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黄河甘肃段:山川与人文的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3-12-28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蜿蜒横跨我国九省区,是最具辨识度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之一。孕育于该流域的黄河文化有其必然的统一精神,同时也具有层次丰富、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整体特征。

      浩浩汤汤、九曲安澜。甘肃是黄河上游的重要省份之一,黄河水在其境内两进两出,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穿兰州、过白银,激荡913公里,流域覆盖9个市州。由此孕育的甘肃黄河文化深刻而厚重——兰州、临夏、白银等所在的河湟文化圈,庆阳、平凉、天水、定西所在的关中文化圈外延区,皆位列黄河流域主要文化单元。而甘南地区属于各民族文化交融地带,是藏文化在黄河流域的重要区域。河西走廊诸河则与黄河共享祁连山这一重要水源地,从古至今也与河湟文化圈联系密切。由此可见,甘肃除东南一隅属长江文化带外,绝大部分地区都属黄河文化带的范围。

黄河母亲.png

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黄河母亲”雕塑


黄河流域古代文化步入巅峰前的再出发地

      如黄河本身一样源远流长、积厚流光的黄河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样貌。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进入甘肃的峡谷沟壑,黄河虽不能尽显大河奔流的气概,但地势积蓄的能量、众多大小支流补充的水源,方能使其在中下游原野上展现出浩荡恣肆的气魄。同样,甘肃先民得益于黄河及泾河、渭河等支流的滋养,先后在文明肇始、周秦之初与隋唐前夜,三度为古代黄河文化从兴发到走向辉煌提供源头性的动力,也属于黄河文化的根脉所在。

      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甘肃肇兴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1989年,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发现一种被叠压在仰韶文化地层之下的新型史前文化类型,起始年代据测定约为距今8000年。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分布最广泛的一支新石器文化,比仰韶文化更早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表明:黄河的支流渭河上游地区是黄河流域文明曙光的最早展现场域。

      当发端于中原大地的仰韶文化渐次被黄河中下游地区黑陶时代的龙山文化所代替时,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则传承了彩陶文化传统,并将其推向了此文化形态的高峰。此后,名称来自于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被学者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之一,成为探讨中国早期政权与国家形态的重要标本。

      黄河流域甘肃段的诸多史前文化遗存,更是与上古诞生于甘肃的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相印证,生动体现了在文明初始期居住于黄河上游流域的先民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

      甘肃还是黄河流域传统政治文明的发祥地。夏代末期朝纲大乱,周人始祖后稷之子不窋率部族迁至陇东庆阳一带,以此为根据地发展完善了中国农耕文化体系,使周代礼乐制度在这里初现雏形。待到春秋中叶,秦人在其封地——甘肃东南部渭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交汇处,逐步摆脱周人分封制束缚,开疆拓土,在如今的天水秦城、甘谷一带首创地方行政建制“县”。

      周人走出甘肃,以富于理性的礼乐精神取代迷信鬼神的殷商文化,实现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的一次革命;秦人走出甘肃,以郡县制度一统天下,为此后2000多年的地方行政体系创造了典范。礼乐文化与郡县制度滥觞于陇东,其后在整个黄河流域成熟、光大,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核心元素。

      毫无疑问,甘肃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步入巅峰前的再出发之地。西晋末年,战乱频发、中原板荡,大批中原士民纷纷迁往偏安一隅的河西走廊,由此中原文化得以在河西地区传承并发展,成为隋唐制度的重要来源。北魏末年,今甘肃东部与宁夏南部的泾渭流域动乱频仍,通过一系列以平凉为中心的军事政治活动,由鲜卑军人与汉族门阀结合而成的关陇集团逐渐形成。这个集团相继建立西魏、北周、隋、唐4个王朝,中国帝制时代由此步入巅峰。某种程度上说,河西走廊为隋唐保存了“文化种子”,泾渭流域为关陇集团提供了创业空间,大批陇原人才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中央,甘肃为古代黄河文化摆脱乱世阴影、走向统一繁荣提供了新的出发点。


黄河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融合的前沿区域

      任何一种文化的兴起,都离不开借鉴外部文明成果,黄河文化的发展亦复如此。甘肃位于黄河文化带的西部,通过河西走廊可以进入天山南北路,再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处于黄河与丝绸之路交叉地带的甘肃,以其独特地理位置在黄河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独特角色,不仅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汇聚融合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彼时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也主要经陇原地段而实现。

      历史上,河西走廊曾长期作为黄河文化对外交流的通衢孔道。在更早的史前时代,西方的冶金技术及小麦等诸多农作物就是通过河西走廊进入甘肃,继而传入中原的。丝绸之路形成后,河西走廊即为黄河文化在亚洲内陆腹地的重要延伸地带,成为文化引进与输出的通道。

      汉魏之际,印度佛教文化首先进入河西走廊,众多的东来高僧定居河西各地,长期学习汉文化后再前往中原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以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长期活跃于丝绸之路的粟特人,通过敦煌、武威等河西地区,将波斯乃至地中海文化传入中国,也使西方的物种、艺术、医学以及祅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要素流入黄河流域腹地。

      自汉唐始,中央王朝将河西走廊作为经略西域的大本营,使中原的丝绸、器皿、“四大发明”技术乃至经典文化、审美价值经此传布于西方,对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甘肃作为黄河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宋代以后影响逐渐有所减弱,但在明清时期仍然作用重大。

