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与共 · 看见新疆
生命之泉 滋古润今——探访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
发布日期:2024-06-06

      盛夏新疆,骄阳似火,“绿洲”拥抱“火洲”,一场冰与火的交融,润泽着天山脚下的沃土。

      新疆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高温令人燥热难耐,然而在火焰山之下,源自天山博格达峰的冰山融水静谧深流,经由一条条蜿蜒的人工暗渠,源源不断流向绿洲深处的农舍、田园。这就是分布于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下灌溉水利工程——坎儿井。

      坎儿井的修建历史悠久。目前全疆共有坎儿井约1540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坎儿井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雪水万涓,涌流八方。

      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一样凝结着古代各族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有“地下水长城”之称。2003年,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悠远坎儿井,滋养绿洲美。

鸟瞰葡萄沟_(3)刘健_摄_副本.png

大漠戈壁深处的绿洲——鸟瞰吐鲁番葡萄沟


人工开凿的“生命之泉”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尤其是吐鲁番盆地年均降水量仅约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当地气候条件本不利于发展农业,但丰富的冰山雪水仰仗吐鲁番盆地地理坡度,因势利导从博格达峰和喀拉乌成山导流进入地面,用于灌溉绿洲农田和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坎儿井属于人工开凿的地下暗河,是建造在荒漠干旱地区的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工程。

      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主要由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构造组成。开凿坎儿井时,从需要用水的村庄低处逆向往天山方向的山体高处挖暗渠,每隔20至50米挖一个向下的竖井,用于为挖掘暗渠定位、输送泥土、通风供氧。当暗渠不断接近山体时,就可连通地下水暗流,形成引水通道。一条坎儿井通常有几个到几百个竖井,最浅的1米,最深的可达100多米。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也称“集水廊道”或“输水廊道”,一般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两部分,前者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用于汇集水流;后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主要发挥输水作用。明渠则是方便人们日常取水的小渠。暗渠和明渠的分界点为龙口,其上游是暗渠,下游是明渠。渗入地下的天山冰雪融水通过暗渠,流向村庄后再通过明渠接入地上的涝坝,供农田灌溉和生活使用。

      在没有指南针和定位仪的年代,为保证暗渠与竖井连通,人们在修建坎儿井时要确定开挖坡度和方向,于是人们智慧地发明了木棍定向法和油灯定向法。整体来看,坎儿井系统设计巧妙、自流取水,不消耗动力、不受季节影响,深藏地下,防止了水量蒸发。可以说,坎儿井是新疆各民族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智慧体现,充分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无愧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奇迹之一。

      素有“地下运河”之称的坎儿井,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吐鲁番盆地绿洲以及绿洲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史记》、居延汉简等都记述了西域“竖井通渠”之法。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中也有关于“胡麻井”的记载,还涉及到管理水利的机构“掏拓所”、水官“掏拓使”等。清代《河海昆仑录》则写到:“吐鲁番多火风,风大沙石飞走,渠水堙耗,故须坎井。”这些都说明坎儿井在新疆古代农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至今,在吐鲁番的茫茫戈壁上,还能看见一串串的蜂窝状土堆,这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深井之下,涓涓泉水经暗渠、明渠流向村庄、农田,浇灌着绿洲的农作物,滋养着绿洲的人们。

维吾尔族姑娘在坎儿井取水.jpg

吐鲁番的维吾尔族姑娘在坎儿井取水


“这是我们的母亲河”

      坎儿井像一道道血管,遍布吐鲁番盆地的“全身”。

      走进吐鲁番市高昌区原种场,一条9公里长的坎儿井蜿蜒穿过街道,许多农户的家就建在坎儿井明渠旁。尽管如今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大家还是喜欢在明渠里取水煮茶、洗菜做饭。“这是我们的母亲河!”村民们对从小喝到大的“河水”尤为珍视。

      款款暗渠,饮水思源。

      在清代史籍文献中,不乏关于新疆各族民众共同利用水利掏挖技术,持续对坎儿井进行改良创新的记录。乾隆年间,中原人士武万祥的祖父受新疆屯田政策吸引,到吐鲁番挖掘坎儿井屯田种地。嘉庆年间,来自中原的王氏、马氏在吐鲁番雅尔湖挖坎儿井18条。道光年间,林则徐赴南疆勘地,途经吐鲁番,“目睹吐属水利之困难达于极点,良田美壤弃之如遗,于是酌古准今,悉心研究,开挖坎井之法,得以进步改良,因而逐渐推广”。经林则徐等人大力提倡,官府招募中原农民进疆认垦,吐鲁番开凿坎儿井达到100余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为纪念林则徐的贡献,人们也亲切地称坎儿井为“林公井”。

      清光绪三年(1877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与吐鲁番地方官员一道开展坎儿井恢复与维修工作,派遣官兵协助当地民众修复旧井、开挖新井,掏挖185条。此后,新疆巡抚多次划拨经费、下拨粮食,坎儿井的掏挖工程再度掀起高潮。有清一代,在官方和各族民众共同努力下,吐鲁番累计开挖坎儿井约1160条,成为吐鲁番的主要灌溉水源。

