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中华一脉 如意陇原——写在《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出版之际
发布日期:2023-12-28

      高天阔土,大好河山。在祖国大西北,黄土高原绵延,蒙古高原辽阔,青藏高原雄浑,天山山脉耸立,大漠绿洲相倚,烈风瑞雪常伴……天设地造,这其中的一块璞玉经过人与自然千万年雕琢,早已钟灵毓秀、玉汝于成——此乃地理形势宛如一柄“玉如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意涵厚重且被赋予非凡使命的甘肃。

      从“九河”到“大河”,黄河奔流;从秦长城到汉长城再到明长城,长城巍峨。历史在此激荡,文明在此融汇。

      这方古老而神奇的天地,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文化积淀万川归流,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名胜古迹灿若繁星。数千年来,陇原先民沐风栉雨、孜孜以求,各民族长期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诸多共有共享的集体记忆与精神财富。这些堪称中华文化符号的物象和遗存,把根深深地扎在广袤大地,历经岁月风沙,尽显积厚流光。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方能更好地明其将往。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

      走进“如意甘肃”,从伏羲画卦到神舟飞天,从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到中欧班列的呼啸而过,从昔日的“河西四郡”到祁连山下的现代城市群,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到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交汇之地……在这里,我们体味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们领悟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璀璨辉煌;在这里,我们感知中华民族的披荆斩棘、生生不息。

      走进“如意甘肃”,寻古访今、见微知著。陇原大地上那些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生动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深刻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品格与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担当。

      躬逢盛世中华,走进“如意甘肃”,读懂“何以中国”。


(一)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样的使命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和滋养下,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当今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然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为强大的感召力。

      在5000多年文明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凝结着中华儿女深沉的历史文化认同,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积累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具有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传承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群众优秀品质、高尚风范的集中体现,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注入了不竭精神动力。

      在改革发展建设中锻造铸就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文化,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激发着全民族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创造活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固本开新。

      无疑,在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进程中,那些彰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那些诠释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那些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代表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使我们得以安身立命、心灵所系的山川大地,都属于各民族共建共有共享、共同传承弘扬的中华文化符号。

      从历史到现实,由宏观至微观,这些中华文化符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些中华文化符号,或深沉宏阔或细微空灵,既有可触可感、实实在在的物象和遗存,也有凝结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史实;既照亮了文明之来路,又关乎当下社会之前途,如同一幅幅特色鲜明、充满自信的“自画像”,将中国人的精气神生动呈现。厘清中华文化符号的概念与范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讲好中华文化符号的当代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时代性与民族性于一体,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文化坐标、精神旗帜。

      进入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卓有成效地推进,实证了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不断得到深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对于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此同时,对内对外讲好中华文化符号故事,展现大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亦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河西走廊自西向东,在甘肃各地考察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敦煌莫高窟,他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登临嘉峪关关城,他强调“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他叮嘱“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在《读者》编辑部,他勉励“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绵延繁盛,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掌握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牢固根基。在甘肃,诸多中华文化符号犹如闪耀于中华历史长河中的颗颗明珠、点点星光,生动而深刻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发掘好解读好这些中华文化符号,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二)

      “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甘肃都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区。……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所言,甘肃在中华民族文化史、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开地图,只见这柄“玉如意”铺陈于陇原大地,似有天意:东倚陕西,南连川蜀、青海,西接新疆,北邻内蒙古、宁夏,像一块磁铁石牢牢吸附于祖国西北这个地理单元;又像一座桥,贯通东西南北、沟通各民族,充当着时空交接的枢纽。

      甘肃历史文化的丰饶,某种程度上正源于其自然地理的多样性、独特性——

      除海洋外,这里几乎拥有所有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在此相连接,山脉与河流是其天然的分界线。大致以乌鞘岭、黄河为界,往东为陇中、陇东地区,属黄土高原的渭河、泾河流域;往西为著名的河西走廊,其南面是起伏蜿蜒、冰川高耸的祁连山脉,北面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陇南山地与川西相连,山高谷深、植被葱郁,宛若江南。甘南草原则地处雪域高原的东缘,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

      如此,整个甘肃就形成了典型的“通道”地带。自距今大约5000年始,在以千年计的时间段里,这里成为了中华文明和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场域,更有中华各民族持续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原农耕文化、黄河上游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河西走廊和西域绿洲文化在此碰撞、融汇,也使得甘肃的文化形态更加多元且充满活力。

      “甘肃在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也曾如此评价。甘肃的这份“独特”,其实就源自中华文明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特性。

