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天地中和 彰显文明——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4-01-30

       肇始于元、成型于明、完善于清、发展于近现代的距今有700余年的北京中轴线,是由宫殿坛庙、御道街市、城门城楼、山水桥梁、报时建筑、纪念碑、纪念堂、广场等一系列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居中道路,以及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 展示(部分) 李小林/摄


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祭天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仪活动,所谓“礼莫重于祭,祭莫大于天”,《周礼》中已有“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的记载。考古发现更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出现祭天的坛式建筑,与北京中轴线上明清两朝皇帝冬至祭天的国家礼仪场所——圜丘如出一辙。

       如今的北京中轴线,累积了元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其都城规划设计理念以及所承载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则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并且从不因王朝更迭、政权易代而中断,直到如今仍在持续发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将北京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继续向南向北发展,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北京新机场、永定河水系。

       北京中轴线是“择中立国”原则的重要体现。元明清定都北京后,特别强调北京的天下之中地位,并作为建都于此的合法性依据。元代霸突鲁说:“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明代杨荣《皇都大一统赋》云:“而其为都也,四方道里之适均,万国朝觐之所同。梯航玉帛为都邑之会,阴阳风雨当天地之中。”不仅都城选址时要考虑位于天下之中,进行都城规划建设时,也刻意将其营建为天下之中。比如长长的中轴线自北而南从宫城、皇城和内城穿过,形成大大的“中”字,便是天下之中的典型象征。

       北京中轴线及其建筑群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典型例证。


与时偕行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北京中轴线自元代起,直到当下,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成为活着的、发展着的文化遗产。

       具体而言,元大都比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的都城,都更接近《周礼·考工记》关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想都城模式,也形成了一条穿过大都、皇城和大内的中轴线。

       明代北京中轴线虽与元大都中轴线重合,但在建设和布局上有其创新。一是许多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命名径直使用左右、东西、文武这些对称性很强的语词。比如东直门和西直门、左安门和右安门、文楼和武楼,等等。二是体现在左祖右社和中央衙署的安排上。明代将太庙和社稷坛置于皇城内、宫城前,紧靠中轴线,还在皇城外修建T形广场和千步廊,并按照文东武西的原则安排中央官署机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特点。三是嘉靖年间修筑外城,将城门永定门安排在内城中轴线向南的延长线上,此前业已存在的天坛与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则分布于东西两侧,不仅使中轴线得到延长,而且使“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格局进一步彰显。

       清代在北京中轴线建设上也有诸多贡献,尤值一提的是围绕景山所做的建设,如在山前原明代山殿的基址上兴建了绮望楼,创造性地将至圣先师孔子置于中轴线。在更加突出中轴线地位的同时,也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天安门广场,提供国家礼仪活动空间和休闲场所;树立起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纪念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人民英雄,左右两侧建设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是新的“左祖右社”,显示对历史的尊重和新政权的立国之本与立政之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以纪念开国领袖的丰功伟绩。侯仁之先生曾经用三个里程碑概括北京城市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即明代皇城、紫禁城的修建,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东西长安街的贯通,中轴北延长线的建设。这三个里程碑都发生在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中轴线与时偕行的集中体现。这些都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多元一体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余年建都史。从西周时期诸侯国都城,到辽朝的南京、金朝的中都以及元大都,再到明朝、清朝的都城,北京成为多个民族建立政权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不断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中轴线又是都城的中心,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在北京实践的产物,其形成和代代延续本身就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最好表征。

       金中都的创建者海陵王完颜亮拟迁都燕京后,便派遣画工专程赴开封将北宋宫室建筑描绘下来学习,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改扩建金中都,由此形成北京第一条都城中轴线。元大都规划建设遵循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周礼》中关于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理想模式,这充分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华夏文化的理解、尊重、认同和践行。清代的统治者更以继承明代正统自居,在诸多方面都学习和继承明代制度,其中包括延续明北京城及北京中轴线的格局。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象征,被各民族普遍认同。

