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4年以来,得益于国家民委的对口支援,在江西省、抚州市统战民宗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乐安县坚持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各民族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三高”,强化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保障。坚持高位推动,狠抓落实。成立乐安县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其试点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和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坚持高点谋划,科学安排。出台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完善产业体系,促进共同富裕;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共同繁荣;完善民生保障,促进共同幸福”的“三完善、三促进”目标要求,构建了“一个领导小组、一个协调议事机制、一个挂点帮扶机制、一个考核制度”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确保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坚持高效对接,借力发力。无缝对接《国家民委对口支援江西乐安县工作规划(2022—2025年)》《“十四五”对口支援江西乐安实施方案》等,出台《关于承接国家民委对口支援乐安县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落实承接措施。加强与省市16个对口支援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做好扶持政策、项目和资金的对接,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打好“三战”,夯实推进共同现代化的基础。推进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产业发展“升级战”。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在金竹畲族乡等乡村构建竹笋、油茶为主导的“2+N”农业产业体系,建成高标准竹笋基地、优质油茶基地、兰花种植基地、黑山羊养殖基地等种植、养殖基地23个,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家,培育农产品品牌8个。持续加强金竹飞瀑和九瀑峡2个国家4A级景区的宣传推介,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4亿元。打好设施改善“攻坚战”。整合资金1.56亿元,用于改善民族乡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公共文化、医疗教育、安全饮水等设施。高标准推进民族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了大通、流舍、徐庄、联村等一批和美村寨。打好民生保障“持久战”。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民族乡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99.9%,养老保险续保率达 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足额拨付低保、五保供养、社会救助、优抚、残疾人补贴资金,社会救助政策全面落实。
落实“三抓”,汇聚推进共同现代化的合力。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抓教育培训提素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3期、320余人次,组织45名领导干部到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抓平台载体强宣传。完成《乐安县民族三交史》《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编》的编撰,创作《凤舞金竹》民俗风情歌舞剧。依托乐安红色、古色、绿色资源,完成“114”平台建设,建成民族团结广场1个、“石榴籽之家”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4个,免费向群众开放。抓活动开展促“三交”。持续擦亮“冬至街”“笋王争霸赛”“民族美食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2024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 江西篇——“和美村寨·民族团结跑”活动。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2期
文:江西省乐安县委统战部
责编:王孺杰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