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与共 · 看见新疆
万里戍边疆 筑渠兴家园——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
发布日期:2024-06-06

      这是一条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大渠,也是新疆伊犁历史上人工建造的最大水利工程,开凿200多年,至今仍灌溉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12个乡镇场的34万亩良田,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渠”。

      在锡伯语中,水渠、大渠被称作“布哈”。当年,布哈始成,灌区面积逐渐拓宽,最终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农田水利生产系统,也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它的诞生,极大丰富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展现了水利在协调人水矛盾、人地矛盾中的重要功能。2017年,凝结着伊犁各族群众智慧与心血的布哈农业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是得益于该系统悠久的种植历史以及大渠所带来的充足水源,使察县成为了新疆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而由大渠灌溉农田的粮食产量占到了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治田先治水。清代嘉庆年间(1802年至1809年),在伊犁河畔,万里西迁而来的锡伯军民齐心协力,春秋两季出工,夜以继日地劳作,于荒芜之地筑坝引水、广开沟渠,建成了数万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清代是新疆水利事业突飞猛进的阶段,中原的先进技术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不断传入,造就了天山北麓以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壮丽自然人文景观。

      正是在伊犁各民族的代代守护、共同建设下,察布查尔大渠及其灌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伊犁河灌溉区灌溉农业的发展和绿洲景观的形成,其历史、科技和文化等遗产价值也日益凸显。

DJI_0862-1_Panorama_副本.jpg

远眺察布查尔大渠 赖宇宁/摄


万里西迁传佳话 图公开渠成美谈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应西北地区边疆防务需要,驻扎在盛京(今沈阳)的锡伯官兵受命于清廷,挑选了1020名身强力壮、善骑射狩猎的官兵,携家眷共3275人前往新疆伊犁驻防。他们赶着牛车,拉着行装,顶风冒雪,用时一年半跋涉万里路途到达伊犁。“车辚辚,夜夜餐风露宿;路漫漫,日日劳累已极”,诗人管兴才在《西迁之歌》中的描述正是对西迁路途艰难状况的真实写照。

      等到达伊犁绥定(今霍城县),这些历经险阻、衣衫褴褛的锡伯军民全都梳洗整装,以最佳状态接受伊犁将军检阅。最终,实际到达伊犁的军民共计4295人,包括路途中出生的350余名幼童和自愿随军西迁的400余名百姓。

      “二百年来金戈铁马纵横驰骋,岂容沙俄的魔爪来凌辱和吞食,每一个嘎善(村庄)都是一个英雄的城堡,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每一寸土地!”一曲壮烈的西迁之歌,将锡伯军民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为铭记西迁壮举,弘扬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精神,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察县人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形成了传承久远的锡伯族西迁节。2006年,西迁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彼时,驻守在伊犁河南岸一带的锡伯军民疏浚了准噶尔时期开凿的绰霍尔旧渠,开垦耕地1万亩,年产粮食约2.2万余石,实现了自给自足。年过数载,原有田地碱化严重,谷粮歉收,再加上人口翻一倍,旧有屯田规模已经不敷耕种,当地百姓一时陷入了衣食无保的生存困境。

      当年西迁队伍中有个9岁的孩子,随父母来到伊犁,名叫图伯特,小名图克善(锡伯语意为“牛犊”)。清嘉庆四年(1799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图伯特成为锡伯营总管。自此,他率人实地勘测绰霍尔旧渠一带的地形,并向伊犁将军松筠呈请开挖大渠,引伊犁河水灌溉、扩大耕地的建议。

      伊犁河南岸为崖,地势较高,水怎么引得上来?且再过些年就要换防了,何必劳师动众,做无谓开垦?面对疑虑,图伯特以所收集的资料论证开挖大渠的可行性,并向伊犁将军和族人立下誓言:若不成功,卸甲归田,且九族代代承担责任。

