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库尔班·尼亚孜永远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不会忘记,他领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证书时,总书记与他亲切握手的场景。
这是属于库尔班·尼亚孜的荣光时刻。彼时,他代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表彰大会上作了发言。
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校长,库尔班·尼亚孜21年如一日,在祖国边疆地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
模范个人库尔班·尼亚孜在学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03年5月,他创办了新疆第一所民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在维吾尔族群众占绝大多数的南疆地区农村,当时大部分成年人都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只有语言通,才能感情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从娃娃抓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的心里。”这是库尔班·尼亚孜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
信念比金子更珍贵。这些年来,库尔班·尼亚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时常向师生们讲述接受表彰时的见闻,并以此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坚持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每天组织师生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常态化开设国学课堂,教授孩子们诵读《论语》等传统经典,使他们从中感悟为人做事的道理;教授孩子们唱爱国主题歌曲,给孩子们讲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中华经典故事,厚植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全体师生一起贴春联、包粽子、吃月饼;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打安塞腰鼓、唱京剧、弹古筝、拉二胡、书法、剪纸等兴趣班……大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来,从学校走出了1300余名毕业生。2016年,第一届毕业生穆萨·图尔贡以701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乌什县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我们的不少学生考上了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有的毕业后回到当地建设家乡,有的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库尔班·尼亚孜骄傲地告诉记者,很多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成为父母的“小翻译”,旧习俗得以破除,新观念逐渐萌发。
除了尽心办学,库尔班·尼亚孜还是位“热心肠”。办学21年来,他先后为100多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免除学费。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带头捐款,并动员全校师生募捐,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表彰只是起点。这些年来,在持续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库尔班·尼亚孜步履不停地走遍全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开展大规模宣讲,让许多干部群众接受了一次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2023年开展了45场宣讲,今年已开展50多场,最多的一次线上线下共有50万人参与。”他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为更好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库尔班·尼亚孜还和相关单位一起研发了石榴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学习系统客户端、石榴普通话软件等,以情景教学、直接教学法授课,不断营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5年前的国庆节当天,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花团锦簇。当载着光彩夺目的石榴瓶彩车与民族团结群众游行方阵经过时,那一刻,坐在观礼席上的库尔班·尼亚孜热泪盈眶。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9期
文:本刊记者 许鑫
责编: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