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提出了“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的任务和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发挥文物古籍作用,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生动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文物古籍内涵挖掘阐释力度不够、展示传播抓手不够丰富、形式方式有待创新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的研究阐释。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团结互助、多元一体的密切关系,共同缔造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历史。要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场上,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发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整合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资源,协助各博物馆梳理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物古籍“家底”,完善史料体系,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策划举办特色专题展览,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建议大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开放的教育实践基地或主题展馆近300个,已成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重要载体。建议进一步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由相关部委牵头成立行业组织,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组织编撰相关指导手册,为各地围绕主线策划基地建设和发挥功能提供参考依据和可操作的实施路径。搭建交流平台,及时研究、帮助解决各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议创新传播方式。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发挥中央媒体、各地党报党刊、民族工作战线所属媒体宣传阵地主渠道作用,形成广覆盖、常态化的宣传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全方位创新传播理念、内容、手段,充分发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将历史文物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服务。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巩固发展史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3期
文:们发延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