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
东北大学师生赴湖北恩施开展田野调查
2023-09-09 17:11

      今年7月至8月期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师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田野调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11111111111111.jpg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师生受邀参加“2023年湖北省来凤县绿水镇第二届凤头姜‘绿水青山·姜绘更好’推介会”活动

      此次田野调查由东北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组成调研组,在来凤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大产业调研组一道深入来凤县翔凤镇、绿水镇、百福司镇等3个凤头姜主要种植区,走访种植农户51户、凤头糟姜手工作坊38家、食品加工企业5家,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头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人物访谈。调研期间,东北大学师生收获了关于凤头姜种植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

      来凤县凤头姜制作历史悠久,因形状酷似“凤凰头”,得名为凤头姜,其生产加工的历史悠久。1998年,来凤县凤头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全国第一个原姜“绿色食品”。凤头姜表皮黄白、纤维少、辛辣味浓,大量用作加工成风味独特的腌姜,主要销往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武汉市和重庆市以及湖南省的张家界、常德、吉首等周边城市。凤头姜的生产工艺,蕴涵了来凤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具有浓郁的武陵山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独特味道。

1694078020134951.jpg

来凤县百福司镇沙道湾村村民采摘凤头姜

      来凤县绿水镇作为凤头姜的核心优质产区,其凤头姜种植面积每年约5000亩,亩产超8000斤,现已初具产业规模,有力促进了当地群众发展增收。

      如今,来凤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凤头姜、藤茶等一批具有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不断拓展。通过田野调查,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来凤县充分发挥“凤头姜”等特色品牌优势,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完善产业链,行进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1694078222359315.jpg

来凤县百福司镇田间种植的凤头姜

1694078708537036.png

来凤凤头姜

      近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以校地共建的来凤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探索高校服务地方新路径。其中,民族学学院已在湖北省恩施州开展调查研究多年,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传统建筑等方面开展田野调查,为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图:谭雯心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出版号:CN11—4606/C 京ICP备15020131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63号   监督举报电话:010-58130834  举报邮箱:zgmz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