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我国大江南北的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劳作景象。粮食安全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可是你知道吗?大家印象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791.6亿斤,总产居全国第六位。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内蒙古的东部辽河流域,一千多年前就有游牧民族耕种的记载。如今,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作为内蒙古重要的产粮基地,每年都在为我国的农业产值作出重大贡献。
▲突泉县水稻丰收季(图片来源:突泉县融媒体中心)
清代前期,清朝对蒙古地区实施封禁政策,主要是对人口、地域和资源的封禁。19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封禁政策越来越无法应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形势,驻边各省将军、督抚、都统、大臣等纷纷要求清廷转变政策,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讨论。
张之洞在《详筹边计折》中提到“蒙古强则我之候遮也,蒙古弱则彼之鱼肉也”。要有效遏制外敌乘机侵入、“径叩边墙”的威胁,使蒙古地区富强起来才是关键措施,为此他建议实行屯田、牧政等政策。
晚清时期,务实的垦务政策,使北部边疆开发呈现新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有奉天一带的蒙古、汉、满等人群陆续迁入兴安盟的突泉县垦荒耕种,这也为如今居住着31个民族的突泉县,奠定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基础。
▲“中国天然氧吧”——突泉县老头山自然保护区(图片来源:突泉县融媒体中心)
承载着辽金文化的突泉县
突泉县地处大兴安岭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的过渡地带。辽朝时,突泉位于辽朝的上京道临潢府辖境内,被称作春州。在《辽史•食货志上》也记载着“春州斗粟六钱”。其叙述的是春州在辽代不但有农民在耕作,而且农业获得大丰收的情景,每斗谷子为六钱。这证明突泉县种植谷子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
在当时,辽朝皇帝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称为“捺钵”,即每3个月皇帝就要带领朝廷各机构的主要官员从一处捺钵迁往另一处捺钵。
1981年,历史学者孙进己和张柏忠发表文章认为突泉县双城古城遗址是辽春州,是辽帝春捺钵的必经之路,《辽史》中关于春州的记载多达25处。同时,春州城也是契丹、女真等东北地区民族之间的诏令传递、商旅往来,以及东北民族与中原民族进行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交通枢纽。
▲辽帝捺钵盛景(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更有趣的是,辽帝四季捺钵不仅有着春水、夏凉、秋山、坐冬的诗意称呼,这样的行营办公也带来独特的国家管理模式:夏冬捺钵主要召开北、南臣僚会议;春秋捺钵则是主要处理契丹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据有关史籍记载,辽代春季捺钵活动,就曾经有多位皇帝到过春州。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双城古城遗址。(图片来源:突泉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提供)
辽天祚帝上台后,政府和官员对女真部落的压榨变得愈发严重,各种矛盾日益尖锐。1112年,天祚帝前往混同江钓鱼,驻扎在春州。按照惯例,千里以内的生女真各部酋长都要前来朝觐。在招待各部酋长的宴席上,酒至兴头,天祚帝便命令女真各部酋长依次起舞,其他各部酋长无奈只得起舞作兴,却只有完颜阿骨打推辞说不会跳舞。虽经过再三劝说,完颜阿骨打就是不从,天祚帝一怒之下便想要找借口将其处死,在皇后之兄萧奉先的劝解下才最终作罢。
此时的完颜阿骨打所属的完颜家族其实已经逐渐统一了30多个部落,具有一定实力,完颜阿骨打抗拒天祚帝的命令也可以视作他对辽政权的一次试探。两年后完颜阿骨打被选为盟主,以“统治骄肆废弛”为由起兵造反,祭天伐辽。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即皇帝位,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十年后,继承帝位的金太宗,俘虏了天祚帝,并将其降为滨海王,辽朝也宣布灭亡。
金灭辽后,春州建制还依旧沿用,由于战乱的加剧,这一地区日益成为政治、经济及军事重地。金政权对这一地区十分重视,这一带的人们来往十分密切,春州的女真、汉人等相互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在一起,他们既承担戍守边疆任务,又要大力发展农业、矿业、手工业、贸易等,为金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促进了当时边疆地区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望不到头的金界壕
金太宗天会年间,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强大起来,金朝统治者为防御以蒙古族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南下入侵和骚扰,开始修筑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金界壕(又称金长城)。
▲金界壕突泉县宝石镇蛤蚂甲林场段。(图片来源:突泉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提供)
▲金界壕突泉县宝石镇李家街段。(图片来源:突泉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提供)
金界壕大约从1123年开始修建,至1198年前后才最终成型,历经70余年。金界壕壕墙并列,有利于拦堵敌人,尤其是骑兵部队。与我们熟悉的明清时期的长城不同,金界壕不用砖砌,不用石垒,绝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仅仅由夯土砌成。界壕是以挖掘成一道漫长的壕为主,壕堑深约4到5米,上宽8到10米,壕底宽仅为4.5米;而挖掘壕堑时掘出的土石方,则堆积在壕堑南侧,形成漫长的界堤。界堤最高的不过6到8米,一般的都只有3-4米高。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长龙横卧在草原上一样。
▲金朝地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世居在蒙古乃蛮部南面的汪古部,在金王朝的统治下为其守卫西南路界壕。在成吉思汗与汪古部长阿剌兀思剔吉勿里结为姻亲关系后,蒙古大军顺利通过界壕,从汪古部管领的东胜州(内蒙古托克托县)渡过黄河,直捣关中、河南地带,与自西北路境南下的蒙古军会合,覆灭了金朝。金界壕边堡从此成为遗迹,供后人凭吊。
如今游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烽火硝烟,金界壕作为军事防御工程的作用虽已不再,但这段历史文化,却永远在突泉县的土地上流传了下来。
交融福地开出幸福花儿
历史上的春州,多民族曾在这里生活繁衍、交错杂居,不同风俗、文化在这里聚集、融合、传承,见证了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现在的突泉县,不仅留有辽金文化的历史遗迹,还传承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潜移默化地浸润着突泉人民的精神生活,还让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幸福感得到提高。
▲草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凤华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草编笤帚(图片来源:突泉县融媒体中心)
草编工艺是突泉县传统的手工工艺品,其中以水泉镇的草编工艺最负盛名,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既是工艺制品,又是自然环保产品。在草编技艺的传承人李凤华看来,随着经济效益越来越好,非遗传承不能“单打独斗”。2015年开始,李凤华自发组织附近的村民到自家学习草编制作。截至目前,全镇已有40余名村民跟着李凤华从事草编制作,每人月均增收2000余元。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赵日霞。(图片来源:“兴安盟民族事务委员会”官微)
剪纸技艺也是突泉县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泉剪纸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经数十年传承,集各家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突泉剪纸自己的特色。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赵日霞,从6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剪纸,一生致力于传承剪纸艺术。多年来,她用一把剪刀,几张素纸,用剪纸艺术记录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把对生活的赞美融入一件件剪纸作品。这些作品酣畅灵动、意趣盎然,生动讲述中华民族一个个动人美好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通过非遗增收致富只是突泉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突泉县作为“乌阿海满”旅游环线重要节点,创新发展旅游业态,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禀赋,着力整合文旅资源,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渔耕文化、辽金文化融入旅游,建成了突泉县历史文化博物馆、“醴泉故事 突泉手创”突泉县民俗非遗体验馆,许许多多的精彩内容都在等着四方的游客来探索体会。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文:王佐宽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李雪薇 (实习生) 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