      最终,图伯特的建议获准,他带领锡伯官兵在察布查尔山口开渠引水,又从8个牛录(八旗制度中的军政合一单位)抽调出400余名劳动力,分成两个大队,于春秋两季分期轮换出工。每挖取一段,就引一段水开荒耕种,使得当年开挖当年就能收益。经过7年努力,一条东西长90余公里,深3米有余、宽近4米的大渠终于竣工。

      大渠挖成后,累计扩大开垦土地7.8万亩,很快扭转了食不果腹的局面,并且家家富裕、人人丰足。清代学者徐松途经锡伯营看到良田千顷,在《西域水道记》中发出感慨:“既浚新渠,辟田千顷,遂大丰殖,雄视诸部,郑白之沃,不足云也。”甚至徐松认为,被汉朝班固比作衣食之源的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都不足以与这一条伊犁大渠相提并论。

      “仁政堪媲前贤瑞麦呈祥,懿行垂范后昆恩泽远润。”为感念图伯特的伟绩,锡伯营民众在其生前所在正蓝旗(纳达齐牛录)建立了图公祠。大渠龙口遗址处的图公碑上则端正书写着“图公精神世代相传”,碑刻记述着当年图伯特率众开渠的历史事迹。

      如今,坎乡坎村村民、野外文物看护员沙比热木·阿不都热依木每周都要来大渠龙口遗址巡护、打扫卫生。她的腿脚有些不便,却毅然坚持了下来。她骄傲地说:“大渠灌溉着我们村的田地,贡献大着呢!我能一直巡护大渠,给大家讲图伯特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有意义。”每年清明节期间,当地的各族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等都会自发组织到图公碑下缅怀图伯特,感悟图公精神。


水流不息润万户 代代传承建家园

      位于察县东部的坎乡是察布查尔布哈农田水利系统的核心区域,至今,该乡杏花村的渠首老龙口遗址仍发挥着引水作用。整个系统以察布查尔布哈为主线,东西长约90公里,北以伊犁河为界、南到察南渠渠线,东起坎乡渠首、西至中哈国界线。当年,图伯特对龙口位置的选择充满了智慧——利用伊犁河弯道形成的漩涡作为动力,将水自然引向高处,实现无坝引水,妥善解决了河道南岸地势高、引水难的问题。

      作为我国治水与治田并举的典范,察布查尔布哈农田水利系统的形成发展,使当地积累了许多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培养出许多水利专业人才,他们随后在伊犁地区的皇渠、阿苏奇大渠和塔城地区的阿布德拉大渠、哈尔博户大渠的开凿中担任技术指导或提供支援,为新疆水利事业作出了贡献。

      20世纪50年代前,为解决灌溉中出现的泥土淤积、渠堤不稳等问题,察布查尔布哈曾有过3次大整修。新中国成立后,各族军民戍卫边疆代代相承,开渠兴边也是交相接力。

      1962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批,时任新疆农垦厅副厅长袁新兼任察县县委书记。到任后的袁新很快跑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为当地科学种田规划蓝图,并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冬小麦高产栽培等种植技术。1964年,他率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建成新中国察县农田水利第一大工程——红旗渠,7万多亩农田因此受益。为进一步扩大屯田面积,袁新又把目光投向了察布查尔大渠南岸。这里土地辽阔,但无水灌溉,那时仍是一片荒原。通过测量和实地考察,形成了在察布查尔大渠总分水闸处开挖察南渠的方案。1965年起,全县人民团结奋战,建成全长83公里、灌溉面积达6.5万亩的察南渠。

      如今,大渠总分水闸处的碑亭内还刻有3幅碑文,中间一幅是“察布查尔伊犁河灌区水利工程示意图”,左右两幅分别是对图伯特和袁新率众开渠的详细介绍。“千万顷,渠南北,泽西东。人间万事,百姓最重天山轻”,字字句句都是对两位先贤为察县所作贡献的精辟总结。2008年10月,按照袁新遗愿,其后代将他的骨灰撒向了察南渠,让他与深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永远在一起。

