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建好基地 服务好首都工作大局——记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
发布日期:2025-01-08

      在北京市民族工作领域,有这样一支活跃的“民族工作轻骑兵”,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着力打造民族政策的宣传基地、民族理论研究基地、民族文化交流基地、民族工作保障基地,更好地服务首都工作大局。

      它,就是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即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

      2021年5月6日,促进中心正式成立,由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民委接待服务中心、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秘书处四家单位组建而成,隶属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是北京市唯一专门从事民族工作服务的事业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促进中心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优化整合资源力量,为全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积极探索实践路径、贡献样本力量,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第八届、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称号。

image.png

中心牵头组织“艺心筑梦”——2024各族青少年北京交流活动


开启首都“铸牢”研究新篇章

      成立伊始,促进中心就承载着国家民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厚望:“北京率先成立全国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必将对全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做好“铸牢”工作,需要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构建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促进中心第一时间响应,在1个月内组织召开了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北京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首都民族团结进步首善之区建设”为主题的首届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铸牢”研究盛会。40多位专家学者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等五个方面广泛研讨交流。来自中央、市属科研机构和高校、京津冀三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带着从民族工作全局谋划的深度思考和聚焦解决城市民族工作中难点问题的思想火花在会上交流碰撞,围绕“什么是铸牢”“如何做好铸牢工作”,为广大民族工作者、基层干部和各族群众答疑解惑、凝聚共识。

      当时,促进中心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克服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等现实困难,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信念为支撑,仅用40天便突破“铸牢”研究“0”抓手的局面,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创建专家智库,双向发力开启首都“铸牢”研究新篇章。

      为拓展研讨会区域联动广度和深度,促进中心积极协调京津冀三地民族工作部门,联合“道中华”文宣平台、首都博物馆,召开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专题研讨会;探索筹备创办京津冀区域民族工作新品牌——京津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为开创新时代京津冀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样本。

      理论的创新,来自实践的探索。促进中心以主题讲座、课题研究、专项实践探索等诸多路径为抓手,充分发挥由京内外学界业界翘楚、“铸牢”实践前行者组成的百余名智库专家专业资源效能,逐步打通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转化渠道,形成“1+1+X”模式,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这次调研使我真切了解到首都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梳理、提炼研究。”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担任主讲的王延中研究员是促进中心专家资源库的首席专家之一,他带领北京“铸牢”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实地考察了解首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社区治理现代化、民族村寨的变迁与发展、各民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情况。

      “民族工作主线不只写在任务目标上,更重要地是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落实落地,让社会各界和民族工作者看得懂、想得透、摸得着、走得通。”促进中心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么落地的。

      在调研中,专家学者通过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式,为首都北京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有关历史经验总结,并为实践工作拓展有益思路。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今天,你‘团结跑’了吗?”

      每年5月是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促进中心将时下流行的“微马”运动与“铸牢”宣传教育相结合,已举办三届“56民族团结跑”活动,累计带动416个单位团体、11万多人次参与,跑步里程13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35圈。

      跑友李睿称自己与“团结跑”偶然结缘后便“一定终身”,不仅将活动信息发到小区微信群,邀请邻居们一起参与,还带动她的两个女儿成为铁杆“团粉”。母女三人坚持手绘设计“56”图样跑步路线,每天线上参与民族知识打卡学习。

      一个多月的赛程结束后,“团结跑”凝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群。从不太熟络的邻居变成并肩作战的跑友,从一个人跑到成立“跑团”集体跑,跑友们用脚步凝聚民族团结之力,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直以来,促进中心都以推动首都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己任,着力将书画艺术、体育文艺、历史电影、音乐舞蹈等各类项目纳入“大宣传”格局,润物细无声地将“铸牢”理念嵌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历经十余年发展壮大,北京民族电影展持续用光影艺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汇聚了一批优秀电影人,推出数百部精品力作。新近打造的“书绘共同体书画展”,通过“书画原作+数字化”的展陈形式,打造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于一体的五感体验式书画展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笔,绘就“五个共同”的“写意画”。


“首善之地”扛起“首善之责”

      “没想到,读大学之前,我能有机会来到北京!第一次看到金碧辉煌的故宫、第一次登上万里长城、第一次现场听蒙曼老师讲课、第一次与奥运冠军面对面交流……”索朗央金在记事本里记录下人生诸多“第一次”。

      从西藏墨竹工卡县来京参加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索朗央金结识了来自北京、新疆、内蒙古和吉林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参观,互相分享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学到的历史故事、军事博物馆的见闻、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引导各族青少年切实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博大精深,打造一次难忘的铸魂之旅、研学之旅、交融之旅、逐梦之旅,是中心连年举办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的初衷。2023年,促进中心率先在全国开展首个边疆各族青少年北京冬令营,获得国家民委批示。

      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秘书处协同促进中心一道,深入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充分发挥首都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指示精神,调动专业领域资源,组织开展“京和一家亲”光明公益行活动,架起北京、新疆和田两地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感谢党,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揭开手术纱布重获光明,94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热合买提激动地流下热泪。5年来,促进中心、协会累计捐助价值120多万元的医疗物资,实施160多例疑难杂症复明教学手术,培训当地眼科医护近200人次,协调2位医生赴京进修,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眼科医疗队伍,切实造福了和田各族群众。

      今年9月,促进中心喜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载誉而归,奋进新程,促进中心将始终立足“四个基地”职责定位,持续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0期

文:本刊记者 许鑫

责编:张伟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