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你知道吗?这个常见小物件竟是两千年前的“神器”!
发布日期:2024-09-10

      大家好,我是一枚齿轮,我虽然小,但却是机械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哦。不管是高精尖的航空航天工程,还是儿童玩具汽车,我都无处不在。我不仅是现代机械领域的常驻“成员”,还是探索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神奇“钥匙”。

      公元前3世纪末,我便悄然出现,并以陶范(陶制范模、印模)的身份刻入历史的进程中。上世纪50年代,四套不同规格的齿轮陶范在山西省重见天日,年代为公元前600年,至今已经最少有2400年了。这一重大发现,更新了世界齿轮起源的历史,不仅是对我们齿轮家族古老身份的确认,更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智慧的一次崇高致敬。

image.png

▲出土于山西省侯马东周晋国铸铜遗址的青铜齿轮陶范



成就农业济世之术

      在古代,农民耕作极为辛苦,但是齿轮出现,简化了农耕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农耕的繁重,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农耕文明的进步与成熟,齿轮参与构建的农具数量迅速增长,齿轮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龙骨水车和水转连磨就是齿轮技术应用的杰出代表。

      “翻车”是一种能用于农业灌溉、排水等的工具,唐宋时期便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南宋陆游在《春晚即景》中说“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说的就是通过齿轮的传动,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水车灌溉的动能,从而实现农田的自动灌溉。

image.png

▲《天工开物》中描绘的“拔车”,是一种靠人力操作的小型翻车。(图片来源: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博物馆官网)

      翻车又被称为龙骨水车,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采用龙骨水车后,一个人工作一天,可以灌溉田地五亩,而用牛则能加倍。

      由于龙骨水车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和农业耕作中的卓越贡献,2016年被中国科学院推选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之一。

image.png

▲《王祯农书》中的水转连磨样式(图片来源:《农书译注》下册)

      水转连磨是一种自动研磨谷物的加工工具,有着高品质高效率的特点。它的主要构件是一个水轮和九个石磨。这种水转连磨可以带动九磨,功能丰富且实用,稍加改装后就能带动重量极大的物体,如高转筒车等。据《王祯农书》记载,如果使用水转连磨,一天磨好的谷食,可供给一千家。“诚济世之奇术也。”

      相比于手动灌溉耗时长、人力消耗大,齿轮的多齿槽使得水转连磨能在齿轮运作中不间断进行灌溉,具有高速率、高效率和高功率的特点。水转连磨的发明与普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农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万转不离其“南”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发明,齿轮更是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大展拳脚。指南车便是其中一个独特的代表,也是我国古代工程发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评价为“世界上第一个自适应系统”。

      指南车是用于指示方向的车,只要在车开始运动时将车上木人手指向南方,便能“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指南车虽然与指南针功能相同,但是原理迥然不同。指南车通过运用车轮、滑轮、各种齿轮和绳索等,利用机械原理指示方向,而指南针则依据地磁场指示方向。

      虽然指南车自诞生后历朝历代被多次仿制或重新制作,但其核心原理几乎都利用差动齿轮(通过允许左右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以保持车辆的平衡和控制)装置。

image.png

▲北宋指南车模型(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宋史》中有对指南车内部结构的详细描述。上层有十三个齿轮的排列,因各轮的齿数相同,所以四位童子、龟与鹤的转动同木仙人一致。

image.png

▲北宋吴德仁指南车上层齿轮系排列图(图片来源:刘仙洲《中国古代对于齿轮系的高度应用》)

      当车直线行驶时,木仙人下面的大齿轮与左右两个小平轮脱离,使得木仙人不受轮转动的影响;当车向左或向右转弯时,差动齿轮根据车轮转速差异传递运动,离合装置则控制木仙人指向轴的转动方向和幅度,确保无论车辆如何移动,木仙人的手臂都能准确地指向预设的南方。   

      齿轮系在指南车不同行使情况下调整内部结构,为指南车的指路木人的指向提供反向补偿的动力,体现了古代机械家的智慧与科技发展的水平,为后代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参考。


观测星空的力量

      齿轮在古代天文学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观测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人类与星空的纽带。自汉代以来,天象的记录和测量精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其观测结果与现代实测数据相去不远。齿轮在推动古代天文学发展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东汉张衡研究的世界第一架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中,齿轮便是其中的重要元件。

image.png

▲北京颐和园长廊彩画:张衡与浑天仪(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image.png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紫金山浑天仪(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衡的浑天仪构造十分精巧,它通过水轮的驱动,使得代表天象的浑象每天自转一周,模拟了天体的自运动;并以此间接带动另一个轴完成一月一转,通过蓂荚每天的变化来记录当月的日期。

      蓂荚,中国古代传说中能随着月亮的盈亏而生长和落叶的一种植物。在张衡的浑天仪中,蓂荚被设计为一种机械装置,通过滴水推动模拟月亮的周期变化,用以表示月相和日期,相当于一个自动的月历。

      机械学家和教育家刘仙洲教授深入分析了浑天仪中的齿轮系统,发现其在控制浑象的日转和蓂荚的升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浑象每日一转,通过精心设计的齿轮比例,确保齿轮系中的相应齿轮的转数等于浑象的转数。同时,利用漏壶对水力进行微调,进一步确保了浑象的准确日转。

      浑天仪的齿轮通过精密的传动,不仅提升了计时的准确性,也为古代天文学家提供了观测天体的有力工具,深化了人们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它的出现,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小小齿轮润滑无声地运转在时代的长河中,催生了无数科技革新。在农业、科技和天文等众多领域,齿轮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它们不仅为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文:杨悦皎

作者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