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攀椰竞速:向上向上!
发布日期:2025-02-17

      两三个箭步冲刺到椰子树下,轻快一跳,紧紧扒住树干,手脚并用,奋力往上攀爬直至树顶……这项运动便是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攀椰竞速。

      11月23日-24日,来自全国的11支队伍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上演了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精彩角逐,最终海南省代表队的罗军和符诗军分别获得决赛男子组和女子组一等奖。

      作为本届运动会的新增竞赛项目,攀椰竞速格外引人关注。在这场盛会中,攀椰竞速带领人们走进海南人民爬树摘椰子的传统生活场景,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厚植了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成为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生动缩影。

202411三亚-攀椰比赛01(孙立君摄).jpg

本届运动会上的攀椰比赛现场 孙立君/摄


共有共享 助力传承中华体育文化

      肇始于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轨迹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生活在海南岛内的各民族种植椰子历史由来已久,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孕育了海南独特的椰文化。攀椰竞速就是极具海南地方生产生活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提及缘何与攀椰竞速项目结缘,符诗军笑着说:“那时候比较调皮,喜欢喝椰子水,就爬上椰子树去摘椰子,有一次刚好被教练看到了,就选了我去参加2021年的一个全国邀请赛。”

      从当地群众的传统生活劳作场景,到民间喜闻乐见的“摘椰子”比赛活动,再到成为本届运动会竞技项目,攀椰竞速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不断创新发展,内涵愈发丰富。

      除了创新这一鲜明特点,攀椰竞速还为各民族所共享,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从日常训练到正式比赛,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从中感受到“海上明珠”的椰岛风情、魅力十足的地域文化,接触到这一古老的技艺,体会到先民们的勇气与智慧。攀椰竞速从海南一隅走向全国各地,从海南“特产”成为各民族所共享,折射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互融。


以赛为媒 助力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北方没有椰子树,我感觉很新鲜,其他运动会都没有这种项目。”专门从北京过来观看比赛的游客蔡英感慨,“15岁的小女孩爬得那么快,看了以后我都不想走了!”攀椰竞速这个缘起于海南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个大舞台被世人所熟知和喜爱。全国各地各族运动员们以赛为媒,以体为介,在共同拼搏中得以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其实,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各族群众实际需求,增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竞赛项目是历届运动会早已有之的传统。比如,1982年第二届的射弩、秋千、抢花炮(2003年正式更名为“花炮”)项目,1991年第四届的龙舟、木球、珍珠球项目,2007年第八届的板鞋竞速项目……通过运动会这个大平台,那些源自南方的花炮、龙舟、独竹漂,如今在北方大地广泛流行;东北满族群众酷爱的珍珠球,也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生了根;陀螺、武术、毽球等,更是成为百姓广场上的运动“常客”。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各民族的共同情感记忆,见证着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成为展现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的窗口、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平台,让各族人民的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


凝心铸魂 助力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攀椰竞速,速度是取胜的关键,拼的是技巧与耐力,彰显的是精神和气质。这种勇攀高峰、力争上游、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重要表现。

      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攀椰竞速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结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过程中丰富的人文样态和生命情感,传承着各区域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而成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这些赛事项目不仅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而且为中华儿女建设共同家园、坚定共同身份、享有共同名字、实现共同梦想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对于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积极意义。

      展示攀椰竞速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全国各地方轮流承办。与其他运动会相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淡化了竞技性,56个民族的运动员们在这里共享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运动会充分发挥了以民族传统体育凝聚人心、汇聚民心,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作用。

      团结奋斗,扬帆征程。攀椰竞速比赛正式拉开了本届运动会各个竞赛项目的大幕,让我们携起手来,融入这场“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1期

文:本刊记者 游欢(见习)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