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我们为什么对乡土充满眷恋?
发布日期:2023-04-23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当下,一大批以乡村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视频博主不仅在国内收获喜爱,也在海外赢得大批粉丝。其中代表如“李子柒”“阿木爷爷”“滇西小哥”等等。这些视频的流行,彰显了中国乡土文明的世界魅力和深远影响。中华民族的“乡土精神”是什么?在全球化时代又意味着何种可能性?“道中华”邀请暨南大学贺仲明教授和大家一起重温乡土,感悟我们共有的乡土精神。


    记者:“李子柒”等以中国乡村生活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视频博主,在海外收获众多美誉。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贺仲明: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乡村生活、或者说乡村文化的魅力。乡村生活、乡村文化正在远离人们的视野。但它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特别是与自然、宁静相密切关联。“李子柒”等乡村生活视频是一种艺术创作,剥离了现实生活本身的艰辛,对照于单一、快速的现代城市生活,就显示出强大的魅力。


二是与当前生活背景有关。现代化生活下人们生活节奏快,渴望心灵安宁。前段时间的疫情更导致人们产生对自然、自由的向往。因为乡村与自然密切关联,而自然又关联着无拘无束,所以,乡村生活视频的红火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种潮流肯定会具有持续性。


     记者:乡土世界向来是文学艺术取材的渊薮,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您认为“乡土”意味着什么?“乡土”又有何种新的可能性?


贺仲明:无论从历史、地域、人口来看,乡土世界都是最悠久,最广泛的,所以,乡土也是文学艺术最重要的源泉。今天,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下,乡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乡村居民大幅减少,生活方式发生变异,许多人也不再对乡村给予很多关注。所以在今天文学中,特别是在年轻作家笔下,对乡土生活的书写明显减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城市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文学重心也必然会随之发生迁移。

但这并不意味着乡土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需要被关注。一方面,当前乡土社会依然值得关注。农民群体,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的生活,社会和文学都不应该忽视。


另一方面,也是更持续也更深远的,就是乡土作为一种文化的意义应该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永恒的内容。正如我前面所说,人类与自然、大地的关系是永恒的,特别是在心灵层面,自然给予人类更多的自由空间,与人的天性也更吻合,包括由乡土所孕育出来的乡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厚魅力。


或许有的作家不一定会直接书写乡土生活,但对乡土的关注、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不可缺少。因为它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和文化需求。当前中国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期,这种需求可能表现得不是那么强烈和迫切,到城市化稳定下来后,它的表现可能会更为突出。所以,文学对乡土的表现也应该是持久乃至永远的。


640 (2).jpg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之大宗。从鲁迅《故乡》开始,对乡土世界的关注和表现构成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源远流长的精神传统。鲁迅、沈从文、沙汀、赵树理、陈忠实、莫言、韩少功等一代代作家,为我们描绘了神色各异的乡土景观,呈现了乡土中国的精神脉络。


记者:如何理解中华文明的“乡土精神”?


贺仲明: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眷恋,既是一种对自然、大地的精神向往,也是一种更具体的文化追寻。作为中国人,就是对中华文化的精神皈依。漫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乡土文化。不能说这其中都是优秀的,而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有些糟粕需要否定和抛弃。但其中的优秀部分,已经凝聚为一种精神,就是“乡土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的重要文化个性,应该被我们传承和发展。


关于对“乡土精神”内涵做很具体的阐释,我以为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包括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等。二是重视人伦,就是强调人的伦理关系。当然,这些关系的具体内容也需要甄别和进行现代“洗礼”。


典型如中国乡土文化的伦理关系包含很强的等级观念,这就需要现代化改造,需要强化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但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内涵,如慎终追远、敬老爱幼、敬重自然等。这其中有很多美好的精神,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在追寻、强化中予以继承和发展。


640 (3).jpg

▲与自然的亲厚和对人伦的重视,构成乡土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记者: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涌流中,“本土化与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常谈常新,您如何看“乡土文明”“乡土精神”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中所在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


贺仲明: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味的问题,也富有争议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很多方面人类会逐渐趋同。多元文化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我们设想,人类如果只有一种文化,那必然会丧失创新和发展的动力,而且也会失去多样性的魅力和价值。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需要不同文化的思考,提供多元的解决途径。


中华乡土文明内涵深邃,也有独特的哲学意蕴,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可以对人类发展提供自己独特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乡土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部分,无论作为思想启迪,还是审美品格,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应该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当然,文化的影响力非常复杂。它既是潜移默化的,又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如国家实力、国际关系等。而且,我们对民族文化不是简单的固守,而是开放和发展,要敢于吸纳和接受新的成分,否定和扬弃落后的部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中华文明拥有充分的自信,以坚持、开放和包容的眼光对待文化的变化,对待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640 (4).jpg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乡土文化不断激发时代想象。但持续加强现代乡土文明构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仍然任重道远。



受访者简介:


1681639499715833.jpg

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 陈海龙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