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携手同心 一起奔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掠影
发布日期:2023-07-31

       早春时节,走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哈拉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各族群众正聚精会神地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在梅里斯湖营地帐篷里,雪地烤肉、围炉煮茶成了游客们的“新宠”;在团结社区活动中心,居民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邻里活动……

       “梅里斯”,达斡尔语意为“有冰的地方”。汉、达斡尔、满等多民族聚居的梅里斯区,是全国5个城市民族区之一,近年来先后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列为黑龙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


精神家园    共同构建

      今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千里嫩江·雪域鹤乡齐齐哈尔冰雪旅游系列活动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三十九届“阔德格·乌都日”联欢会,在梅里斯湖景区举行。

      作为达斡尔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阔德格·乌都日”(意为“抹黑”)2011年列入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实,这也是当地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民族共同欢庆的佳节。

      今年的活动现场,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民歌联唱、器乐联奏、情景表演引人入胜。在互动环节中,大家互相将象征吉祥、平安的黑色互相涂抹在对方脸上,表达美好的祝福。

      梅里斯各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共庆“阔德格·乌都日”,共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节日成为了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以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为契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标扩面,助力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40余场文化惠民下乡活动;打造莽格吐村“红石榴”项目、烈士陵园等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卧牛吐达斡尔族镇、梅里斯街道办事处、区税务局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幸福生活    共同奔赴

      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路边沟当作垃圾场,这是曾经的旧面貌;路边有鲜花、村里有广场,亮起路灯、跳起舞蹈,这是如今的新气象。走进额尔门沁村,崭新的柏油路、蜿蜒的栈道、特色浓郁的民居,令人耳目一新。

      “咱们村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示范村就要有示范村的样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致富奔小康、团结和谐,谁家也不能落下!”额尔门沁村党支部书记何占英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

      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才能促进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近年来,黑龙江省民宗委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仅2022年就累计向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43万元,项目政策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调整,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梅里斯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坚定不移走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文旅产业化、生态价值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万亩连片种植基地3个、千亩连片种植基地41个,草莓、樱桃等棚室果蔬生产基地11处,洋葱、白菜、油豆角等果蔬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产业园区,相继引入优质产业项目19个,就地就近解决就业3000余人。创新打造“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旅游+露营”等旅游品牌,开发梅里斯湖、哈拉新村、额尔门沁村等精品线路,让梅里斯好风景成为各族群众的好“前景”。

WechatIMG4.png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广场


和谐家园    共同守护

      “感谢梁大爷!”梅里斯街道胜利社区的一位居民感激地握住了梁军的手,并连连跟妻子认错道歉。梁军是梅里斯“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者,这是他加入“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以来成功调解的第8起家庭纠纷。

      2022年,梅里斯创新推出共建共治共享服务项目“时间银行”,以时间币的形式存储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包括爱心帮扶、纠纷调解等。该项目着力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使团结和谐润物无声地融入各族群众生活。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基本要求。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梅里斯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制定方案、成立专班,组织动员居住在城区的在职机关党员干部、网格长(员)、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完成了对城区164栋楼720个单元的全覆盖。

      创新形成“四所一庭一处一中心”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成功参与矛盾调处,累计化解纠纷465件次。整合吹哨报到、综治维稳等13个分散平台,成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施医联体、区管校聘、城区供热、数据+服务等40余项改革举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饮水、道路交通、内涝治理等20余项民生工程,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依托“百名硕博鹤城行”、研学游等实践活动,与中央民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联系,梅里斯达斡尔族小学与西藏定日县措果乡中心小学开展主题书信活动,各族青少年同耕一块“团结田”、共育民族团结“同心果”。大力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定期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通过“邻里益家”交流会、居民趣味运动会和社团文艺演出等形式,拉近居民之间距离。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示范廊道,举办“库木勒”节、草原露营大会、山丁子节等活动,让游客在旅游观光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本刊通讯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4期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