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地方风采
我们在大上海的家——上海市徐汇区城市民族工作掠影
发布日期:2016-06-16

相互媲美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与上海西藏大厦.jpg

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100号的西藏大厦


徐汇区,上海西南部地区城市副中心——生我养我的故乡。

这里,有因翻译《几何原本》、写就《农政全书》的明末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及其后代的居所而得名的徐家汇;这里,有法租界时期遗留下的衡山路、淮海中路欧式花园洋房,也曾居住过宋庆龄、巴金、林巧稚等一众名人;这里,既是上海最繁华的现代化商圈之一,又坐拥20世纪初期建造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天主教堂,更流传着历史浓墨重彩书写下的那最具老上海弄堂特色的故事……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宗教与科学,就在徐汇这片55平方公里的地域时空里完美邂逅了。

此刻,我站在虹桥路徐虹北路的一间公寓内,重新俯瞰这片我熟悉的区域。25年来,我从未想到,今天要向读者们讲述的话题,竟离我的生活如此接近。

就在浮华喧嚣、车水马龙的都市深处,我要去挖掘最真切、最详实的民族工作——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则有关“2009年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消息。

 

交融碰撞中的城市民族工作

此次回到家乡,我对徐汇区有了全新的认识。

徐汇区的中心地带徐家汇,不仅仅是我眼中繁华的购物天堂,更蕴含着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坐落于虹桥路100号的西藏大厦拥有藏式楼顶,在都市建筑中显得独树一帜;南丹东路上的耶里夏丽餐厅,是上海食客心中最有口碑的新疆餐厅之一;不远处的上海体育场附近,还有一家以当代藏族著名小说家扎西达娃(“吉祥月亮”)之名命名的西藏餐厅;各国驻沪领事馆坐拥僻静的乌鲁木齐路,距其不远的康平路,则是上海市委的所在地;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上海交通大学老校区位于华山路,从这个仿古式的校门走出了一批批高学历的少数民族精英人才……

徐汇区总人口112万,其中有48个民族成分、1920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徐汇的少数民族人口,呈现文化层次高、社会地位较高的特点。在如此背景下,徐汇城市民族工作呈现出“三多”的特点:来沪经商、就学人员多,外国使节、机关干部多,民族地区驻沪办事处多。来到节奏快速、生活便捷的徐家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同胞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方面要适应快节奏生活,另一方面也要调整心态,认同徐汇人海纳百川的生活理念。于是,积极倡导各民族间相互尊重、维护各民族团结稳定,成为徐汇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依靠“社团、社区、社工”这“三社”的力量,徐汇区建立健全了民族工作管理网络。徐汇区民族联合会担当主力,主要管理人员从区域内的少数民族中选拔产生,例如高校少数民族教师等。他们对少数民族很有感情,从事基层工作、了解徐汇民族工作的特点及方法。区民族联合会在徐汇区13个街镇成立了民族联合会分会,企业家、高校领导等构成了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徐汇区共有30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都配有一到两名民族工作联络员,保障了民族工作队伍的网络建设。

 

徐汇区区校民族共建暨帮困助学仪式  徐惠明 摄.jpg

徐汇区区校民族团结共建暨帮困助学仪式    徐惠明/摄


光荣与责任:前行中的民族教育

毫不夸张地说,从明代至今,徐汇区的教育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

这并非偶然的因素。我们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雏形与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有关,这一过程,史称“西学东渐”。与之相关的徐家汇故人徐光启正是明末“西学东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将古希腊数学家的智慧介绍到中国。

清道光年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民不聊生。成批难童流落至徐家汇地区,当地居民无力抚养,便将难童送至天主教堂。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的晁德莅向难童施以援手,收容并施教育,春风化雨。难童越来越多,临时收容所已不能满足迫切需求,到1850年便成立了学堂,取名徐汇公学(圣依纳爵公学)。这所学堂至今已有164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徐家汇从古至今的变迁,成为今日的徐汇中学。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盛宣怀向朝廷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请设学堂片》一文,后光绪皇帝准允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选址徐家汇——这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虽然几经变迁,但在南洋公学旧址上,这所走过118年的老校依旧默默耕耘,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着栋梁之材,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八字方针指引着学子航向。从1959年起,这所高等学府有了国人更为耳熟能详、誉冠上海的名字:上海交通大学。

……

正因为有着如此醇厚的历史渊源,今日的徐汇区整体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准依然名列上海乃至全国前列。徐汇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向卫华介绍说:“繁华都市中的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不同。怎样依靠经济、地域优势,更好地服务、引导少数民族同胞?对于徐汇而言,发挥自身教育优势资源,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所提供的最好服务。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统战部部长助理就是一位维吾尔族博士生,他叫赛福鼎,是徐汇高等教育培养下的少数民族典型。”