      一代接着一代干,包括两条大渠在内的察布查尔伊犁河灌区水利事业不断推进。20世纪90年代大渠提升等级,建成防渗渠,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土地产出。2004年至2008年,伊犁河南岸干渠开工建设,全县耕地面积近170万亩。

      “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意为“粮仓”,这里历经世代开垦,荒原终成百万亩肥沃良田,“粮仓”二字实至名归。

DJI_0811-1.tif0_-_副本_-_副本.jpg

察布查尔的插秧季 赖宇宁/摄


稻花香里说丰年 乡村振兴正当时

      膏腴之地,沃野千里,只盼年年是丰年。目前,察布查尔布哈南岸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北岸则主要种植水稻和高效经济作物。经过多年耕种,当地已形成多品种混栽混收耕作体系。该系统的遗产地则逐渐衍生出耕地、草地、林地、次生林、滩涂地、湿地等多种地形地貌,野生植物品种更加丰富,形成了生态平衡、生物多样的自然生态,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农田景观,与周边的崭新民居、挺立白杨相映成趣。

DJI_0005-1.jpg

察布查尔的美丽乡村一瞥 赖宇宁/摄

      而那蜿蜒流淌、源源不断的布哈,就像一条条坚固的纽带,将当地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乡亲们通过互帮互学生产技术,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在辛勤劳作中建立了深厚友谊,为维护民族团结、共同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夯实了物质基础、思想基础。

      在察布查尔布哈农田水利系统的核心区,有取水龙口、特色村寨、百年民居、图公祠、牛录城墙等与系统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体现地方风情的民俗、饮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参加的正月十六抹黑节,是当地人为迎接“五谷神”下凡、祈求五谷丰登而设立的节日;美味可口的特色发面饼、面酱、风味咸菜等,都是当地的美食。

      无疑,这些遗产集中体现着察布查尔布哈的发展脉络及历史文化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察县各民族与布哈之间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也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察县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传,当年察布查尔布哈建成后,嘉庆帝召见图伯特。他专程带上当地大米前往觐见,得到皇帝的赞赏。如今,察布查尔大米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飘香特产,助力着乡村产业振兴。

      这些年来,察县大力发展品牌稻米,不断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科技投入力度,扩大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密切兵地交流,依托“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水稻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确保察布查尔大米品种、品质不断优化。2010年,察县完成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水稻)认证。2011年,察布查尔大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全县具备“察布查尔大米”商标注册使用权的企业有19家,成为自治区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具备使用权数量最多的产品,产品行销全国各大城市。全县的27家大米加工企业中,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还有10个水稻种植合作社,惠及3000余农户。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中心、博士后实践基地在察县挂牌成立,助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立足县域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的优势,察县做活“水文章”,对适宜发展稻渔产业的低洼田统一进行高标准改造,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好田”,形成“田成块、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稻渔共作基地。积极推行稻田鸭、稻田蟹种养结合模式,发展旅游、观光、体验、品尝于一体的水稻种养结合示范区,提升水稻产业的综合效益。经过长期试验和大力推动,稻田鸭、稻田蟹种养技术日趋成熟,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随着种养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察县种业振兴步伐进一步加快。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察县通过深入推进“藏粮于技”工程,与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合作,联合开展超高产创建活动,建成小麦、玉米、大豆、水稻高产示范田198个,示范面积3.52万亩,推广粮食种植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不断促进全县粮食单产稳步提升。

      五月阳光暖,农忙正当时。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条条大渠水流潺潺,稻农们在波光滟潋的水田里忙碌着。微风吹过,嫩绿的秧苗轻轻摇摆,田野间荡漾起勃勃生机……这就是美丽富饶、希望无限的察布查尔大地。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5期

文:李剑 梁勇

作者李剑为伊犁日报记者

梁勇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责编:龙慧蕊 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