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香巴拉深处 呦呦鹿鸣
发布日期:2018-03-27

1.webp.jpg


    《香巴拉深处》是一部关于“他者”和“远方”的纪录片,真实呈现了世居于四川西部、彝藏走廊上的“他者”——藏、羌、彝、傈僳等民族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带给观者陌生而新鲜的体验;它也是一部关于“进入”的纪录片——众多不同民族、国家、职业、信仰的个体在横断山脉皱褶中行走并停留,找寻属于自己的“香巴拉”。


270天,11万公里路 


  近年来,在政策、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影视生产者纷纷将目光转向藏区,多部不同类型的涉藏题材影视作品先后问世,并取得不同程度的社会、经济效应。


  2016年3月,一部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监制,反映川西地区自然人文、时代风貌的大型纪录片《香巴拉深处》的拍摄工作在中央电视台立项,并迅速成立了主创团队。纪录片《第三极》的总制片人颜占领出任此片总制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执行导演之一闫大众再次出马,摄影师张华曾掌镜《舌尖上的中国Ⅰ》《喜马拉雅天梯》及《我在故宫修文物》。两位执行导演各具优势:传播学博士沈东理性而富有学识;在家乡拍摄,丹增旺甲自带先天优势……


  作为《香巴拉深处》的总导演,闫大众接手项目时兴奋中掺杂着几许忐忑:如此重要、大型的国家级项目可遇不可求,但要在一年半内完成一部5集、讲述二三十个故事的纪录片,时间紧迫。此时春季近尾,再不开机便无法完整呈现四季更替,留给前期调研的时间更是寥寥。甚至CCTV在海外订购的最新款器材3个月后才能到位,拍摄前期摄制组只能先用索尼微单。 


  2016年4月,摄制组兵分两路,同时深入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及318、317国道沿线。《香巴拉深处》正式开机。


2.webp.jpg


  川西地区丰富的地理风貌与严苛的自然条件,如镜子的两面,“哐”地一下砸向摄制组。暴风雪、泥石流、高原反应、毒虫叮咬、舟车劳顿等等艰苦皆在预期之中,但最困难的还是语言。有时,种类各异的方言连翻译也无从译起。拍纪录片无台本,一切即兴,机位也要随之变化。“你看他们聊得特别好,兴高采烈的,也不好打断。等拍完了再问翻译他们谈论的内容,翻译说:‘他们正聊你们呢’——得,片子全废了。”


  好在被拍摄对象总是那样的真实自然——真实地活在山水之间,也真实地活在镜头前。


  朋友介绍朋友,实地发现选题,成为摄制组主要拍摄途径。面对采访,闫大众不无遗憾地表示,片中“赛马”“模特”“白唇鹿”的叙事,如果能有足够的时间线和完成度,将会是精彩的叙事。碰到故事的概率极低,这便是生活本质。


  鉴于川西康巴藏区传统,沈东一直想为纪录片找到一个有关“天珠生意”的选题,但“有些东西可以设定,有些东西真没办法”。有时,幸运之神又会眷顾摄制组。在德格县城附近拍摄时,沈东无意间得知一家牧民收养了一只被鹿群遗弃的白唇幼鹿——白唇鹿,分布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四川仅存活7000多头。尽管事件发生地点在需骑马走两三天的夏牧场多普沟,摄影组依然赶了过去,住牛棚,又放低机位,以小鹿的视角凝视世界,用丰富的细节记录了人与这一珍贵野生物种之间的情感联接。


  《香巴拉深处》亦是一篇命题作文。中宣部侧重对外宣传,四川省委宣传部力求展示成果和发展,还同时提供了一个集合了“民族新生”“社会新貌”等5集的内容梗概,以供参考。对此,闫大众的解决方案是先拍再分类,“一个故事有很多面,看你如何截取表现。”


3.webp.jpg


  镜头之外,摄制组发现藏区年轻人喜欢戴墨镜、穿NEWBALANCE仿版鞋,自带藏文输入法的苹果手机在当地更受欢迎。镜头之内,除了被摄者陈述“生活富裕了,打猎的人少了,环境好了鹿也多了”之外,喇嘛手持麦克风辩经,村民用手机拍摄藏戏表演以方便学习,“藏医姑娘”卓玛希望能进乡村便民藏医诊所工作……没有谁、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游离于时代之外,发展和现代化是共同的时代脉络。