      这里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大舞台。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诞生于此,大禹在临夏积石山创下“导河”之功。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是北方农业文明的源头之一,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曙光。彩陶、玉器、青铜器、宫城等遗存不可胜数,把甘肃史前文明推向空前高度,特别是青铜时代齐家、四坝、辛店、寺洼、沙井等地域性文化的出现,表明甘肃早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为拥抱华夏文明核心区积蓄着能量。周王朝奠基于黄土大塬,中华礼乐文明由此肇端。秦人崛起于陇上,秦文化完成早期积累……这些都是黄河上游流域、甘肃上古史的鸿篇巨制。

      这里是锻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天然的大熔炉之一。商周时,羌戎驻牧。秦汉时,月氏、乌孙、匈奴游牧于此。乃至汉代,中央政府统辖河西并开通丝绸之路,随着中原人口大量迁入,中原思想文化逐渐在河西地区扎下根来。魏晋时,中原战乱频仍,西北地区出现由匈奴、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前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等地方政权。当时,不仅“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更有一批中原大儒来此潜心钻研、开馆讲学,河西子弟群贤毕至,尊儒重教的文风延绵不绝,促进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随后,关陇集团横空出世、影响深远。隋唐时,又有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族群在甘肃境内活动频繁、颇具影响。宋元以降,甘肃始终是历朝历代维护国家统一、安定西北、经略周边、稳固边疆的战略要地。至今,甘肃省聚居生活着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蒙古、哈萨克、满、土等56个民族。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与黄金路段。壮阔恢弘、绵亘万里的古丝路贯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张骞凿空、佛教西来、粟特商队、炀帝西巡、三危开窟、甘青联通、凉州会盟……2000多年来,陇原大地虽时有金戈铁马,更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怀柔远人、互通有无,演绎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无数动人场景,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珍贵无比、值得永远弘扬的丝路精神。沿着丝路古道,世界四大古文明交汇于敦煌,多元文化在此共生共存共荣,成就了以传统中原汉文化为根脉的敦煌文化,诞生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和国际显学——敦煌学研究,“世界的莫高,人类的敦煌”,魄力与格局可见一斑。而今,丝绸之路经济带荣光焕发,前景广阔。

      ……

      这片土地的辽阔与厚重、深邃与丰沃、质朴与富饶,远远超乎人们想象。

      黄河浪涌,流域覆盖甘肃九市州;三代(秦、汉、明)长城存甘肃,东西蜿蜒四千里;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紧密重合、交相辉映;世界四大文明交融荟萃,五大宗教和谐并存;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近1.7万处,包括7处世界级文化遗产,7.5万枚秦汉简牍、7万多件敦煌纸写本原典重见天日,文化资源丰饶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史前文化遗址、石窟寺、古城址、古建筑以及红色革命旧址遍布各地,各类文化成果、各种文化形态均有留存,多样多类文物和文化资源广泛分布,可谓洋洋大观、包罗万象。在漫长岁月里,这些声名赫赫、地位显要的中华文化符号,汲古润今,深深烙印在陇原大地。

      可以说,位居西北要地的甘肃始终迸发出汩汩活力,一直是推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诞育形成、发展壮大、传承弘扬的重要力量。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中华文化所给予甘肃的,永远是丰厚悠远、源源不断的深深滋养,中华文明始终是甘肃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根深干壮,才有了甘肃各民族文化的枝繁叶茂。

      赓续千年文脉,共襄千秋伟业。当今的中华文化,因融入伟大时代精神而展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更强大的感召力和无穷魅力。进入新时代,甘肃踔厉奋发,全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历史文化保护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陇中特色文化保护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为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留下鲜活的最新注脚。


(三)

      “乌鞘岭、古浪、凉州、武威、山丹、焉支山、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嘉峪关、沙州、敦煌、阳关和玉门关……这些青铜质地的名字,几乎全是伟大而古老的文化密码,它们就像琴键一般,哪怕我念叨起来,都觉得古风扑面,神圣无比。”

      到访过甘肃的人,相信都会与撰写《河西走廊》《凉州十八拍》等长篇小说的当代作家叶舟有同感。倾心揭晓古老大地的“文化密码”,无异于一种莫大的乐趣和荣幸。这是甘肃人热爱家乡的至诚表达,也是甘肃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原因所在。

      作为历史文化富集地、中西文化交汇地、红色文化传承地、现代文化创新地,甘肃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也是中华文化符号的重要诞育地。此番,我们把目光聚焦于此,从祖国大好河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四个维度,在全省选取首批37个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山川”“源流”“家国”“互鉴”“血脉”“新生”“传承”这七个篇章,展现甘肃地承万物、多元包容的恢弘气度,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在甘肃,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陇南的高山锦绣、瀑布遄飞,河西的大漠孤烟、七彩丹霞,黄河甘肃段的慷慨雄浑、一泻千里,祁连山的冰雪奇缘、“只此青绿”……在甘肃各民族长久以来共同开拓建设的这片热土上,这些自然地理标识,无不寄托着我们对美好家园的深深眷恋与热爱。