      随着新疆与内地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往来互动日益频繁、深入,坎儿井的掏挖技艺也不断得到传承创新,既沿用古老的传统掏挖工艺,又借鉴中原的凿井技术。当时,还出现了有关坎儿井的契约,尤其是出现了同时写有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的买卖契约。它们不仅继承了魏晋时期吐鲁番地区汉文契约格式,还吸收了高昌回鹘时期汉文与回鹘文的契约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原与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吐鲁番市及各乡镇组建了专门的挖井队,常年对坎儿井进行掏修和保护,并出台了相关保护条例和法规,当地村民自发制定《坎儿井村民公约》,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保护坎儿井,成效显著。

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源景区参观。.jpg

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源景区参观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伟大工程

      丝路千年,相交万里。

      坎儿井源源不断地将冰雪融水运送到吐鲁番盆地深处,哺育了交河、高昌故城的人们,更滋养了火焰山下的田园绿洲。荒漠戈壁之上,自古以来各民族繁衍生息、相濡以沫,共同建设和美家园,共同创造多彩文化,吐鲁番亦成为多种文化汇聚融合的枢纽。来自各国的使节、商贾、诗人、探险家、传教士、僧侣频繁往来,或途经或驻留,他们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往西方,也将不同国度的文化、科技、宗教带到中国。吐鲁番出土的大量汉文、粟特文和梵文文书等,都体现了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坎儿井。它的出现使干旱的荒漠有了生机,为动植物创造了生存生长环境,为形成人类宜居的绿洲创造了良好生态。

      如今,坎儿井主要分布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坎儿井在世界上一些干旱地区都是一种相对稳定有效的古老灌溉系统。

      2023年9月,在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上,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传承保护研究及传承利用报告发布。

      作为世界水利灌溉史上的工程奇迹,最多时整个新疆共有坎儿井2000多条,然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等原因,特别是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不断萎缩,保护坎儿井已经刻不容缓。

      200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完成对全区坎儿井的系统普查,首次为每条坎儿井建立“档案”;2005年,《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批复实施;2006年,坎儿井入选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名单,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同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施行。

      为了让这一古老的水利设施恢复生机,2009年起,全国首次大规模的坎儿井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投资1亿多元对新疆200多条坎儿井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固,共加固竖井1.9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900公里。其中,吐鲁番抢救性保护加固坎儿井165条,加固竖井1.4万个,掏捞清淤明渠、暗渠近700公里,已加固维修的坎儿井出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将新疆坎儿井列为专题调查项目,启动编制“新疆坎儿井保护项目实施规划”,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保护利用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国家文物局多次前往吐鲁番调研坎儿井活态文化遗产工作。吐鲁番地区组建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小组,不断探索恢复原状、加固等新工艺,实现了坎儿井文物本体保护和传统工艺延续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其原貌。同时组建掏捞队,配备现代专业设备并配合传统掏挖工具,对年久失修、坍塌堵塞的坎儿井进行掏修加固。经过连续7期维修加固工程,拓展了坎儿井涝坝的功能。持续开展坎儿井文化展示提升和微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目前,吐鲁番已有165条有水坎儿井已经重现粼粼清波,总长度达3491.74公里。2017年以来,坎儿井水在冬季用于生态补水,让干涸的艾丁湖再次出现湖面。

      这些年来,吐鲁番市高度重视坎儿井的保护利用工作,制定《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保护与利用规划(2023—2035)》《吐鲁番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保护总体规划》《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恢复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普查、分级分类修缮保护好坎儿井。

      这项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还孕育了独特的非遗技艺——自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吐鲁番市培训认证了150余名掏捞技艺传承人,实施完成了非遗传承人基本情况信息造册。与此同时,推行“文物保护项目+村民”模式,利用农闲时期进行保护施工,雇佣当地农民作为坎儿井保护修缮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助力坎儿井保护项目实施地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和坎儿井掏捞技艺的传承发展。

      2023年8月,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及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咨询研讨会召开,多位专家学者为坎儿井保护利用和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建言献策。目前,该项申遗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奇观坎儿井,文旅焕新生。

2024年5月19日,2024年“中国旅游日”新疆吐鲁番分会场启动仪式暨坎儿井民俗园开园典礼现场。刘健_摄.jpg

5月19日,2024年“中国旅游日”新疆吐鲁番分会场启动仪式暨坎儿井民俗园开园典礼现场

      盛夏时节,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吐鲁番,在游览火焰山后,走进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在使用,让游客不禁感慨祖先们的智慧,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让坎儿井流淌,让文物说话;打造“坎儿井”品牌,讲好新疆故事。目前,吐鲁番市打造了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文艺歌舞、餐饮住宿、观光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综合体。全市现有A级景区39家,开设了坎儿井游乐园、坎儿井民俗园、交河驿·坎儿井源和坎儿井传承区,全方位展示坎儿井的原理结构、分布情况、灌溉功能、文化内涵及演变历史,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接触体验坎儿井的地下暗渠。

      多途径多方式促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吐鲁番市还将坎儿井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使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全市选取了托克逊县大瓜克其克坎儿井、鄯善县木匠坎儿井、高昌区克其阔什坎儿井的涝坝作为微景观改造对象,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新农村文化阵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凝结着各族群众智慧的坎儿井,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门“打卡”地。许多游客在葡萄架下吃瓜果,深入地下看坎儿井,当地村民则会向他们讲起与坎儿井世世代代相依相伴的故事。坎儿井清冽的甘泉,滋润着这片古老而新生的大地,也流进了各族群众的心田里。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5期

文:赵毅 李刚 尚杰

作者赵毅为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李刚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馆员

尚杰为光明日报记者

图:刘健

责编:刘雅 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