  此外,纪录片命名还先后经历了从具象的《横断山下》,到概念学术小众的《玛拉雅花园》,再到最易打开联想之门的《香巴拉深处》的变迁过程。


  拍摄历时270多天、总行程超过11万公里、后期制作接近半年,这部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四川省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共同组织拍摄的、首部记录川西地区的大型4K超高清晰纪录片《香巴拉深处》,最终得以精彩呈现。


4.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安静地刻画,冷静地抒情


  《香巴拉深处》每集讲述4个故事,叙事体量介于长、短故事之间。片子播出后,好评之外,也有另一种声音质疑它的“散”:故事不抓人、不明晰,段落间缺乏勾连,内在逻辑弱,叙事欠缺冲突感。


  闫大众摒弃了他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开创的备受推崇的“舌尖体”——那种“贴标签”式的表达方式,用大量解说词定义、勾连起众多小故事——不说教、不说满、不强化。《香巴拉深处》的粗剪版,甚至没有一句解说词。“观众体会到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强行在故事间做紧密勾连,那就是造假了。让片子自己说话,哪怕戏剧性、故事性没有那么强。”


  在闫大众看来,许多极端的生活方式很酷、很好看,但现实中这种样貌已经消失,或成了抢救、保护的对象。所以,不再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香巴拉深处》首先需要过滤掉的东西。不拔高、不脸谱化、不流于极端或戏剧性,保持克制观察,尽量真实、集中地展现原初的生活状态,是他理念中纪录片应有的样貌。


5.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生活正在发生迅猛的变化,我们甚至来不及梳理变化意味着什么。你只能去记录,通过采集生活切片、截取时代节点为未来保存真实。纪录片部分地承担了记录历史的使命。《香巴拉深处》展示的是在2016年当下、川西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精神气质。这部片子除了完成其命题作文使命,它的意义就在这里。”沈东补充道。


  “散”是表面,真实才是核心。


  而抛弃延时摄影,刻意规避高亢民歌、蓝天白云、雪山经幡之类的固化审美,则是主创人员在开机前就达成的共识。“这是我们唯一的预设,有意而为之。大家都在拍藏区,我不希望观众看后说这是《第三极Ⅱ》。”闫大众笑了起来。


  前期,巨大的动物眼睛溢出镜头,野鹿自前景划过,耀斑定格于姑娘面颊,多角度、多景别、大光圈、浅景深等镜头语言,随机跟拍、无人机拍摄以及远程控制拍摄,4K超高清拍摄设备的使用,赋予了画面的雕塑般质感和奇特的视觉冲击,形成《香巴拉深处》的独特风格。


6.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后期,神鹿浮木、白马过隙、坛城莲花……一个个极具现代感的片头;野鹿自静置的藏族女子的前景一跃而过,唤起观者“霍比特人”式奇幻感受;与电影大师让·雅克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中“人”的《喜马拉雅》主题音乐风格一脉相承的配乐,共同为观众呈现出国际化与当代感十足的观片体验,彰显了《香巴拉深处》走向国际市场的雄心。追求国际市场,是刻意为之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两位导演同时申明:未曾有过刻意去“靠”的念头,只有审美取向和对“高级感”的追求。摄制组提供给音乐制作人、意大利作曲家Simone Giuliani的只有粗剪片和英文梗概,并没有说“这个是藏族,那个是羌族……”而Simone按照自己的理解,完美地完成了配乐任务。


  面对赞誉,《香巴拉深处》的主创者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谨慎的观望:“肯定有遗憾。先天不足,太仓促导致全片肤浅。在规定框架内完成规定动作,有时也是自身能力的问题。”一部纪录片理想的拍摄状态是在拍摄的同时进入部分后期,再根据后期需要,及时调整拍摄。时间跨度大了,片子的戏剧性、命运感才会出来。


  “年轻人的眼界已经非常开阔了,你再给他一个对付的东西,说不过去。我们能够到哪儿就是哪儿。只能说,我们努力了。”


7.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湛蓝湖泊、皑皑雪山、盎然密林、起伏草原以及轻灵花鹿、雄健奔马、慵懒牦牛……次第出现在屏幕中,众多的旖旎景象交叠在一起,对应着佛经里对香巴拉秘境的描述:“此净土雪山环绕,状如八瓣莲花,花瓣间河水周匝。”


