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与共 · 看见新疆
边塞江南 多彩花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伊宁掠影
发布日期:2024-06-06

      2000多年前,细君、解忧两位汉朝公主向西远行,迢迢数千里赴伊犁和亲,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密切往来,传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佳话。

      180多年前,告别伊犁的林则徐慨然作诗:“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为自己戍守三年的祖国疆土留下无尽眷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其州府伊宁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伊犁九城之一”宁远城,同样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城市传统格局。如今,致力于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现代气息、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伊宁,重新修建了汉家公主纪念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等展馆,赓续历史血脉,传承中华文脉。

      每个到过伊宁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

      有着“花城”美誉的它,明艳而秀丽、古老而富饶,是足以与苏杭媲美的边塞江南;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的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灿烂的历史文化如同伊犁河水一般绵延不断,始终是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重要门户的它,如今正演绎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故事新精彩……

      2012年,伊宁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DJI_0439_Panorama_副本.png

伊宁城区一瞥 刘灵波/摄


“远方安宁”的美好愿景

      伊宁,古称“固勒扎”(盘羊出没的地方);清统一新疆伊犁后,改称宁远,有“远方安宁”之意,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乌孙国领地。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代中央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伊宁成为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末清初时期,被誉为“西陲一大都会”的伊犁位居天山南北政治、经济中心,及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代中央政府设伊犁将军并驻惠远城,统管新疆军政事务,巩固西北边防。此后,清廷在伊犁地区相继建起9座城池,其中宁远、熙春、惠宁等城的原址都位于如今的伊宁市。“伊犁九城”的创设,有效巩固了伊犁作为祖国边疆安全战略要地的地位,影响至深至远。

      伊犁河北岸,惠宁城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正在进行中。这座建于约250年前的古城,规模仅次于惠远城,残留的城墙超过2公里,曾有6个城门。惠宁城遗址及其与宁远城、熙春城原址的关系,集中展现了西北游牧地区各民族共守边疆而采用的独特的多城格局,见证了伊犁的军事、政治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梳理伊宁乃至伊犁的发展脉络,必定会提到林则徐。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被发配至伊犁。心忧家国的他从未消沉自弃,而是与当地各族民众并肩垦荒,修筑了至今仍造福伊犁的“林公渠”,浇灌了当地万亩良田,更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

      不仅如此,林则徐还在伊犁戍所夜以继日,用心用情辑成《衙斋杂录》一书,记录了以屯田为主的朝廷经营新疆的情况,成为后人研究新疆史迹的重要文献。随着对当地语言文字、民俗风情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他又挥毫写下《回疆竹枝词三十首》,以寄情志。这些诗作多有嵌用维吾尔语,既写实又富有诗意,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气息。如今,位于伊宁市区的伊犁林则徐纪念馆,是传承林公精神的重要平台,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众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

      近现代以来,六星街、前进街、伊犁街、阿依墩街……这些伊宁人耳熟能详的百年老街,无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活”历史。伊宁作为新疆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域,是新疆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同时,这里既是辛亥革命向新疆地区推进的战略据点,也是抗战时期西部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陆路和航空口岸。伊宁烈士陵园、中苏民航飞行员培训教导总队旧址等诸多遗迹,见证了伊犁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


缤纷多彩的喀赞其

      如果城市有颜色,那伊宁一定是蓝色的。

      春暖花开时节,坐上一辆哈迪克(传统马车),穿过古色古香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苹果花、海棠花、梨花沿街渐次盛放,几乎每栋民居都拥有蓝色的门窗、外墙,格外醒目。间或有屋主人将自家的房子刷成黄色、粉色等各种色彩,共同扮靓着伊宁城。走进其中任意一家,都会见到有着硕大葡萄架的小院、许多被精心装饰的房间,以及热情好客的屋主人。

      “南有喀什高台民居,北有伊犁喀赞其。”如今游人如织的喀赞其,既是一个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也是伊宁这座城市的重要文脉、形象窗口。“喀赞其”意为“铸锅为业的匠人”,“其”便是“工匠”的意思。历史上这里就是伊犁地区手工艺品制作销售中心,包括有蔬菜、皮革、花帽、钉马掌匠人等9个“其”。至今,这里仍然生活居住着13个民族、约12万人。沿街的上百家手工作坊里各色产品琳琅满目,烟火气升腾,百年民居也见证着伊宁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老百姓生活的变迁。游览喀赞其,就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沉浸式体验着古老与现代交织的伊宁。

      喀赞其的前进街上,一家手工冰淇淋老店生意红火。店主迪力木拉提·阿卜力克木忙着与线上线下的人们分享传统制冰技艺。这家经营快40年的小店,从简陋土屋起家,如今已在新疆开设了3家分店。尤其是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更是让小店声名远扬,这份“甜蜜的事业”给迪力木拉提和家人带来了“甜蜜的生活”。

      在伊宁,像迪力木拉提这样传承老手艺的工匠有上千人。其中不少手工艺品被设计成文创产品,许多还被纳入“新疆礼物”系列,深受游客喜爱。不仅如此,特色农家乐、民宿、“马的”经营户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关乎个体发展的营生,共同点缀、丰富着这座古老城市的每个角落,向人们展示着它的悠久、开放、多元与包容。

      今年“五一”假期,伊宁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9.27万人次,同比增长27.55%,实现旅游收入4.33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88%。“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民俗”等融合旅居方式大受欢迎。

      就在今年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性法规,也进一步为伊宁市以旅游促“三交”明确了方向、开阔了思路。包括喀赞其、六星街在内的伊犁老城,正在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添彩伊宁全域旅游。