2013年岁末的一天,我回到母校位育中学。这天,正是以“生长创造、自主发展”的理念灌溉我走过青葱岁月的母校75岁华诞。母校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氛围中,门口迎宾的是穿着白色校服的花季姑娘,一个个浓眉大眼,不施粉黛依然青春美丽——她们,都来自母校的内地新疆班。2011年,母校承担了一项“大任务”——内地新疆班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如今,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母校的汉族学生与新疆各族学生相处融洽,共同成长进步。

2013年12月28日一大早,民宗办万原科长来到区校民族团结进步共建签约暨帮困助学仪式现场——这是徐汇区民宗办、区民族联合会每年一度的大事。自2003年起,徐汇区的帮困助学工作开展至今已有11年。这一年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区域内八所高校签约,新一轮的区校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工作启动,并向80名少数民族特困新生捐赠了助学金、励志书籍和书包。现场的万科长很激动,她说:“我是一个汉族,但身临其境,依然能够感受到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浓浓的爱。同时,我也见证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热情、纯真及立志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心系民族工作的向卫华主任也深深感叹:“我们与区域内的院校共建,向少数民族特困大学新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这对于初到上海、对环境还不熟悉的学生而言真是雪中送炭!”

自2011年起,上海师范大学与新疆喀什师范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徐汇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给予了极大支持。对综合性大学而言,保障清真饮食是对穆斯林学生传统习俗的尊重,为他们解决好“舌尖上”的需求是大学的必做之事。于是,学校与所在社区联合起来,保障供应合格的清真牛羊肉,在生活的细节上关怀着穆斯林学生,让他们能在上海安心完成学业。哈林别克·罗尔巴海同学在感谢信中表示:“我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和生活。在今后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要努力,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用实际行动去回报你们对我的帮助。”古则力努尔·赛提尼牙孜写到:“现在的我充满信心。因为你们的帮助给了我希望,你们的爱温暖了我的心。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爱传递给别人。我相信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学、就医、就业、法律援助”,是徐汇城市民族工作最日常、最直接、最重要的事务。由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尚不属于我国所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前来沪少数民族子女“入园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区民宗办同志的奔走协调下,该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如田林街道区域内众幼儿园承诺,每年拨出五个名额接受来沪少数民族儿童入园。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本着积极发挥优势教育资源的理念,区域内龙华寺、徐家汇商圈等单位也投入到关怀少数民族学生的行列中。龙华寺资助贫困少数民族学生、耶里夏丽餐厅出资帮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众书局美罗城店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送书活动等,便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证。

 

现代都市里的“乌兰牧骑”

徐汇区有这样的一支支队伍:他们是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服务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文明礼仪做出巨大贡献。少数民族同胞亲切地称之为“城市里的乌兰牧骑”——他们来自不同的社区,但有着相同的名字:少数民族联合会文艺队。

区民宗办的老同志在工作中曾有这样的担忧:“以前,我们组织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宣讲法规条例,老百姓觉得形式单调乏味,收效不大。”后来,区少数民族联合会组织各街道分会积极探索了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形式,有的以小品、相声节目来宣传,有的以主旋律歌舞表演来吸引眼球。这些文艺演出得到区域内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团体的大力支持。这不,龙华街道分会曾组织开展了一场红色经典诗歌咏唱会来凝聚区域内各族同胞,增强认同感。少数民族联络员们人人参与其中,热情洋溢地演绎了《我把太阳迎进中国》、《我心中的太阳》等经典曲目,反响热烈。

枫林街道是个老型社区,住户密集,少数民族占人口比重较大。社区内有三个“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丰富,同时高校、科研院所数量也多。这些社区单位、机构逐渐与枫林街道民族联合会分会发展成为共建单位,分会副会长王奇倩就是中医药大学的医生。街道利用区域内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民族联合会理事的社会资源,自发建立起少数民族医疗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居民。志愿者们定期开展肿瘤防治、肝肠保健等方面的讲座,又积极在《枫林家园报》医学版投稿,为居民普及日常医学知识。

与徐家汇街道民族联合会分会相遇的这天,恰巧是周五。每周五下午,区域内各民族同胞都会相约街道文化中心,一起排练合唱,这项活动已成为传统。他们大多是退休老人,身着各自民族的传统服饰聚集在这个不足百平米的房间里交友练歌。文艺爱好者中,也不乏娴熟的指挥人才和手风琴演奏大师。

由于地处繁华商圈,徐家汇街道区域内商务楼宇众多,“楼宇民族工作”的开展成为另一大特色。徐家汇街道分会定期在商务楼间摆放展板,普及民族知识,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又积极联系新华书店与贫困少数民族家庭结对帮困,上门送书。徐家汇街道分会会长富建章替民族工作者们道出了心声:“我们希望每一个生活在徐汇的少数民族,都能切实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

