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民族风,最浓团结情。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艺百花园中,热情奔放、飘逸洒脱的锅庄舞广受瞩目和欢迎。作为藏族民间三大舞蹈之一的锅庄又名“果庄”“歌庄”,有圆圈舞之意,与彝、纳西、傈僳、哈尼、拉祜等各民族的“圆圈舞”具有相似性,其舞步舒展轻快、柔美飘逸,简练易学,已流传上千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各民族共舞共享的优秀歌舞艺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锅庄舞按舞蹈类型划分,主要有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大锅庄”、民间节日庆典中的“中锅庄”以及家庭朋友聚会中的“小锅庄”等;按地域特点划分,主要有甘孜锅庄、迪庆锅庄、昌都锅庄、玉树卓舞等。虽然锅庄舞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流行区域,但其基本动作、身体姿态和舞蹈技巧等都十分相近,在音乐的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方面也较为相似。近年来,还有年轻人将经典的锅庄舞蹈动作融入时尚酷炫的街舞中,以DJ版的藏族歌曲为配乐,对锅庄的表演形式和舞姿加以创新,既保留了传统锅庄的轻快飘逸、热烈奔放,又增添了现代舞蹈的潇洒酷炫,圈粉无数。
情随心动,共舞精彩。
随着各民族长期广泛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锅庄吸收融合了各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特点,逐渐从一种曾经主要流传于藏族聚居区、由藏族同胞传承发展的地方性文化艺术,演进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各族群众中传播和流行。比如在青海,无论是现代化气息浓郁的省城西宁,还是位于黄河之滨的三川土族家园,抑或是昆仑山脚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随处可见藏、汉、蒙古、土家等各族群众在广场上围圈共舞锅庄,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社会生活实践是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和维系纽带。锅庄的广泛流行,得益于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场景愈发常见,逐步形成了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那些离开家乡的藏族群众在此过程中,通过锅庄体现、传递着热情友善、开放包容,也使这一极具特色和魅力的歌舞文化拥有了更加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锅庄的大众化、公共化程度随之不断增强。比如成都双流区的康巴艺术团,从当初藏族居民休闲娱乐的锅庄队到眼下当地家喻户晓的舞蹈社团,成为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如今,锅庄组织者常常根据参与人数来灵活地调整圆圈阵型或方队阵型,并对音乐曲目、舞蹈动作等进行重新编排,再加入现代流行的广场舞元素以适应各类舞者的需求。如此,锅庄在各族群众深度参与的共舞共享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这些年来,锅庄的传承发展更是得到了各级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些地方还将其纳入城市广场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项目,在公共性文化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前文提到的成都市双流区为满足喜爱锅庄的各族群众文化需求,特意开辟了“康巴广场”供其使用,在春节、国庆等节庆期间举办系列舞蹈展演活动,不断形塑着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其实,锅庄传统特色的围圈而舞,本身从心理上就强化了集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早已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更不分男女老少,每当乐曲响起,人们都会默契地牵起手来,或围成同心圆欢快起舞,或动作整齐地舞成方阵,徐徐铺展开一幅幅各民族亲如一家、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图景。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9期
文:张耀 田甡睿
作者张耀为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田甡睿为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