358_____吐尔逊买买提.吾斯曼.jpg.jpg

哈萨克新娘搬迁仪式_____吐尔逊买买提.吾斯曼.jpg

欢乐的喀赞其_____吐尔逊买买提.吾斯曼.jpg

伊宁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 吐尔逊买买提·吾斯曼/摄


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城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地理区位,自古以来,伊宁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如今,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锡伯等42个民族、80万人长期生活于此,彼此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共同建设着和睦和谐的美好家园。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博览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维吾尔族民歌、恰克恰克、俄罗斯族巴扬艺术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伊犁木刻版画、乌孜别克族婚俗、满族颁金节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DJI_0027-1.png

伊宁市伊犁老城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掠影 赖宇宁/摄

      每年,伊宁市举办的各类活动都会吸引不少各地游客。人们能在热闹的市集上购买到用传统技艺制作的香皂、刺绣、手工皮包、剪纸、葫芦雕刻、烤馕、冰激凌……品种丰富,应有尽有。这些地方特色浓郁的非遗产品,推动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体现着伊犁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21L_4714-1.png

伊宁市伊犁老城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掠影 赖宇宁/摄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六星街,因独特的六角形街巷而得名,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历史进程。如今的六星街,已成为伊宁集旅游观光、文化展览、特色餐厅、工艺加工于一体的热门景点,文旅深度融合给这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自治区历史文化街区增添了新韵味。

      在这里,悠扬的手风琴声时常萦绕飘荡,宛如一首首古老的诗篇,诉说着伊宁的美妙故事。当地手风琴乐队的主创亚历山大·扎祖林,是一名俄罗斯族巴扬艺术的守护者。他说着一口带有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向慕名而来的朋友介绍自己最心爱的琴。2018年底,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手风琴文化,伊宁市修建六星街民俗文化陈列馆,还专门开辟了一个乐器珍藏馆,用于收藏展示亚历山大的800多台手风琴。

      乐队中的另一位成员海扎托拉·艾尼瓦尔是塔塔尔族,他与亚历山大的缘分始于30多年前的琴音之交。2019年,他们携手其他6位琴友,共同组建了六星街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如今,乐队已汇聚13名成员,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乐队演奏的曲目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也有《思念》《阿拉勒木》《黑走马》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民歌。每首曲子都是伊宁民族文化多元交融的生动展现,也是伊宁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有力见证。

      伊宁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也给许多现当代作家留下深刻印象,带来创作灵感。“人民艺术家”王蒙曾在伊犁生活16年,创作了新疆题材的著作《这边风景》,他深情地表示:“新疆是个好地方,伊犁是好地方里的好地方。”而在1982年,汪曾祺一行特地在伊宁举办了读者见面座谈会和文学讲座,此后还两次为伊犁题画,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毕淑敏、艾克拜尔·米吉提等作家出生在伊宁,更是对这片包容、温暖的故土深怀眷恋。

31.png

伊宁市伊犁老城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掠影 赖宇宁/摄


两个“江南”的相遇

      浩浩伊江水,春来浪拍天。明清时期,许多千里迢迢来到伊宁的官员、贤士,常常在伊犁河畔凭栏而立,以诗抒怀。甚至大家还将伊犁河称为“伊江”,以表达对江南水乡的思念。

      金陵南京、花城伊宁相距4100多公里,自2011年以来,江苏援伊·南京工作组长期对口支援伊宁市,一批批援疆干部扎根祖国西北,将伊宁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想必,伊犁河与秦淮河的缘分早已存在数百年,如今又演绎出新时代的“宁伊情”。仅2023年,南京援建伊宁的项目就达31个,投入资金超过1.7亿元,涵盖民生、教育、医疗、产业、文旅等多领域。无论是“苏医生在行动”医疗援疆工作品牌,还是“乡村游礼”援疆帮扶共享品牌,亦或是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大力培育本地各领域人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高科技企业,这些年来,南京对口支援伊宁的成果非常显著。

      特别是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紧紧围绕文化润疆、富民兴疆,助力伊宁深入挖掘人文资源,打造“丝路天府 多彩伊宁”文旅品牌,不断推动当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南京援疆工作组常态化开展伊宁市“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活动1000余场次。积极促成伊宁市与中央民族大学成功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伊宁分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挂牌落地。举办第38届秦淮灯会伊宁分会场暨首届伊犁河秦淮灯会、首届伊犁河跨年音乐节,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田协A1赛事认证的全程马拉松 — 伊犁河马拉松。

      伊宁市第十一届金秋民俗文化旅游节上,越剧、云锦制造技艺、剪纸、金箔锻造技艺等10多项南京非遗亮相伊宁。利用这次机会,南京云锦研究所特地收集了一批伊宁的特色材料,有品质精良的羊毛羊绒、纹样百变的艾德莱斯绸,“让江南的丝织技艺和新疆的织造技艺进行融合,寻求突破和创新,争取创造展现两个城市风采的新产品。”

      “2023宁·伊民族团结一家亲”夏令营、“石榴花·宁伊一家亲”最美家庭活动的圆满举办,让宁伊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并肩携手、团结奋斗,两个“江南”共铸跨越万里的“苏韵伊情”。

      美丽动人、滔滔不息的伊犁河,哺育和滋养了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的伊宁人民。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城市,一个多么让人不舍得离开的地方啊!

DJI_0017-3_Panorama_副本.png

远眺伊宁城区新貌 赖宇宁/摄

      作为曾经的丝路要冲,新时代的伊宁在新疆打造向西开放的明珠城市、建设北疆区域带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新的使命,必将大有可为、令人期待。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5期

文: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 本刊记者 龙慧蕊 张昀竹

作者阿依努尔·吐马尔别克为民族出版社编辑

责编:牛志男 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