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核桃的地方有很多,而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核桃以果实大、壳薄易剥、出仁率高、味香甘甜、油脂丰富、无苦涩味等特点,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叶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荒漠地带,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对根系发达、怕涝、喜光、喜透气的核桃树而言,这里是绝佳的生长地。
雄伟的昆仑山、柔情的叶尔羌河护佑滋养着古老叶城,其建城史可以追溯到2100年前,而当地培植、生产核桃的历史也几乎同步,孕育出了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核桃文化。作为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叶城是目前新疆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2023年6月,新疆叶城核桃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叶城核桃”品牌建设又添了一张沉甸甸的文化名片。
七仙传说 种源传承
相传,核桃传入西域后最早生长在昆仑山,是西王母的圣果,“核桃七仙”便是圣果的化身。在叶城县西南的河园镇,发现了喀什地区目前最古老的核桃树群,其中恰好有树龄超过千年的7株古树。于是,人们便将之称为“核桃七仙”,分别命名“福、禄、寿、喜、安、康、和”,并作为名木古树资源加以保护。核桃王“福树”“禄树”寓意福禄无疆,“寿树”“康树”祈愿健康长寿,“安树”“喜树”象征安定团结、喜迎宾客,而“和树”则有着“天地人和”“和和美美”之意。
历经沧桑的古核桃树群中,最大的一棵树已见证1600多年光阴,胸径1.55米、高25米,占地360平方米。至今,古老的核桃树群仍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以形状奇特、气势雄伟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些古树,是见证叶城各族先民勤劳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树,也是兼具丰厚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河园镇核桃七仙园获“平均树龄最长的古核桃园”和“最大的古核桃树”两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认证。
核桃是胡桃科胡桃属的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适合种植于旷野。古树作为考证叶城核桃栽培历史、研究地方种质的重要资源,将其保护传承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叶城县正在制定核桃古树保护办法,组建核桃古树保护与发展协会,开展核桃古树资源调研,建立古树身份档案,实时监测古树生长情况。
“一年种,二年长,三年核桃挂满筐。”种质资源是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叶城核桃品种丰富,均可达到国标一级或优级标准。特别是纸皮核桃品种,含油量更高达75%。叶城一直注重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发和利用,2020年7月建立了核桃种质资源圃,目前已收集保存国内外200余份品种资源。通过对这些品种的遗传稳定性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以优异种质资源为亲本,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工作,为叶城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优良的品种。
叶城县河园镇核桃七仙园内树龄超过1600年的古树 马甲兵/摄
核桃熟了 文化活了
“核桃大树古风悠,虬干苍皮绿叶稠。”核桃仁油润香美,在古代十分珍贵,仅用于皇家贡品,被称为“万岁子”。核桃仁含有钙、铁、磷、锌和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生食亦可榨油食用。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因核桃一次栽培、百年收益,又有“百年庄稼”“长寿果”之称,老百姓常以它作为婚姻和爱情的象征。
据《本草纲目·果部》记载,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之功效。民间也流传“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其药用、保健价值可见一斑。核桃树的根、叶、果皮提取液都可入药,其根茎还可杀虫,种仁可温补肺肾,特别是其中富含亚油酸,可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每年8月,叶城核桃陆续进入成熟期,果园里一片忙碌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饱满的青皮核桃青翠欲滴,树影斑驳间,三颗一枝、五颗一簇,长势喜人。
待到9月中旬,叶城相继举办欢庆丰收的核桃节、采摘节以及“核桃熟了”系列文化节。期间,核桃高产状元评定、核桃第一杆拍卖、非遗歌舞和民俗展演等颇具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总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
核桃博物馆、核桃七仙园、生态观光园、养生文化衍生品……小小核桃果,彰显着叶城的亮丽风采。在“文化润疆”大背景下,这些形象生动、特色鲜明的展示,深化了叶城核桃文化的内涵,也引导着当地各族同胞感恩幸福生活、厚植爱国情怀。如今,素有“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美誉的叶城,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核桃文化融入其中,积极推进核桃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核桃成为叶城文旅的一大特色亮点。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叶城核桃文化已然成为我国林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文化根基。
叶城县江格勒斯乡博斯坦村核桃高产示范园 马甲兵/摄
致富金果 情谊硕果
在叶城,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核桃,20个乡镇遍植核桃树,当地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各族群众人均拥有核桃林1.5亩,超过35万人从事核桃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包装、电商等,年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核桃产业的收入达到3917元,占全年总收入的30%。毫无疑问,核桃已成为叶城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金果果”。