      千里河西走廊,从东到西,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和党河等滋养出连缀成串的戈壁绿洲,让甘肃成为了全球绿洲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无水是沙漠,有水是绿洲。”膏腴之地孕育不朽文明,陇原儿女千百年来治沙、治水的历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构成了甘肃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甘肃,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甘肃孕育了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的祖原文化。从伏羲女娲人文始祖传说,到“重要人类史前遗址”大地湾、“史前彩陶艺术的颠峰”马家窑、“开西北玉文化风气之先”的齐家文化;从规模庞大的南佐“陇山古国”到遗存遍布的周秦故地……地域广袤、历史厚重,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必定有此一地。

      甘肃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丝绸之路中国段共有22处世界遗产,甘肃就占据了5处。其中,尤以“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炳灵寺石窟、“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丝路明珠”敦煌莫高窟等为代表的石窟艺术最具特色,是人类文明兼容并蓄的集中体现。

      甘肃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西北的《国风》”“花儿”、民族民间文化“活化石”环县道情皮影戏,位居中华传统建筑“三雕”之列的临夏砖雕,中华书法艺术“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名片之一的兰州牛肉面,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智慧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这些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发展的珍贵文化遗产,融通着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在陇原大地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还有,那些出土于此的国宝级文物,如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身姿矫健灵动,成为中国旅游标志。它既是我国古代青铜礼乐文明的文物实证,也展现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共生,还是天马、军马、河曲马等中国传统马文化的经典象征。

      还有,那些发生于此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焉支山下,中国最早的国际性盛会彰显“四海一家”;白塔寺中,“凉州会盟”成就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佳话,自此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

      还有,那些伫立于此的古建筑遗址,如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雄关,古丝路南北两道必经的阳关、玉门关,等等,无不器宇轩昂、万古流芳。

      还有,那些书写于此的文艺作品,如我国古代经典边塞乐府《凉州词》,无限豪迈与深情藉此遥寄大西北。

      ……

      凡此种种,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陇原华章,自成一个个集家国情怀、审美意蕴、团结精神于一体的文化板块。

      在甘肃,弘扬革命文化。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壮阔历程,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优良传统、赓续的民族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黄土高坡到河西走廊、从黄河岸到祁连山,甘肃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红军长征“加油站”哈达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会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大本营”南梁革命根据地、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的河西……这些红色地标都以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意义而彪炳史册,承载着各族人民最深情的记忆,标注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新高度。革命精神高于天、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是甘肃的鲜明底色。

      在甘肃,见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铁人精神”在西北大地喷薄而出;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艰苦奋斗的时代脊梁拔地而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造了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辉煌成果,正在续写神舟飞天的新传奇;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茫茫戈壁建设出一座“中国绿色能源之都”;从甘肃成长壮大的《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是家喻户晓的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这些诞育、新生于陇原大地的中华文化符号,凝结着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十分关心,先后两次实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甘肃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时代十多年来,甘肃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着力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和突出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赋予中华文化符号新内涵,诠释中华文化符号新定位,展现了“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的甘肃作为、甘肃风采。

      盛世修文,斯文在兹。

      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所呈现的这37个中华文化符号,都属于极富魅力、尤具辨识度的甘肃文化标识,也是新时代甘肃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我们尝试通过学理化解读、通俗化呈现、大众化传播,全面深入地发掘这些中华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阐释其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为在全社会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本有意义有意思、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我们坚信,只有更加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更加坚定“五个认同”,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纸短情长。或许,我们无法悉数抵达那些“何以中国”的陇原山水人文。未完待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葆有这份读懂甘肃、读懂中国、读懂中华文化的初心与诚意,不断深入发掘、准确解读和精彩呈现古今甘肃的中华文化符号。

      涓涓细流,百汇成川;万古江河,泱泱中华。

      行走陇原大地,感知中华文化符号,如同穿越中华文明的时空隧道,沿着数千年不曾断流的历史文化长河,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血脉。感恩历史、礼赞时代,让我们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勇毅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的深意正在于此,它终将昭示未来。

      中华一脉,如意陇原。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

2023年7月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2023年7月 甘肃增刊

文:本刊记者 龙慧蕊(执笔) 刘雅 张昀竹 王孺杰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