器物发明,多与几位传说人物息息相关。筷子,相传就是由大禹发明。一日,大禹与洪水搏斗后饥饿难耐,立即煮肉充饥,因为烫手无法抓食,便随手折下两根树枝,把肉从汤中挟出,其他人争相效仿,此为筷子的雏形。


事实上,现有的考古材料表明,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长短不一、由动物骨头制成的棍,有些考古学家将这些骨制短棍称为“骨箸”,这很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


640.jpg

▲江苏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图片来源:今日头条)


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也无论这些出土的骨棍是否作用等同于“筷子”,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中国人吃热食,以及筷子在面世之初不光用来吃饭,可能还用来烹饪。直至今天,不止餐桌上,甚至厨房里还依然有筷子的身影,拌馅、打鸡蛋、炸油条、摆盘,甚至尝一尝菜是否熟了,都会用筷子。


历史文献表明,中国古人最初同现在的中东和南亚人一样,用手指取食。我们至今还会将介于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手指叫“食指”,就是这种习惯的一种残存证明。至少到春秋时期,用手取食也是很常见的。


《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一个楚国人把一只鼋进献给郑灵公,郑灵公下令召大臣公子宋和子家来观看。接到召令的时候,子公的食指无意识地动了一下,他就把这现象告诉子家说:“以后只要我出现这现象,就会吃到奇珍。”等到进见灵公的时候,屠夫正要杀鼋,子家与其相对哈哈大笑。灵公就问(为什么笑),子家把子公的话告诉了灵公。等到大家要吃及鼋时,灵公故意不让子公吃。子公生气了,把手指放到锅里一染,尝了下手指,就走出去了。大概率他用的就是一嗅到美味就大动的“食指”。


640 (1).jpg

▲西周 大克鼎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图片来源:临渊阁)


从商晚期开始的大量精美烹食器和盛食器比如鼎、甑、鬲、釜、簋、簠等也表明,古人是爱吃热食的,这种吃热的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当我们走出国门去往东南亚、欧洲和美洲时会发现,他们餐前会说“Bon Appetit”表达客气“祝胃口大好”,却从来不像我们一样道一句“趁热吃”,连同样用筷子的韩国、日本和越南,也只食用温食,似乎只有中国是特别讲究吃热食。


传统中国饮食中的蒸、煮、焖、炖,如果想“趁热吃”,不借助餐具,势必是不行的。但是取食工具或许最早并不是筷子,和其它文明类似,匕、勺、刀叉一类很早就出现,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类似与今天勺子的匕是主要的进食工具,因为早期国人主要吃“粟稷”——一种煮熟后成糊状的羹,相比之下,筷子主要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的。


根据《礼记·曲礼上》记载,羹汤中有菜的,就用筷子吃;那些没有菜的羹汤,就不用筷子吃;吃米饭时不能用筷子,而用羹匙吃。实际上,“筷子”这种称呼大约要到明朝时才真正出现,根据《菽园杂记》记载,吴中民间多行船,避讳言“住”,连带着把“箸”也改为了“快儿”,寓意一帆风顺,快快航行。


现在的英语称谓,还保留了这层意思,其中chop就是广东话“速”(Wade-Giles拼法chok)再加上一个stick“小木棍”合成了今天全世界人熟知的Chopstick。但更多的语言中,则保留了最原始的“箸”音,比如闽南方言以及朝鲜语,波斯语中的筷子也保留着“chugi”这样的音译。


640 (2).jpg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制餐具,其中有一双竹筷。(图片来源:搜狐网)


在早期的中文文献中,不止“箸”,“筯”“梜”或者“䇲”也都代指今天的筷子。这一方面说明筷子在早期主要是竹、木制成,另一方面,它的角色相对于匕,起到的应该是“助”这种辅助配合作用,结合《礼记》里的说法,不难发现,筷子主要是用来夹起汤里的菜。


顺便一提,如果用筷子喝羹是一种古俗,那这种习惯在今天的日本仍然被保存下来,日本人吃饭的酱汤仍然不用勺子,而是用筷子将其中的蔬菜夹出来食用,然后直接就碗喝汤。


640 (3).jpg

▲仲枏父匕年代 西周中后期,先秦的匕介于勺与刀之间,具有切割、叉取谷物及盛取流食的作用。(图片来源:恭王府博物馆)