       在北京中轴线上举行的诸多礼仪,也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比如元、明、清三朝皆有在北京中轴线上颁布历书的做法。“珠宫赐宴庆迎祥,丽日初随彩线长。太史院官新进历,榻前一一赐诸王。”这是元代皇帝冬至日在宫廷中颁行历书的场景。明代颁历仪式多在九月朔日或十月朔日举行,场面盛大,国子监生、僧官道士、藩属国使者乃至部分普通士民,俱得赐历。清承明制,于午门举行 “颁朔礼”,所谓:“时宪书成,钦天监官岁以十月朔日进,并颁赐王公百官。午门行颁朔礼,颁到直省,督、抚受朔如常仪。”通过颁布历书,中央政府得以实现对举国事务的有序统辖,上下政令统一,军政事务、社会生活都能够按照时间规则运转,形成井然有序的整体。


丰富多元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毋庸置疑,北京中轴线的形成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体现着儒家崇尚的礼乐文明。比如,天坛供奉昊天上帝以及与天有关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太庙供奉皇帝的祖先及宗室和有功的大臣;社稷坛供奉社稷之神……这些都是儒家礼制的正祀。

       然而,北京中轴线所体现出的信仰是多元的。这里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比如清代紫禁城慈宁宫就是皇宫中供奉佛像的重要场所。清乾隆年间在景山峰顶建了五座佛亭,每座亭内供奉一尊佛像,统称“五方佛”。明清时期,中轴线上还修建了一些道教建筑,如紫禁城内的钦安殿、天穹宝殿和位于紫禁城西北方的大高玄殿,位于中轴线西侧的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均是道教活动场所。此外,还有萨满教祭祀场所,等等。

       北京中轴线上多种宗教和谐共处,正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表现。


以和为贵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紫禁城作为宫城,在北京中轴线上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前朝与后廷,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前三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均位于中轴线上,又都以“和”字命名,再清晰不过地反映了“和为贵”的理念和追求。此外,三大殿区域还有协和门和熙和门,也以“和”字命名。而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三宫名称都源于《周易》,亦与“和”密切相关。其中,《乾》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指出乾代表天,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天道大化流行,使万物各得其正,各尽本性,即可达到太和之境,万物得以顺利发展。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北京中轴线两侧分布着天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等国家礼仪建筑,承载着别异和同的礼乐文明。而在举行祭祀天地、先农、社稷、祖先等最重要的国家礼仪时,多要奏中和韶乐。中和韶乐包括多个乐章,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差别,但多以“和”“平”命名,也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如明朝嘉靖十年的祈谷乐章就包括中和之曲、肃和之曲、咸和之曲、寿和之曲、景和之曲、永和之曲、凝和之曲、清和之曲与太和之曲;清乾隆十一年圜丘九章则包括始平、景平、咸平、寿平、嘉平、永平、熙平、清平、太平等乐章。


保护传承 续写“何以中华”新篇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北京中轴线参与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为“何以中华”这部伟大史诗续写着首都“京”彩,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中华民族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集中展现了大国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对于传播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在中轴线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重要抓手,系统保护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努力让这座古都焕发更加蓬勃的时代活力。比如,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次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将“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全面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20年,推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申遗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2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2023年宣布将建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和志愿者制度,等等。

       同时,北京还借助数字科技推动中轴线保护、传承和利用,用科技手段更好地展示中轴线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策划推出“中轴线上”系列活动,联合发起“数字中轴,点亮文明——北京中轴线申遗‘数字中轴’”活动,举办“永定门光影秀”“古建音乐季”“唱响中轴”等特色活动等,不断加强中轴线文化形象塑造,全面增强中轴线文化感知力、影响力,让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推动北京中轴线社会价值阐释,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发展轴,充分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为目标,在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作出首都贡献、首都示范,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迈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与此同时,还应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传承赓续中华文脉研究”[项目编号:23LLZXA146]阶段性成果 )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期

文:张勃

责编: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