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1月26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的联欢环节在歌舞《同心共筑中国梦》中落下帷幕。
当日,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在三亚市天涯海角风景游览区及亚沙公园举办。活动围绕“民族大联欢·天涯共此时”主题,设置了欢迎仪式、游园部分、联欢环节3个部分,有力促进了全国各地各族运动员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展示出“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盛世情怀。
曲终人不散,联欢活动结束后,大家仍然依依不舍,自发聚拢在一起载歌载舞,成为三亚夜空下和美动人的风景。
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 孙立君/摄
展团结画卷
这是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
民族大联欢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有的活动,是运动会期间为各族运动员和嘉宾按下的一次特别的“暂停键”。
民族大联欢为全国各地的代表团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以椰风海韵为幕布,海南板鞋竞速队与新疆板鞋竞速队的队员共同跳起舞蹈,身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与云南代表团互赠礼物,合影留念,共叙情谊……
当晚的联欢环节中,来自北京、青海、海南等地的演员同台表演,天南海北的特色歌舞交融荟萃,大家手拉着手、心连着心,歌声不断,舞蹈一支接着一支,全场观众一起频频喝彩、唱和律动。
“民族大联欢目的就在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大联欢总制作人吴艳表示。
人相聚,情相汇,心相映。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
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 孙立君/摄
品文化大观
这是一场富有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展示。
“文化表达”是本次民族大联欢的核心脉络。在“百花民舞场”,一曲民族器乐演奏《万泉河水清又清》,使人如临海南的“母亲河”;各族同胞携起手来,一齐踏入《海南苗族盘皇舞》欢快的节奏。“民俗社火集”上,川剧变脸引来满堂彩。步入“奇遇百戏里”,开启一场益智游戏,“头脑风暴”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逐浪音乐会”上,民歌与流行歌曲交织,传统与现代呼应,有《久久不见久久见》的深情,更有《我爱你中国》的澎湃……形式多样、表达新颖、参与广泛,各族运动员、嘉宾在大联欢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丽交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丰厚文化滋养。
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 孙立君/摄
观城市之魅
这是一场感知城市风貌的寻魅之旅。
三亚是一座承载浪漫、人文、时尚、活力的魅力之都。这里风光秀丽多彩,文化绚丽丰厚,人们热情好客,家园幸福和谐。随着20世纪80年代《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曲广为传唱,天涯海角成为著名的景区。来三亚,到一次天涯海角,才算不虚此行。
海风习习,海潮浪漫。崖州民歌、钱铃双刀棍棒舞等海南非遗展演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漫步沙滩,“网红”打卡点“南天一柱”前留影的人群排成长队。
办好一场会,提升一座城。
北京的中华民族园、宁夏银川的中山公园文化广场、河南郑州的炎黄广场……历届运动会的民族大联欢都在体现城市特色底蕴的标志性地点举办。
民族大联欢活动现场 孙立君/摄
运动会因城市更精彩,城市因运动会更美好。民族大联欢尽展城市发展新气象,让全国乃至世界领略到举办地城市之美,感悟各民族携手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和美好前景。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1期
文:本刊记者 王怡凡
责编:牛志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