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中华文明是由多个区域性文化交汇交融而成,区域性文化的作用发挥必将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青海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也是中华特色文化生态的重要涵养地。作为古代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冲,这片多民族繁衍生息的沃土,无疑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是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历史见证地,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多向链接汇聚和辐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部青海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具有“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总体性特征。青海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形态,造就了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等地域文化,昆仑文化、彩陶文化、古羌文化、唐蕃文化等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等生计文化,还有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如同涓涓溪流,或似浩浩江河,这些文化不断汇入中华文化汪洋大海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百川没有方向,不归入大海,终究会干涸;如果大海不能包容,没有源头活水注入,必将日益消损,失去原有的广阔。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青海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新时代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新时代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把握青海文脉传承特点,明确提出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之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之一”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青海许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田野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渐渐活起来,古老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绽放出全新光彩,为青海铸就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如青海柳湾遗址、喇家遗址、宗日遗址、沈那遗址、热水墓群等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助推了青藏高原区域文明研究进程,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中发出了“青海声音”。青海地区的文物展示不断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黄河、长城、长征、长江四大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以及热贡、格萨尔等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高质量推进。青海文化因交流交融而辉煌,因创新发展而精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同向发力、互促共进的统一体。我们要紧跟领袖步伐,感悟思想伟力,牢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这一前提,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开拓前进,推动青海文化和美共荣,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提炼传播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青海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其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坚持自信自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海丰厚的文化底蕴充满自信,坚定前行决心,提振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志气、骨气、底气。
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推动青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努力补齐文化建设短板,增强忧患意识、安全意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积极应对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昆仑文化、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和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等品牌的打造升级,让青海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青海标识,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坚持胸怀天下,将青海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在积极吸收借鉴一切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向世界展示好大美青海生态共生之美、人文和谐之美、民族共进之美、文明共荣之美。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1期
文:鄂崇荣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