在历史文献中,“匕箸”或者“匙箸”总是一起出现。若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大致翻译为“勺子和筷子”,而“匕”或“匙”总是在前,先勺后筷,反映的就是这种主次关系。在《史记·留侯世家》中,郦食其向刘邦献计,欲助他“强汉弱楚”,这时张良走了进来,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计划和他说了一遍。不料张良大呼不可,并说“臣请求借您吃饭用的筷子来为大王筹画指点”,借着刘邦的筷子在饭桌上画草图,分析分封的利害关系。


无独有偶,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司马迁再一次提到筷子。汉文帝时的大将周亚夫因战功卓著而居功自傲,到景帝时,一次他受召进宫与皇帝共餐,发现自己盘中有一大块肉,既没有切开,也没配筷子。他气呼呼地向内侍讨要筷子,景帝却说:“此不足君所乎?”景帝的话一语双关,明着说“就是没筷子怎么了”,话外之意却是你对自己的权势地位还不满足吗?


虽然两则故事中都未提到用餐有没有勺子,但起身直接找筷子的描写至少说明,筷子在两汉时已经是进食常用的器具之一了。


640 (4).jpg

▲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画砖,其中邢渠哺父清楚展示了汉代人如何用筷子。(图片来源: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网)


如果说文学描述还需要我们的猜测与揣摩,那反映汉朝人生前生活图景的汉墓壁画则能提供更直观的证明。当我们仔细观察汉墓中的画石、画砖时,会发现宴饮场面上就有筷子的身影。


比如四川新都发现的画像石上画着这样的场景:三人跪坐于地上,中间一人手拿筷子,指向左边一人呈上的食物,而他碗上也放着一双筷子,地板的垫子上还放着另外两双筷子。山东嘉祥武梁祠的墙上,描绘着二十四孝中“邢渠哺父”的场景,邢渠左手执筷,右手握勺,正在给父亲喂饭。不过主流的主要手默认都是右手,因此,左手执筷也说明了,筷子是辅助勺来用。至少到三国时,筷子仍然是次于勺的辅助工具,据《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二记载,当曹刘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正在吃饭的刘备听闻此论大吃一惊,“失匕箸”。


其实若知道这点,《论语》《孟子》中提到的很多处事原则,似乎就更好理解了。对惯用刀叉的欧美来说,大块的肉不成问题,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对付一大块肉就太让人头疼了,尤其是我们还有热食的传统,所以古人所幸在烹饪的过程中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手指无法忍受高温,而蒸煮的习惯使得肉多在食用前就被切小,分割的工序完全不需要在进餐时完成,因而我们有“君子远庖厨”,也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文化,因此,很多工序餐前就被完成好的。


640 (5).jpg

▲大约1世纪的砖雕,展示了古人用筷子的场景。(图片来源:搜狐网)


但随着东汉末主食由小米渐渐变为小麦磨成的面粉、面条、饺子这些面食,渐渐出现筷子,由原来的夹菜渐渐转变为食用面食类的餐具。而到隋唐后,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整个北方对肉类的需求大多于前。


纵观世界,以肉类为主食的民族,通常都用到刀叉,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烹饪传统,我们的肉类仍然是在厨房完成了准备工作,烹饪之前,仍然把肉切成一口大小。此外,除了蒸煮,炒作为一种烹饪手段开始普及,这也更让筷子这个兼具翻、挑、拣、拌的工具成为了夹起食物的最佳选择。


到宋之后,随着桌椅和合食的出现,从小矮桌升级到高桌椅上的国人,彻底跳脱出原来的饮食类目,转而可以一食多菜,筷子比起其它餐具,更为便捷,特别是吃火锅时,筷子简直方便了太多。渐渐地,筷子取代了勺子,成为可以夹万物的主要餐具。


640 (6).jpg

▲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砖画,表现了筷子在古代也用作炊具。(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受访者简介:


1678710777120532.jpg

张燕飞,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哲学博士,从事中国思想史,先秦两汉吴越地方史研究,并致力于早期古籍德译,参与德文版《汉书》译制工作。已出版德文专著《Das Motiv des Yuejueshu: Analyse des Buches aus geschichtlichem, literarischem und philosophischem Blick》,中文作品《古人吃饭那些事儿》。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 张燕飞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