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坎儿井为什么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 中华文化符号
发布日期:2024-09-11

      北京时间9月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坎儿井是我国新疆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吐鲁番。天山雪水流淌在坎儿井,滋润着这片干旱的土地,养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

      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曾经唱红了大江南北,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但对于浇灌葡萄藤的坎儿井,许多人却并不清楚。而对于吐鲁番人民来说,坎儿井就是“生命之泉”,他们亲切地称其为“母亲河”。

image.png

▲坎儿井鸟瞰图。

      2000多年来,横亘在戈壁滩的坎儿井,创造了我国西北干旱荒漠气候地区生命的奇迹。坎儿井也因此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2006年,坎儿井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井渠技术在西北荒漠地区的传承与创新

      在我国现存可见的历史记载中,《史记·河渠书》最早出现“井渠”一词。汉武帝时修建龙首渠,“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由于龙首渠修建采取先挖多眼深井,然后再开挖地下渠道将各井连通的施工方式,所以得名“井渠”,其构造与坎儿井竖井及暗渠的构造几乎一致。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府在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东北)设立西域都护府。中原地区的井渠技术伴随着汉朝军队在西域大规模的屯田活动而传入。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宣帝时破羌将军辛武贤在敦煌地区修建“卑鞮侯井”,并在西域汉军屯田地区推广。“卑鞮侯井”又名大井六通渠,是一条井渠。自汉武帝开始,西汉军队已经开始在车师(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及高昌壁(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屯田,可见最迟在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4年—前49年),井渠技术已推广到今新疆吐鲁番,并成为坎儿井的雏形。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在今吐鲁番设立西州。西州不仅是丝绸之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也是唐朝中央政府经略西域的重要补给基地。为此,唐朝政府大力推进西州的农田水利建设。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统计,作为西州州治的高昌城,当时周边有大大小小灌溉水渠51条,其中就有井渠。根据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武周载初元年(690年)高昌县的一份纸质文书记载,高昌城西5里处有一条胡麻井渠。

      吐鲁番现存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中央政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地区。统一稳定的大环境,加之高产作物、先进生产技术从嘉峪关内传入,使得吐鲁番人口增加,土地开垦面积扩大,这也促进了现代坎儿井的出现及大规模修建。

image.png

▲坎儿井掏捞模拟图。

      为克服高温、水量蒸发大等不利因素对水渠灌溉的影响,吐鲁番各族人民在中原井渠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西亚、中亚地区水利技术,创造了坎儿井开凿、掏捞技术。清代文献中,“坎儿井”多写作“卡尔井”,又称“卡井”,坎儿井灌溉的田地称为“卡地”。“卡地”一词最早出现在曾任乌鲁木齐都统的和宁编著的《三州辑略》一书中。之后在官府公文、私人契约文书、方志、笔记小说乃至清末外国探险家的考察报告中,关于坎儿井的文字记载大量出现。

      自清代至今,吐鲁番坎儿井有过3次大规模的开凿浪潮。第一次是由林则徐主持的。根据陶葆廉的《辛卯侍行记》及《新疆图志》记载,清道光初年,吐鲁番全境的坎儿井仅有30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遣戍新疆,他在吐鲁番伊拉湖主持垦田事宜时,发现坎儿井可以减少水量流失,提高灌溉效率,于是带领当地各族群众修建60余条坎儿井,开垦荒地11.1万亩,有效解决了百姓吃粮难题。当地百姓为纪念林则徐,将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第二次大规模修建坎儿井的倡导者是左宗棠。清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率领大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为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左宗棠组织屯垦士兵和各族群众在吐鲁番开凿坎儿井185条。此后,除官修坎儿井外,民间也陆续修建坎儿井。至1917年,根据谢彬的《新疆游记》统计,吐鲁番坎儿井多达800余条。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吐鲁番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边疆。大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酷暑严寒,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开凿出一条条坎儿井,形成坎儿井开挖建设的第三次高潮。据新疆坎儿井研究会调查统计,1949年吐鲁番有坎儿井1084条,1957年吐鲁番坎儿井数量达到1237条。红旗坎儿井、大队坎儿井等名称就是那个火红年代的历史见证。

