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区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一段时间以来,河南安阳、山东曲阜、河北承德三地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典型地标,结合自身文旅资源优势,积极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鼓励引导全国各族游客参观文物古迹,领略文明风采,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河南安阳:从殷墟到红旗渠 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一直在路上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眉……”2022年7月,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景区前,来自新疆哈密市的百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参观学习后的喜悦。这是安阳市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生动场景。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红旗渠、殷墟、甲骨文、周易都是其标志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近年来,安阳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倾力保护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甲骨文文化,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红旗渠纪念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近年来,安阳市设立红色讲堂、廉政讲堂、劳模讲堂三大讲堂,深度解读红旗渠精神内涵;精心打造“建党百年初心路”“永恒的旋律”“红旗渠精神永在”等红色地标打卡点,设计“红色故事会”“红旗渠上好铁匠”“我们的传家宝”等主题活动,研发《青山绿水红飘带》《红旗岁月》《趣红旗》《红旗力量》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凌空除险》《三个好铁匠》《铁姑娘打钎》等精品实景表演剧目;深化智慧旅游建设,投资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率先成为全国旅游行业5G应用创新示范基地;打造河南首家元宇宙剧场,借助融合投影和LED沉浸式时光隧道技术,还原红旗渠修建历史,让游客身临其境学党史、穿越时空感当年;搭建红旗渠“云课堂”,开发红旗渠“云游”“云直播”、云上展馆等服务,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游览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
“这是一个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平台”,“帮助我们全面系统了解了汉字文化,增长了见识。”这是《汉字》巡展走进贵州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后,参观师生发出的由衷感叹。
近年来,安阳市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建立博物馆与社会各界的长期合作,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特别是精心打造了以《汉字》巡展为代表的大型文化展览,先后赴桂、宁、新、滇、贵等地巡展,让参观者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切实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先后赴四川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做专题讲座,扩大博物馆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
为进一步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阵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立完善了各民族文字专题展厅,系统介绍我国各民族文字的产生年代和使用情况,更好地体现融合发展。在文物征集、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加强了对各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等内容的关注。
2022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了文字文化演绎体验中心、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新陈展“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等专题,涉及青铜器、拓片、墓志、瓷器、书法作品等各类展品,成为安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重要阵地。
同样是11月,《认识中华文明 从安阳殷墟开始》公益讲座走进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讲座围绕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等内容,分“商旗猎猎”“巍巍四土”“商邑翼翼”“古文苍苍”“吉金灿灿”5个篇章向师生们展示多姿多彩的大邑商,讲述殷商王朝的辉煌与文明,让各族青少年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用中华文明启智润心。这些年,安阳市坚持举办殷墟博物馆公益讲堂,让博物馆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走进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心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阳市深入挖掘殷商文化、汉字文化、红旗渠文化等的丰富内涵,注重体验式、启发式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文化旅游”产业运作模式,精心打造研学成长营、研学夏令营和研学旅游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手拉手、心贴心、交朋友。近3年,安阳市共接待豫哈(河南、新疆哈密)夏令营640余名青少年开展参观考察、文化寻访、研学交流等活动,领略安阳发展魅力,增进安阳、哈密两地情谊。
红旗渠纪念馆推出“红旗渠网上研学路‘云游’天河别样红”等研学直播活动,目前浏览量已达到4200万人次;殷墟博物馆的“我是小小考古家”研学夏令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触碰甲骨 字趣飞扬”“我爱甲骨文”“汉字精神励少年”等研学夏令营和亲子研学夏令营,通过探字博、寻甲骨、溯字源、做手工、练讲解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2020年,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景区、汤阴岳飞纪念馆联合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 坚守文化自信”文化扶贫研学活动,走进云南省广南县3所中小学,为当地2860名中小学生带去了丰富的研学课程及研学活动。
山东曲阜:让文物活起来 让孔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漫步在孔庙的十三碑亭院,古木参天、碑刻林立,道路两旁矗立着十三座御碑亭。碑亭内的石碑用汉文、蒙文、满文等书写,记录了历代帝王对孔子加封追谥、修庙祭祀以及对孔子思想的褒扬等。“有趣的是,这十三座碑亭是金、元、清中国历史上三个少数民族政权所立。他们之所以在孔庙立碑祭祀、崇儒重道,是因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与符号,而中华文化正是维系天下一统的重要纽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讲师孔鸿恩介绍道。
