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用好《概论》教材 讲好“三交”故事
充分释放“金教材”功效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4-06-03

      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是回应国家需要和时代要求,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概念、基本理念、理论渊源、历史演进、未来道路的重大成果,堪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生动典范”,其意义和价值必将在今后社会各界的学习和使用中不断彰显。

      学好用好《概论》,不仅是当前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要求。作为《概论》编写参与者,笔者谨围绕如何学好用好《概论》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悟透理论,把准概念。《概论》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是全书的纲领,从学理、哲理上讲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既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又有中国大一统进程的历史逻辑,还有“两个结合”理论成果的实践逻辑,只有把握住这三种逻辑,才能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必然性。“十二个必须”“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四对关系”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理念,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和内容,为具体工作和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方法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明确了方向。

      概念界定,精准性要求极高。《概论》不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还凝练多方面的意见,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作出了最新的界定。因此,悟透理论、把准概念是我们学好用好《概论》教材的关键,尤其对于承担《概论》讲授的老师更是如此,只有自己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第二,要树立正确史观,明辨是非。中华民族的演进有其独特的路径和表现,很早就塑造了多元一体的稳定格局,与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有明显不同。而一些国外学者在观察中国历史时,往往夸大、曲解历史上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对立,提出所谓“内亚史观”“新清史观”“征服王朝论”“赞米亚”学说等史观。这些错误史观一方面在史实层面就存在太多漏洞,缺乏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往往陷入预设答案的强为之解;另一方面,其背后往往掺杂着复杂的政治目的。

      《概论》贯穿对这些错误史观的辨析与批判,正是为了正本清源,使读者能够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于承担《概论》讲授的老师来说,必须深刻剖析这些错误史观的弊病,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影响。

      第三,要通历史脉络、抓时代特征。《概论》第三至十五讲分时期讲述了中华民族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全书的主体内容。这种史料丰富、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体例完整的书写历史的叙事方式,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和好评。但对于承担《概论》讲授的老师而言,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通晓历史脉络、抓住时代特征。

      在《概论》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深入思考中华民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个历史时期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参考大量学界研究,梳理了从文明初现、华夏共同体、大一统、中华民族大交融、华夷一体、共奉中国的内聚发展、中华民族大统合、中外会通到中华一家的中华民族自在演进历史脉络,以及近代民族危亡下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解放、富强与伟大复兴的自觉历程。各讲题目的反复斟酌拟定,各讲序言和小结的高度凝练概括,正是为了呈现清晰的历史脉络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是这种不断追问和思考的结果,也正是这部分内容的精华所在,因此应该成为老师重点理解和讲授的内容。

      第四,要善用典型案例,弄通关键问题。《概论》理论性强,具有思政课程性质,如何能将课程讲得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授课老师多做尝试。而善于利用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问题讨论和主动查找资料等方式,把相对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无疑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尝试。以第八讲辽宋夏金时期为例,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政权对峙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发展呢?可以从各政权对“中国”一词的竞逐这一典型案例入手,让学生去查找更多当时的文献记载并讨论其背后的观念,使学生直观地明白各政权的并立不是民族对立,对“中国”正统的认同、制度的继承、文明的向往是各政权下各族民众共通的,他们共筑了“中国”版图,谱写了元明清三代再续大一统乐章的前奏。

      第五,要保持开放机制,不断完善内容。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概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引领作用。毕竟作为一本统编教材,其能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中华民族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所包涵的内容是海量的,因此很多更加直观、生动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呈现。比如,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的展陈转化成电子资料,作为《概论》的配套资源,并在今后不断丰富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开通一个信息搜集反馈渠道,及时精准地做好《概论》修订工作。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4期

文:张卫忠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责编: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