      在漫长岁月里,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津梁、要道,也曾是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交融的初始之地,新的文化体系在此得以形成。例如,印度的佛教艺术传入河西走廊后首先与本土文化融合,产生了从犍陀罗艺术向中原艺术风格过渡的“凉州模式”。隋代“九部乐”之一的“凉州伎”、唐代教坊大曲“甘州”等,都是胡乐从西域传入河西后与华夏清乐融合的结晶。

      在政治治理上,汉唐时代,中央政府以河西走廊各郡县作为军事防御和羁縻治理相配合的复合治理体系,靖边安内,发展生产,形成发达的农业灌溉体系与畜牧业经济体系,体现出中原制度文明与边疆政治传统的有机统一。就这样,正如《资治通鉴》记载,唐天宝年间的河西走廊已经“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成为时人钦羡的富庶之地。

WechatIMG24.png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黄河湿地 韦德占/摄


黄河文化的现代复兴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生态环境变迁及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等因素,几度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自宋代之后也曾渐趋式微,至近代更是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黄河子孙不甘自弃,他们顽强拼搏、奋发作为,不断为古老的黄河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甘肃革命文化是现代黄河文化灵魂的有机组成部分。祁连山下、黄河两岸的陇原儿女,从未缺席近代以来的伟大斗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创立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转移、落脚至西北并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红军长征血战腊子口、会师会宁,红军西路军鏖战河西走廊,等等,均发生于甘肃;“铁人”王进喜从甘肃出发;“航天精神”从甘肃起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甘肃革命史、建设史,已深刻融入当代黄河文化灵魂之中。

      甘肃水利文化是现代黄河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中期以来,甘肃水利事业敢为天下先,鸳鸯池水库、刘家峡水电站、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引大(通河)入秦(王川盆地)工程、雨水集流工程等,引领了我国现代水利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而浸润这些工程的奋斗精神、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的生态保护建设是黄河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代的甘肃植被茂密、水草丰美,自宋代以后1000年,在自然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之下,陇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民国时期,有识之士已意识到甘肃生态的恶化将会影响全国,大声疾呼修复生态,于是在天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实验基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甘肃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尤其是推进甘南草原不断修复,使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大为改善。“六老汉”在八步沙创造的“绿进沙退”奇迹,更是极大提振了甘肃人保护、恢复生态的信心。甘肃在生态建设中取得的可喜成果,为经济相对落后且生态脆弱地区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趟出了新路。

      甘肃民族文化是现代黄河文化的关键性内容。自古以来,甘肃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则甘肃兴、黄河兴、中国兴。早在公元13世纪,发生于今甘肃武威的凉州会盟为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和治理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促进国家团结统一的典范。近代以来,甘肃各族同胞以切实行动维护祖国统一、挽救民族危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甘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各族干部群众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表率。


黄河文化的当代发展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诸多文化要素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思想情感之中,往往日用而不觉。历史上甘肃曾推动古代黄河文化走向辉煌,启迪着甘肃人民绝不“自甘偏裨”,坚定文化自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吸纳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对外开放,在融入国家全局乃至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具创新性的贡献。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黄河兰州段;9月,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深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

      多年来,甘肃省牢牢把握特殊区位和功能,把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努力筑牢黄河上游乃至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成为该公园重点建设的5个区段之一。2021年10月甘肃省制定出台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全力建设黄河干流文化旅游带以及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文化廊道,并打造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陇中特色文化保护区,讲好新时代甘肃“黄河故事”。同年底,《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正式施行,举全省之力构筑“五个高地”——黄河上游文明发祥保护展示高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示范高地、黄河文化交流互鉴创新示范高地、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弘扬高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高地。

      作为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于2023年2月1日正式施行《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办法》,开创了城市黄河文化保护立法先河。古往今来,黄河水哺育了兰州人,黄河文化塑造了兰州人的个性品质。“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铁桥、“黄河母亲”雕塑、兰州黄河风情线等兰州热门旅游打卡地,已成为人们亲近黄河、感受“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好去处。

      每年冬去春来,离兰州400多公里外的“甘肃黄河第一弯”冰凌消融,玛曲湿地候鸟回归,淙淙流水在甘南玛曲草原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玛曲”在藏语里即为“黄河”之意,黄河文化深受各民族文化润育,更显博大精深。当地在持续建设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基础上,全面启动黄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通过打造黄河文旅、文艺品牌进一步彰显甘南黄河文化魅力。

      九曲澎湃、黄河水清。温润、宽厚的黄河母亲带给甘肃人以精神上的厚重与开阔。如何更好地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甘肃书写着自己的优异答卷,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正向着“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旅体验空间”目标而不懈奋进。

      从《尚书》中的“九河”到《史记》中的“大河”,黄河文化当之无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饶有意味的是,5200多年前马家窑“彩陶王”周身绘有四个大漩涡,恰如黄河旺盛生命力的象征,塑造着黄河奔腾于甘肃的远古形象。而今,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为新起点,这条大河与“玉如意”的故事,必将谱写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2023年7月 甘肃增刊

文:张景平

作者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

责编:龙慧蕊 牛志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