这只是济宁市(代管曲阜)推出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沉浸式旅游线路讲解点之一。近年来,济宁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2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现场教学点。“通过我们的讲解,让学员边参观边思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达到‘走进去、听进去、学进去’的教学效果。”孔鸿恩说。济宁市共接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研学团队27个,近2000名全国各地区、各领域来访者收获了孔子故里新体验。
依托传统的孔府、孔庙、孔林“三孔”与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与孔子研究院“新三孔”,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打造高品质研学旅游,挖掘整理、创新推出了开城仪式、祭孔表演、孔府大戏以及《金声玉振》《素王传奇》等文化演艺项目,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新地标。这些旅游景区、文化场馆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让人们在新、老“三孔”打卡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提升各族游客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同时,济宁市遵循“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内涵,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日常生活,研发拓片体验、造纸印刷术体验等特色沉浸式文化项目,让游客可以现场体验传统手工艺,开发“孔子公仔”、七十二贤漫画、孔子塑像在内的各类文创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曲阜中华齐笔、孔府印阁等“新文房四宝”文创以及孔府含饴花馍,在“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大放异彩。
走进位于孔子研究院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这个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场馆由“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孔子与儒家思想”两个体验区组成,图文并茂地向游客展示了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之路。在这里,游客们着礼服、行礼制、学礼仪,在满满的仪式感中近距离接触中华传统礼俗,切身感受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深厚历史传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这些年来,孔子研究院充分发挥地处孔子家乡的优势,突出在儒家典籍、儒学发展史、儒学文化传承等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研究优势,组建专家团队,研究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解读》《习近平曲阜讲话与中国文化复兴》《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书籍。积极引导儒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普及研究,对《论语》《孟子》等经典原著进行解读,并增加儒家思想与中国梦、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的内容,为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这些学术成果,也正在逐步转化为济宁市扎实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的重要资源。
河北承德:用好用活文物资源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走进承德博物馆,一个个展览、一件件文物,展示着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兼收并蓄的现代城市文明。置身其中,一幅幅民族融合的场景历历在目,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在肌理和灵魂也仿佛触手可及。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承德博物馆时指出,承德见证了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时刻,汉藏满蒙等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记。
在保护传承利用好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核心的全市文物资源基础上,承德市坚持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力做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特别是通过挖掘文物古迹、旅游景区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为景区、民宿、主题酒店等旅游资源赋予“三交”新内涵。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对全市71个旅游景点导游词进行规范完善,编印出版《承德导游词精选再编》,对全市5000余名持证导游员进行专门培训,进一步讲好承德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与此同时,编制了《承德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提出“坚持全域统筹,明确精准共享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满意为遵循”,充分发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博物馆、塞罕坝机械林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精准规划打造展示民族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的10大精品线路,串联起40余个民族村镇,打造国家“一号风景大道”、金山岭等民宿片区1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150家、国际民宿村12个、特色乡村旅游村镇10个,连点成线、集线成面地展示“生态强市 魅力承德”文旅品牌。
2022年7月,承德市与新疆尉犁县签署《新时代深化文旅援疆合作框架协议》,在文化润疆、客源市场互动、旅游宣传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援力度。此外,依托承德市文旅产业资源,组织新疆罗布淖尔艺术团来承交流演出;举办6期援疆、援藏文旅人才培训,培养文旅经营服务人才600余人,通过两地积极的交流互动,逐步实现以游会友、以游互学、以游促融。
作者:李斐 王兆征 管陈子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02期
编辑:龙慧蕊 王怡凡 流程制作:韩东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