铁提乡巴什托普贝格村的马富军是核桃种植大户。从10多年前的门外汉,到如今的“土专家”“田秀才”,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林果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指导。在全县核桃提质增效工程的带动下,他家核桃从最早的土核桃变成了广受市场青睐的优质品种。“500多亩核桃园一年比一年收成好,每亩产量达到320公斤左右,年收入超过70万元。”马富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这些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核桃产业发展,叶城县按照“稳定面积、提质增效”思路,坚持走精品、高产等高质量发展之路,邀请技术指导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培训,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核桃管理实用性技术,以科学合理的管护保障核桃品质。
目前,叶城县已形成集约丰产标准化建园发展模式,基本完成良种嫁接改造、果园疏密、低质低效林果质量提升和水肥科学化管理等建设任务,创建高产示范园3.8万亩,平均亩产量达230公斤,最高亩产达478公斤。同时,累计完成15万亩密植园疏密、20万亩核桃机械修剪、100万株核桃品种改优、连续3年每年完成114万亩次病虫害飞防工作,核桃产业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2019年以来,叶城县联合新疆大学成立核桃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以智能装备、智慧林果为基本支撑的现代核桃产业链,解决制约叶城核桃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问题,架起“产、学、研”一体化的桥梁,有力推动了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此外,还大力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农业科技特派员)主题培训,增进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往来互动。
除了核桃提质增效,随着上海等地对口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叶城县的核桃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当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疆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援疆企业,专做核桃深加工,研发生产核桃乳、核桃油、核桃分心木养神茶、核桃壳活性炭等20多种产品,还与2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设立40多家乡村生产车间,年收购核桃4万吨以上,带动1.5万余名种植户增收,帮助各族群众实现稳定就业。村民们纷纷从果农变工人,投身核桃脱皮清洗、烘干晾晒、分选分级等初加工领域,为龙头企业做配套服务。2022年,吐古其乡的拜什盖买村核桃林果专业合作社传出好消息——第一个外贸订单成功交易,1000多吨本土优质核桃销往了俄罗斯。
新疆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场,就位于叶城县的恰尔巴格镇。曾经,受限于基础设施条件,市场里交易的核桃大多是不分规格的通货,售价上不去。上海援疆叶城分指挥部以此为突破口,搭建核桃收购、仓储、交易、销售等完整链条,并进一步打造特色核桃产业发展区,讲好核桃文化故事,提升叶城核桃附加值,推动了当地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叶城县核桃的丰收时节 马甲兵/摄
名特优品 产业振兴
“背着核桃、赶着牛羊奔小康”“十万亩、百万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叶城县充分认识到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性,紧紧围绕核桃做文章、下功夫。近年来,叶城县进一步做大做优核桃产业,提出“农、林、畜三分天下有其一”,大力推行核桃在田间建园式发展,并推广优良品种嫁接改造,核桃面积发展到40万亩,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叶城薄皮核桃及系列深加工产品展示 马甲兵/摄
随着“十二五”期间广增效、“十三五”期间助增收,全县各乡镇继续推进核桃面积扩种,同时注重提质增效、树立品牌,大力招商引资,稳步推进核桃产业化。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叶城核桃已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营销”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早在2008年,叶城核桃就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曾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核桃大会银奖、第二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金奖,2018年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截至2023年,叶城县特色林果总面积82.5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达64万亩,产量超过13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果品远销国内外。
核桃浑身都是宝,其根、茎、叶、果实各有用途。核桃树干木质坚韧、细致、纹理直,可供建筑和雕刻用,是很好的硬木材料。2019年,喀什鑫淼木业有限公司在叶城县正式投产,以核桃树枝这种“不成材的木材”为原料生产密度板。目前,公司一年可利用剪枝后废弃的核桃树枝条近20万吨,按照每吨250元的价格收购计算,相当于为果农带来了5000万元收益。
过去,核桃青皮大多被丢弃,最多作为肥料使用。但事实上,青皮在古代就是黑色染料的原料之一。近年来,通过新疆宝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将青皮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的单宁酸粉末被广泛应用于皮革鞣制、染色等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叶城县通过充分挖掘核桃及核桃树的资源,实现了从枝条、青皮到果壳、果仁的全利用,激发释放出林果产业的深层活力,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非凡创造力,也促进了叶城核桃栽培系统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
目前,全县培育扶持核桃生产加工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还有核桃农民合作社415家、核桃种植大户167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形成了“县有龙头、乡有基地、村有合作社、辐射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了“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模式。同时,持续推动企业核桃机械加工一体化建设,现有各类核桃加工设备1045台、加工生产线33条,实现脱青皮、水洗、烘干、分选、剥壳脱衣等环节“一条龙”标准化生产,并与来伊份、光明食品集团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树核桃,玉叶金果;入口香甜,回味悠长。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5期
文:唐堪东 马甲兵 王珏
作者唐堪东为新疆日报记者
马甲兵为叶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珏为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责编:龙慧蕊 牛志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