  史诗般恢弘场景中,又镶嵌着最日常的生活。


  崇尔乡的村民每日翻越3米多高的木围栏,进出田间劳作——这是村民想出的既不伤害偷食的野鹿群,又能保全粮食的“两全法”;参加成人礼仪式的小姑娘吐槽阿妈给自己编的辫子太粗糙,谈及父母的辛苦时,又忍不住抹起了眼泪;修行者嘉多赤足走在冰封的湖面上,分享自己对宇宙的体验:“土地就像我们的身体,树木就像毛发,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女儿即将作为模特远行北京,母亲絮叨着:“她想出去看看就让她去吧,出去时间长了,我想她了,她就会回来。”……这些日常无一不关乎如何生活,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对待世间万物。


8.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与众多涉藏纪录片不同,《香巴拉深处》未止步于仅仅去记录川西藏民的生活,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这片高山峡谷,自先秦以来就是一条民族迁徙的大走廊。众多民族于此南来北往、繁衍迁徙、沟通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带。位于这条走廊中段的川西地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为频繁突出,被学者命名为“藏羌彝文化走廊”。《香巴拉深处》敏锐地记录了这一幕。


  千年来,傈僳族采蜂人追随马蜂、驯养马蜂,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然取舍有度的生存方式;“毕摩”与“释比”分别为彝族和羌族的民间信仰中的祭司,他们却持有共同的“所需皆在此地”的世界观。纪录片中展现的藏、彝、傈僳、羌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及生活用品的对比,观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同民族在此相遇,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家园。


9.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现代社会许多方面已经被资本所定义、裹挟,传统的、小众的、少数的文化又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和选择。在香巴拉深处,我们看到人在天地和谐中自足自在。


  一段叙事渐隐,另一段叙事随即跟上,开出新的花儿……


  捷克人马克斯为藏族女子卓玛留在了塔公草原,开客栈、穿藏袍、为新生幼子取藏语+捷克语的名字;美国人布莱恩一家入川7年,他们的户外体验旅游公司每天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德国兰科植物学家帕奈博士,在努力将蔓越莓引入川西高原的途中,心脏病突发去世……这些外来者以现代的方式勾连起“他者”与“我者”、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如片中布莱恩所言:“我不认为我们总要看种族关系,四川是个非常开放的省份,我更珍惜和他们建立的关系和友谊。”


10.webp.jpg

《香巴拉深处》剧照


  香巴拉深处,亦有自我追溯与回归。70后藏族音乐人热西·才让旦翻越山川,采集自然之声与传统民谣,吸收古老的“养分”创作世界音乐,并将它传播至全球;80后藏族骑行者牦牛和汉族姑娘梅朵在异国相遇相爱,又一同回到牦牛的故乡德格寻根,寻找家族记忆;90后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博士王正阳,则走得更远。


  25岁的王正阳有一张陈丹青形容的“没有受过欺负的脸”。来自大凉山的父亲和湖北恩施的母亲,让他有了一颗热爱自然的心。追随着蝴蝶飞行的轨迹,他走出大凉山,走进哈佛大学,走遍全世界昆虫研究的热点区域。此番,这个年轻人回到家乡研究冬虫夏草,碰巧就成为了《香巴拉深处》的被摄者之一。


  王正阳总是天真、微笑的脸上,没有丝毫纠结的表情。他轻松地跨过了民族、地域乃至国与国之间的藩篱,呈现出健康的“世界公民”的心态。因为兴趣,他在美国跟随一位日本学者学会了藏语。在川西的探秘、科研过程中,他不仅发现了香巴拉又一个秘密——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品种蛾(他想以“沈东”为它命名,以纪念与摄制组的友谊),又从一句藏族谚语中领悟出了古老价值观与生物进化的内在关联,实现了传统民间智慧与当代科学的衔接与对话。


  从微观生物到人类文明,万物皆在流动。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香巴拉深处》呈现出的真诚与开放性,让观众看到了文化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开放包容、多元丰富的时代。它不仅彰显出中国在大时代、大气象中的大国气度,也令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本质,让我们最终拥有发现属于自己的“秘境”的无限可能……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