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除了满山青翠欲滴的美景,去过那里的人们也一定忘不了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大熊猫标识和大熊猫雕像。
龙苍沟镇是大相岭山系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和关键栖息地,也是连接大相岭山系和邛崃山系种群遗传基因交流的关键走廊带。
荥经县47%的国土面积纳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以此为契机,以大熊猫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阵地,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生态振兴,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园地共建共管共享的“荥经路径”。
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花岗石和煤炭(石头)、小水电(水头)、林木采伐(木头)“三头经济”是荥经县的县域经济支柱,也让荥经县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当地生态带来了巨大破坏。
痛定思痛,近年来,荥经县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下决心打破环境污染源头,做好青山绿水文章。
矿山修复,传统企业绿色低碳改造,构建精品砂石到PC构件等系列产品体系,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优越的水、土壤等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引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荥经县域主导产业从石头、水头、木头老“三头经济”转型为绿色农业、绿色建材、文化旅游新“三头经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保护的不仅仅是大熊猫,而是要以大熊猫为旗舰种,实现“伞护效应”。
荥经县一方面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运营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有序推进大熊猫“和雨”“星辰”“倩倩”野化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改造栖息地,补植本土阔叶树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荥经县以圈层模式协调保护与发展。核心保护圈层实施严格管控,逐步做到“人退猫进”;一般控制圈层适当发展自然教育,加快实现“人猫共生”;外围协调圈层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猫共享”路径;建立“国家公园+政府+在地居民”园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率先设立了以县长任总站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护总站,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建立涵盖国家公园、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开发企业各方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享共管委员会,组建了实体化运行的共建共管共享服务中心和熊猫法庭、检察室、警察大队、综合执法中队等共建共管共享体系,实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
走进“貊貊空间”大熊猫国家公园展示馆,便置身一片云海,大熊猫与鸽子花元素随处可见,通过剧场式多维沉浸体验,荥经与大熊猫的故事呼之欲出。来到“貊貊星球”,太空舱、光影帐篷,未来科技感让人耳目一新。
“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学校”“貊貊空间”“貊貊星球”……在龙苍沟镇万年村,荥经县打造的形象IP“貊貊”是这里的绝对“主角”。
距离万年村不远的发展村,农家乐、民宿、客栈鳞次栉比,“熊猫民宿村”品牌已有不小的知名度。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对于周边村庄来说,同样是一个机遇。抓住这样一个重大机遇,荥经县竭力打造“新产业”“新环境”“新角色”“新乡风”的“四新”美丽乡村。
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引导乡村发展绿色产业,全力打造“貊貊家园”业态集群,充分挖掘以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为核心的文旅品牌,积极推出国际大熊猫论坛、森林康养民宿、高山休闲娱乐等一系列项目,逐步实现“与大熊猫争利”向“打响大熊猫文化品牌”转变。
小水电退出、非煤矿山关停、森林禁伐、栖息地修复等,极大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友好示范社区建设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入口社区水电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形象。
通过打造入口社区,让村民担任“熊猫公园人”的角色,主动承担“生态护林员”“劳务输出员”“共建共管员”等责任,实现生态、生产和生活三方面可持续发展。
构建“熊猫大讲堂”“熊猫微课堂”“围炉夜话”等宣教平台,入口社区人人了解国家公园政策、人人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人人享受国家公园红利的氛围逐渐形成。
“不能随便进山砍竹子、挖笋子了,要给大熊猫腾出生活家园。”发展村村委会副主任胡太彬是村里的一位林长,在日常巡林时总不忘给村民们念叨几句。如今,发展村也逐步走出了一条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发展路。
来源:雅安日报
文: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妮娜
责编:张伟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