      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机井技术的广泛采用,吐鲁番大规模、有组织的坎儿井开挖活动基本停止,但部分村镇仍在开凿坎儿井。而且,坎儿井没有因为机井的大规模使用而消亡,仍在农业灌溉和维护生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据水利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吐鲁番有坎儿井1091条,暗渠总长度达3724.11公里,竖井总数150153眼。其中,有水坎儿井404条,总控灌面积0.882万公顷,可为5万人、10万头牲畜提供饮用水。

      坎儿井是红柳、梭梭、骆驼刺、胡杨等绿洲植被获得水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井水流淌过的很多地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2017年以来,吐鲁番水利部门让坎儿井的水在冬季用于生态补水,不仅使干涸的艾丁湖再次出现湖面,不少坎儿井涝坝还引来了白鹭、天鹅、野鸭、大雁等珍稀野生动物。


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范

      坎儿井由暗渠(地下渠道)、竖井、龙口(出水口)、明渠(地上渠道)、涝坝(小型蓄水池)等部分组成,是荒漠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水利工程。这一独特构造是当地劳动人民适应吐鲁番极端干旱炎热气候环境的创造。

image.png

▲坎儿井暗渠。

      众所周知,吐鲁番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是我国最热最干旱的地区,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至3200小时,全年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地表温度最高有过82.3℃的纪录。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坎儿井设计地下暗渠就是针对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的自然气候特点,为有效减少日照、干旱、大风等不利因素影响,尽可能减少水量蒸发和流失而作出的选择。

      坎儿井集水出水的原理,体现出古人因势利导的智慧。吐鲁番位于吐鲁番盆地中央,海拔最低点为艾丁湖湖面,四周均是高山。北部为属于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博格达山海拔3800米以上区域有现代冰川,因而蕴含丰富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水,其南麓含水的砾石层就成为坎儿井最为理想的集水源头。而且北高南低的地势,使得坎儿井能够利用地形高差形成自流井,无需任何动力便可让水自动从山区流入吐鲁番盆地的绿洲之中。

      坎儿井的开凿是古代地下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的奇迹。在没有现代测量仪器和施工机械的古代社会,坎儿井的开凿以人力手工劳动为主,先民们用许多“土办法”,有效地完成了坎儿井的修建。

      开凿人首先根据耕地或拟垦荒地位置,向上游寻找水源并估计潜流水位的埋深,确定坎儿井的布置。然后根据可能穿过的土层性质,考虑设计暗渠的适宜纵坡,最后组织人力开挖暗渠。暗渠开挖一般从下游开始,先挖明渠的首段和坎儿井的出水口,也就是龙口,然后向上游逐段布置竖井。开挖竖井时所取的土堆积在竖井周围,形成环形的小土堆,可防止地面水入侵。每挖好一口竖井,即从竖井的底部向上游或下游单向或双向逐段挖通暗渠。挖暗渠时,由于地下没有光线,因此要靠油灯照明,而油灯同时是定向的重要工具。将油灯置于身后,人在前面挖,灯在身后照,影子投在壁上,沿着影子向前挖,就不会偏离方向。暗渠挖完后,还需要从头至尾修正暗渠的纵坡。此外,为保证坎儿井的稳定出水量,要定期将其向上游延伸一定距离。

      根据土质,坎儿井还分为土坎儿井和沙坎儿井。开凿坎儿井并不需要专业的工具,种地的坎土曼(一种铁制农具,用于锄地、挖土),买菜的篮筐,都是常见的工具。竖井口最早没有专门的井盖保护,为了防止大风将沙土刮进坎儿井,并避免低温将竖井冻坏,树枝、门板、破衣服,只要是身边能找到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当井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先民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艰苦奋斗与家国情怀相融的精神象征

