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小球“蹴”成大天地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同心畅享”系列活动——“邺城杯”全国蹴球比赛掠影
发布日期:2024-05-31

      今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当前,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指导下,全国各地正广泛开展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共享盛会、共叙情谊的热情,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5月25日至27日,“同心畅享”系列活动的首场比赛——“邺城杯”全国蹴球比赛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举办,记者走进蹴球赛场,感受“同心畅享”的火热激情。


用心成就“好球”

      “降雨量能预判吗?温度不会骤降吧?”袁顺利生怕不顺利,一个月前就在和县气象局反复确认比赛时的天气情况。12个省市的蹴球代表队和各界嘉宾百余人来临漳县,“只有我们做足了准备,大家才能畅畅快快地享受比赛,感受到河北人民的热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袁顺利说。

      3天的比赛,临漳天气晴朗、惠风和畅。随着比赛的圆满举办,小县城也更加热闹起来,当地的群众文艺队带来了精彩节目展演,嘉宾们还参观了解了“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临漳的历史人文。

      蹴球赛场设在县体育中心,吸引了不少赶来观看比赛的群众。现场气氛被一声声“好球”“漂亮”点燃,让比赛真正成为了一场全民的盛会。

      享受比赛的当然不止观众,还有参赛的各地各族运动员。川妹子安琪刚满14岁,“老将”李圣辉则是身经百战,运动员姚敏刚刚生完孩子就归队参赛……因为对蹴球的喜爱,让大家此次相聚在河北。

      每天的比赛都要持续到晚上7点,河北队的队员总是最后离场,他们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大家不时交流讨论,拿出手机录制视频,还在赛后找其他参赛队的运动员们请教。“相比拿奖,大家‘蹴’一场精彩的比赛更加重要。”队员们纷纷表示。

      “下次我们相约海南,再一起‘蹴’球!”这次跨越千里的参赛,也让海南参赛队员对中原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感震撼,结交了新朋友,收获满满。

      “这次比赛大家赛出了竞技水平、道德风尚,更赛出了团结友谊,促进了各民族运动员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了河北贡献。”河北省民委文教科技处处长耿栋良介绍说,此次共有17个民族的70多名蹴球运动员参赛,部分运动员届时将赴海南三亚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蹴”就浓浓团结情

      吕健力第一次接触蹴球,是在1998年国家民委举办的蹴球教练员与裁判员培训班上。自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再也没放下过这颗小球。他几乎从未缺席过全国大大小小的蹴球比赛,裁判执裁过程中遇到难题都得请他出马。26年来,吕健力参与了6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蹴球项目裁判工作,带出了一大批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很荣幸能够为保护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出一点贡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蹴球,甚至参与到蹴球运动中来。小小蹴球增强了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吕健力相信,这个被誉为“脚下斯诺克”的小球未来还会“蹴”出国门,获得更多球迷的喜爱。

      这次来河北参赛的全国各地的蹴球爱好者,就包括吕健力相熟的几位“老蹴球人”——安徽队的李耀泉、四川队的付立全、湖南队的杜文杰,他们参与蹴球项目已超过20年,都是从运动员逐渐成长为教练员的。“‘同心畅享’系列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面对面切磋交流的新平台。”这些年,各族运动员亲历了蹴球项目的变化发展以及不断推广普及。

      目前,蹴球规则已经较为完善,赛制也发展出男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单蹴、女子双蹴、男女混合双蹴等项目,成为了今年即将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中报名参赛省份最多的项目,将有27支蹴球队伍参赛。

      “这些年我们培养出了蹴球‘新星’,精彩的‘金球赛’(决赛赛点)也时有出现,大家对蹴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不论是兢兢业业二十多载的前辈,还是刚进球坛的“05后”小将,聊起蹴球,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项运动源自我国各民族长期参与、共有共享的传统文化项目,一直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也正因为有这么多热爱蹴球的人,才成就了活力满满、积极向上的蹴球文化圈,不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赛为媒兴文化

      成为一名优秀的蹴球运动员,要具备哪些素质?心态平稳、讲究策略、懂得取舍、冒险精神、默契配合……这项运作文雅、智体结合的传统体育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厚内涵,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

      蹴球其名取自甲骨文中蹴字形的“用脚踏球而行”之意,由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是我国一项十分古老的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有清一代,“踢石球”广泛流行于满、蒙古、回等民族中,在北京地区及黄河流域尤为盛行。

      在河北新城县石家镇遗址等地,曾出土放在孩童脚前的磨制石球,被认为是一种游戏工具。这是石球由生产工具演化为游戏用具的生动实证。

      从古至今,蹴球比赛都是在正方形场地进行,契合了中国哲学“天圆地方”之说。按照现代蹴球规则,双方运动员在边长10米的场地内比赛,场地中心有“岛”(一个正圆区域),为发球区之一。比赛用球为直径10厘米的硬塑料实心球,分红、蓝两色,运动员按顺序轮流用脚掌“蹴”球,球碰击本方或双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与台球有几分相似,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

      因为觉得“挺有趣、考验脑力”,谢克日叶·阿不都黑里力从新疆考到江南大学的第一年,就加入了学校的蹴球队,还和来自四川凉山的依比日体成为了蹴球混双搭档。如今,已经训练了两年的“谢姐依弟”组合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这次代表江苏来河北参加比赛。

      “我们都从比赛中交到了好朋友,也学会了怎样与队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共创佳绩、共享荣誉。”无论结果如何,开朗的两人始终相互鼓劲,团结拼搏。

      贵州队的“老将”胡家卫夺得了此次比赛男子单蹴、男子双蹴两个项目的第一名。对他而言,蹴球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的事业,以赛代训、以赛会友,磨炼心智、优化战术。有着10多年比赛经验的胡家卫,现在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他希望把积累的蹴球技巧传授给更多热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让更多人爱上这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1.jpg

      “同心畅享”,美美与共。

      三天的全国蹴球比赛落下帷幕,精彩的序曲正在唱响,心与心的距离愈发贴近。距离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只有不到半年时间,让我们共同期待,各族运动员们在椰风海韵的赛场续写民族团结情谊新的篇章。


文/图:本刊记者  龙慧蕊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