康健街道民族联合会分会会长郑丽君说:“我们街道辖区的一大特征是高校多,因此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多。上海师范大学、市委党校、区委党校等院校齐聚,这给街道与高校共建、使优势资源互补,提供了平台。我们一直坚持拨出资金帮困助学,并长期资助西藏、新疆来沪的特困学生,直到大学毕业。”

去年,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委主任赵卫星在接受我的专访时强调:“民族工作绝不仅仅是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在这一点上,徐汇区民族联合会率先改变工作思路,将商务楼宇、社区单位等社会力量也纳入区民族联合会代表的推选范围中。

孙浩然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朝鲜族,从小生活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从边疆来到城市的他,靠着自己的勤奋在大城市打拼。现在,他的本职工作是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六百分公司副总经理。在去年的换届大会上,他被推选为徐汇区民族联合会理事,正式成为了城市民族工作者的一分子。

利用智库,徐汇区民族联合会组织了近50人的“少数民族高级人才讲师团”。他们个个是徐汇人中的精英。闲暇之余,他们会安排时间深入各个社区巡回讲演,以身作则,发挥正能量来回馈社会。上海市民宗委李伟民副处长在介绍他们的事迹时,曾自豪地评价这些徐汇少数民族人才:“人数少,层次高,影响大。比如,上海市仅有两位少数民族两院院士,蒋锡夔(回族)和顾玉东(满族),他们都居住在徐汇区。据统计,徐汇区内有268位高级职称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

今年,又是一个“创建年”。创建工作是徐汇区统战、民族工作的一大抓手,为此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办指导全区部署了诸多准备工作。这一次,徐汇区将引入全新的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第三方评估体系,按照标准化指标逐一打分评比,以“三社联动”的模式,将创建工作的主角从政府让渡到社区及社会。眼下,这正是徐汇区民宗办着手完成的大事。

 

衡山路:法式旧洋房里的海派新生活.jpg

衡山路:法式旧洋房里的海派新生活


漕溪北路一瞥:一幅和谐的画卷

也许只有真正的徐汇人,才能明白我现在选择的位置及其含义——漕溪北路,一个能将不同文明浓缩在同一镜像里的地点,一个能代表徐汇城市民族工作多彩多姿的真实写照。

向西边看去,时空在我面前凝聚成一个别有意味的画面:面前是上海第一所天主教堂,即哥特式风格的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徐家汇天主教堂)。站在教堂门前我儿时最喜欢玩耍、写生的草坪上,向不远处眺望,视野开阔,天地间地矗立着一幢挺拔高耸的建筑——集藏式与现代风格为一体的上海西藏大厦。

清咸丰元年(1851年),选址明代天主教大学者徐光启墓地附近,建造起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至宣统二年(1910年),新大堂建成后,中国有了第一座中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并正式定名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就此,徐家汇成为了上海天主教的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依纳爵公学(徐汇公学)开办难民所,收容数以万计的落难同胞。

上海西藏大厦则由西藏自治区政府投资建造,其功能以商务、旅游、会议接待为主,设计宗旨是“让社会各界人士莅临上海西藏大厦时有宾至西藏家园的感受”。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对上海西藏大厦的建设十分重视,曾多次亲临视察。大厦设计理念融合藏族传统艺术风貌与现代海派建筑风格为一体,主楼外观使用玻璃幕墙,体现出藏族特色建筑的挺拔、高耸、庄严。大厦采用歇山式金色大坡顶,屋面上设置金色宝瓶等吉祥饰件,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烂生辉。上海西藏大厦是西藏自治区借徐家汇这一舞台,向全世界展现藏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同时,大厦也是沪藏两地合作团结交流的结晶及象征。

时空交错,百转千回。当下,两种文明的代表、古今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交汇点上,就这样在我眼前不期而遇。我不禁联想到向卫华主任曾提到徐汇城市民族工作的“特别处”和“闪光点”。的确,小小一个徐家汇竟能呈现出如此迥异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各民族同胞在此平等互助,团结友爱,追求“出彩的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界限,在此和谐共生;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世界三大宗教在此邂逅,互相尊重,和平共处;东西方文明在此际遇相会,完美交融……

这里,是我从出生起生活了整整18年的徐汇区。在这里,我经历了幼儿时期,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这里,在我看来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乡。然而,徐汇别样的城市民族工作,徐汇民族工作者肩头挑着的重担,却是我在25岁生日之际才感受到的。我所接触到的,只是徐家汇民族工作的一个侧影,我对徐家汇民族工作的了解却刚刚开始——

徐汇,是我国各民族同胞在大上海共同的家!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