      古代吐鲁番各族群众在干燥、炎热、大风和荒凉的戈壁滩下,开凿出一条条充满生机的坎儿井,确实充满艰辛。

      首先是坎儿井的开凿穿越戈壁,戈壁下的砾石层比较坚硬,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仅靠坎土曼等简易农具来开挖极其困难。根据老匠人回忆,5个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才能掘进两米,一条坎儿井要挖几年才能竣工。其次,坎儿井水来自高山冰川融水,即使在夏季,水也是冰凉的。因长期接触凉水,许多开挖坎儿井的匠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风湿病。最后,由于坎儿井暗渠需在地下施工,容易产生落石或发生暗渠坍塌,常常造成开挖人员的伤亡。

      但是,种种困难吓不倒吐鲁番人民,他们不惧艰难险阻,敢于与自然抗争,靠勤劳奋斗改变命运。正是因为他们在不同时期,在戈壁荒漠中开凿出一条条坎儿井,才维系了吐鲁番盆地绿洲文明的生命之源。在坎儿井的涓涓细流滋润下,加之独特的气候,葡萄、哈密瓜长势良好且产量颇丰,吐鲁番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之乡”。

      坎儿井养育下的吐鲁番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感情也像坎儿井水一样清澈。唐代,戎马一生为中央政府平定西域立下大功的游击将军张无价,在安史之乱后坚守北庭、对唐朝忠贞不渝的北庭副都护高耀,他们都是西州人。元代,高昌亦都护火赤哈尔的斤,战死在平定都哇、海都等分裂反叛势力的战场上。清代,吐鲁番鲁克沁的额敏和卓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乾隆皇帝称赞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宜,其心匪石,不可转移”。额敏和卓亲自带领部众协助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巨大贡献。其后裔也对国家尽忠尽责,许多人为平定分裂叛乱和抵抗外敌入侵而牺牲,其中迈玛特萨伊特战死于平定张格尔叛乱中,阿克拉依都不愿投降,以致被阿古柏侵略军杀害。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吐鲁番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成立民众反帝联合会,积极为抗日前线捐款捐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托克逊县群众1938年的两次捐款,合计捐票银409.9万两。新疆和平解放后,吐鲁番各族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忠诚爱国的精神,满腔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让坎儿井流淌的土地变了模样。

      

“以人为本”理念下坎儿井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一直以来,坎儿井在农业灌溉、生态补水、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新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做好坎儿井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成为各界共识。

      200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为坎儿井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2009年至今,吐鲁番市通过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先后实施7期坎儿井保护工程,投入资金约9537万元,加固维修坎儿井165条,加固竖井口15002个,掏捞明渠、暗渠近759.38公里。通过维修加固,坎儿井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有效增强,其基本形态得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在加固维修过程中,暗渠卵形涵、竖井口木盖板等新材料的运用,拓展了坎儿井保护的技术手段,为坎儿井的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同时,吐鲁番市高度重视坎儿井文化的展示与传承。1992年新疆坎儿井研究会在吐鲁番成立,1998年首次在我国举行了坎儿井国际学术会议,推动坎儿井学术研究。为延续坎儿井掏捞技艺这一“活的文化遗产”,使古老传统的掏捞技术、工艺得以传承,吐鲁番组织开展坎儿井掏捞培训班,培训了一大批中青年坎儿井掏捞工匠,使得坎儿井开凿、掏捞技艺后继有人。此外,吐鲁番先后建立坎儿井乐园、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文化传承区、交河驿·坎儿井源、沙漠植物园坎儿井等6处与坎儿井相关的景区,每年吸引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游客,使坎儿井成为吐鲁番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

image.png

▲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的坎儿井涝坝。

      吐鲁番市还坚持坎儿井保护与改善民生并重。如通过维修坎儿井,提高出水量,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难题;通过龙口、明渠、涝坝加固改造和周边环境治理,有效改善周边各族群众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image.png

▲坎儿井民俗园景区。

      今天,生活在古老坎儿井周边的各族人民,正在接续保护传承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的坎儿井。新疆各族群众也继续发扬不畏艰难、拼搏奋斗、爱国爱疆的精神,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像葡萄一样甜、像哈密瓜一样鲜的幸福生活。

      (作者系吐鲁番市文物局副研究馆员,本文图片均由吐鲁番市文物局提供)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族报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